首页 | 专题 | 7102 | 十大育人工作成果系列特色专题 | 经典案例 | 以网络文化工作室为抓手 深入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以网络文化工作室为抓手 深入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来源:厦门大学 发布时间:2019-06-05 15:02:00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厦门大学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紧贴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逐步形成了以“易班推广建设、‘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三大模块为主体和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总格局。学校将网络文化工作室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工作室的人才孵化器和双创新引擎功能,按照“严格遴选标准、注重组织培育、推动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机制”的培育建设思路,为做强“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深化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易班推广建设模式提供人才和运维支撑,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资源。

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287个工作室

二、实施过程与方法

(一)严格遴选标准,将立德树人作为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之根本

遴选是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的关口,在满足有利于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青春正能量等条件的基础上,还需将立德树人作为建设根本。

一是要能体现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只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才能称得上有实效。在遴选中要重点考察网络文化工作室是否能在内容上丰富育人工作的内涵,形式上拓展育人工作的外延。

二是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建设网络文化工作室归根到底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文化的热情,网络文化工作室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学校在遴选中重点考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主体、创新主体、活动主体是不是学生,学生能否自主研发网络产品、自主开展网络服务、自主运营易班平台、自主创作网络作品等。

三是要能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大学生是最有创造力、最有实践能力的青年群体,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的契机,将学生的家国情怀、成长成才、兴趣爱好与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遴选时,须着眼于能否发挥好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能否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否全方位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网络文化工作室定位

网络文化工作室定位

(二)注重组织培育,将百花齐放作为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之目标

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过程中,需明确建设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多元评估,推进工作室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作、优质化产出,实现百花齐放的建设局面。

一是明确建设方向和工作特色。统筹推进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关键是要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数量、方向、重点、特色和实施步骤,重点围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网络调查研究、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产品研发和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安全防控等内容开展建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设特色。

二是坚持系统思维和资源整合。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对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和统筹推进,增强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多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构建多维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

三是加强全程评估和节点考核。评估考核是过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估考核,可以有效地查摆问题、区分优劣,做到动态管理,也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凝练成果。学校将网络文化工作室评估指标分成以下几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形成有黏度有吸引力的大学生网络创新平台;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发大学生广泛认可的网络技术服务应用;有一支组织管理健全、梯队建设良好且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团队。

网络文化工作室类别

网络文化工作室走向创新创业之路

(三)推动成果转化,将服务大局作为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之核心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核心是要强化网络文化产品的总结应用、转化推广,把建设成果融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科研能力培育、创业就业教育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充实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一是网络文化产品要服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首要之义就是把握产品的思想性,学校强调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基调和精神源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

二是网络文化产品要助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网络文化工作室创作的作品要落地,还需要考虑校本化维度,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把网络文化作品和弘扬大学精神充分结合起来;主动服务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把网络文化产品和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结合起来。

三是网络文化产品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大学生到哪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就要跟到哪里,要主动引导网络文化工作室敏锐地掌握学生需求,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学生愿意看、愿意听、愿意用的网络文化产品。

把线上创作与线下活动联系起来,把网络引导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网络文化进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网络文明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建立长效机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之关键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健康有序发展,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学校统筹协调,强化领导体制、探索激励机制、把握工作规律,完善配套措施,形成可持续、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网络文化品牌。

一是强化领导体制。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工作,成立由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以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信息与网络中心、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为成员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校院两级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织体系,明确各学院负责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的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确保每个学院至少培育建设三个网络文化工作室,形成协同推进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格局。

二是探索激励机制。学校推动将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各二级单位事业发展考核目标,建立和完善学院学生工作评价体系,将学院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情况作为评价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将辅导员网络育人能力和内容分别列入辅导员考核关键绩效指标、个人绩效项目考核范畴,将辅导员参与指导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纳入例外绩效事件加分范畴;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吸纳学术大咖、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网络文化工作室指导老师,并将教师参与网络文化育人和网络创新创业的工作实绩计入工作量和工作补贴;将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表现纳入各级各类学生组织、集体、个人非专业学术性奖项和荣誉称号的评选指标。

三是完善保障体系。理论指导方面,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室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通过课题立项和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认识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规律和发展路径,确保网络文化建设循着正确路径推进;配套措施方面,学校将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保障,确保网络文化建设有足够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建设成效

近年来,学校牢牢抓住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高校的契机,扎实推进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实现了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百花齐放。2014年,学校首批培育建设了32个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涵盖网络应用产品研发、网络服务供给、网络主题活动策划和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四个方向。“E维”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全国20个);贝壳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首批“福建省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示范项目(全省5个);NOVA网络文化工作室自主研发的“NOVA融媒体系统”和 “网薪换实物”分别荣获了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颁发的“2014、2015年度优秀特色应用”(全国10个)。2015年,学校继续推动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将其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总投入达100多万元,着力培育建设131个网络文化工作室,直接作为成员参与工作室建设的学生达1000余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今年9月,由各学院英文网站建设类工作室倾力打造的新版英文网站将全部上线,学生自主搭建的英文网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为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迈向“双一流”提供了助力。

“E维”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立项

二是深化了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易班推广建设模式。自2012年12月试点推广建设易班以来,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学校组织、网络搭台、师生唱戏、共创共享”的推广理念,贯彻“通过平台聚起来、通过服务拢起来、通过内容带起来、通过研究抓起来”的建设思路,以网络文化工作室为依托,提供技术、人才和运维支撑,涌现出“大熊”、“经苑”、“管理大世界”、“海韵朝阳”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易班工作室。学校于2015年11月获评首批“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国15个)。

三是构建了具有厦大风格的网络文化建设生态系统。学校依托小夏工作室、厦大盒子工作室、盛厦工作室等网络文化工作室,全力建好“两微一端”(官方微信、微博和新闻app客户端)为主的新媒体传播矩阵。2014年、2015年,学校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新媒体宣传综合力十强”称号。厦大人文工作室、绘物语工作室等一批网络文化工作室,积极创作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微视频,依托易班优课平台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其中《易居厦大》在腾讯视频有接近10万点击量,2015、2016年约1.5万名新生实现了未入校先接受校史校情、校规校纪的教育。依托盛厦工作室、小V工作室等一批网络文化工作室,重点打造厦大人的网络精神文明家园,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能主动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行动,敢于在网上发声,主动传递正能量。2016年5月,学校荣获由教育部思政司、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的“网络文明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特等奖” (全国6个)和“优秀组织奖”。

(二)建设经验

厦门大学能取得一定的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效,关键是把握了互联网发展趋势,善用了互联网思维,实现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要运用平台思维,充分释放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的驱动力。学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为主阵地的驱动力作用,及时将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学生布局在以微信、微博、易班、APP客户端为主的传播矩阵中,积极构建共建、共享、共赢、开放和平等的网络文化传播生态系统。二是要遵循用户思维,打造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学校充分把握学生需求,让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契合学生心理期待,符合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 ,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去创作产品 ,根据学生“想看见”的资讯去搭建平台,用学生“走得进”的方式去兜售参与感。三是要深谙极致思维,打造让用户惊艳的产品。学校始终遵循“产品为王”的互联网发展规律,鼓励网络文化工作室在产品创作中,把握思想性、规律性和艺术性三个维度,打造让用户惊艳的互联网文化产品。

四、加强和改进计划

(一)树立一盘棋意识,调动全员参与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

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探索的长期工程,学校以 “双一流” 建设为契机,树立一盘棋意识,统筹谋划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培育建设,深化学生处、宣传部、网络中心、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有效机制,将“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与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有机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聚合校外优势资源,全面推动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成果转化

学校将顺应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引入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快网络文化成果转化应用。重点联动腾讯、新浪、易班、美亚柏科等互联网企业,借助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阵地,广纳优秀的网络文化建设骨干,共同合作探索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网络产品。将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与学生的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推荐优秀的网络工作室成员以毕业直送的方式输送到知名互联网企业,扶持网络文化工作室注册公司开始创业尝试,今后作为一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力点。

(三)加强网上网下联动,实现网络文化工作室全环境育人

网络世界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电子版”。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建设也不能仅仅侧重网上,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建设,持续开展网络文化节、网络精英沙龙、网络产品推介会等线下活动,实现人才培养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杨璐遥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学校将网络文化工作室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来抓,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工作室的人才孵化器和双创新引擎功能,按照“严格遴选标准、注重组织培育、推动成果转化、建立长效机制”的培育建设思路,为做强“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深化具有厦门大学特色的易班推广建设模式提供人才和运维支撑,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资源。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