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4 |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思政“一院一品”工作案例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深耕劳育沃土,构建新时代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深耕劳育沃土,构建新时代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安娜、郑方 发布时间:2024-03-27 16:03:40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以五育并举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打造华中科技大学“大思政课”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增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一、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党团班共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教学课,将思政教学元素与切实的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生命学科特色的劳动实践教学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培育锻造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教学课开课


2023年12月,来自生命学院、机械学院、软件学院、基础医学院师生共计200余人,共同进行科研报国主题微党课理论学习,依次参观生命学院科研共享平台、实验教学中心和生命小农园,亲身体验种植梅花树、栽培紫罗兰、铺置绿草坪,制作小蛋糕的劳育实践,深刻感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内涵。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教学课锦集


二是开展校级《科技劳动素养与实践》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将劳动精神与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于劳动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动理论知识素养。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理论课授课现场


三是开展特色党日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生命小农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在劳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生物技术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雷锋月劳动实践活动


四是组织开展社会性公益劳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社会服务等实践项目,结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2023年暑期,生命学子走进百姓生活,聆听百姓心声,以青年之志,志愿之心,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乡村基层,以足迹书写青春诗篇。生命学子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组建40余支实践队怀揣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初心,奔赴全国10省20余市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生命学院2023年百余社会实践队绽放绚丽实践之花


二、创新做法

生命学院在全校率先结合生命学科专业特色所开设的课外必修学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科技劳动素养与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劳动创造价值”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课程包含6个课时的课堂理论教学和26个课时的实践基地劳动实践教学。整个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按照“大思政”、“大劳育”的思路,从生产劳动(科研)、生活劳动(健康)、社会劳动(公益)三大板块教学,其中大量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



生命学院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一)塑造正确劳动观,提高劳动技能理论水平的劳动育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院开设的校级《科技劳动素养与实践》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以及“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生我才生涯咨询室”“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平台资源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价值取向,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动理论知识素养。

(二)结合专业技术,打造高水平劳动实践项目: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小农园”作为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平台,教授学生利用传统微生物发酵技术,探索果蔬植物内外在价值与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实践。开展有明显劳动强度、紧密联系生命专业技术、具有完整劳动过程等特征的专业劳动实践课程。

(三)围绕劳动教育核心要求,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文明校园建设中:以本科生各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相关的宣讲活动、主题班会,并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日、五一劳动节,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教学活动;制定学期劳动任务单,组建劳动教育兴趣小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居住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开展个人衣物、寝室卫生大扫除等劳动实践评估工作。

(四)运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家团队所主持的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校企合作和产学协同平台,打造“以劳立德”“以劳促创”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投身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度参与到国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实习实践中,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真学实干中培养奉献服务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学科交叉意识,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教学。


三、工作成效

(一)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通过将劳动教育理念更加有效地融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增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精准度,助力高校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五育体系全面贯通。将劳动教育的基本观点、理论、要求、职业技能等内容分别融入专业课程中,并遵从先理论后实践、先感性后理性的逻辑,对相关内容加以序化,构建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施体系。探索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教育的整合机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抓住关键环节,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彰显出来。围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以专业技能、义务劳动、公益志愿活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为主要内容,培育勇担时代使命、勇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三)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专业化的梳理,科学构建新时代突出生命科学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将教书育人的注意力更多地配置于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的落地生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相关研究,从而更加顺利和有成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马骁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