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基于“五育融合”,“五段式”生涯体系力促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立足国内就业大环境、高校生涯规划体系建立现状和痛点、难点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就业育人”这个落脚点,以“五育融合”理念为视角,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协同,“课程思政”与“就业育人”协同,着力打造契合本专业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五段式”生涯规划体系品牌,全面促进学院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力促学生高质量就业。
一、开展情况
“五段式”指“招生宣传、入学教育、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就业创业实践”等五阶段,贯穿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全过程。“五段式”生涯体系即围绕五阶段,聚焦“本、硕、博”不同层次、“五年制、本硕博、专硕、科硕”不同类型学生,分别制定生涯规划计划。
学院通过“深入调研、系统设计、具体实施、评价反馈”四步走,全面梳理了学院历年就业情况、系统了解了学院生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五段式”生涯规划体系并具体实施。
当前,学院招生宣传更有力,其他阶段更完善,“五育融合”理念贯穿招生宣传、入学教育、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学生全过程培养周期,“就业培训”多维一体,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专题交流会,发挥榜样力量,助推梦想启航。
二、特色做法
1. 将生涯教育前置到招生宣传阶段,助力学生专业选择。生涯教育的前置化是优秀生源质量的坚强保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做好精准施策。学院成立招生领导委员会、成立学院与责任区招生队伍,依托寒假回访母校组建学生招生宣传团队,近40余名教师、40余名优秀学生干部,前往各招生组,在高考招生期间做好专项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全面掌握、主动精准帮扶、持续关注引领等,实现了一省一员覆盖招生全区域。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强化专业科普。此外,组建以邬堂春院士为代表、院领导班子带头的招生宣讲团和招生专家库,27名入库成员涵盖公卫学院各学科方向,开展各省、市、校专业宣讲近20场,不断强化招生服务中专业科普和社会服务的导向作用。三是加强文化引领,打造宣传矩阵。制作编辑各类宣传物料、招生宣传视频、H5场景秀、宣传画册,进行学院与专业介绍系列推送,线下组织学院师生共计发放宣传活页5000余册。制作并拍摄学院《七秩公卫·风华正茂》微视频,讲述专业故事,播放量超52000次。此外,完善系列学科、专业、文化宣传片《只“卫”“喻”见你》《公共卫生学院,等你定义》。
生涯教育前置开展系列活动
2.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阶段,助力学生明确方向。生涯教育与入学教育相结合,可助力学生深化自我认知、稳定专业思想、明确规划方向。一是面向本科生开设《预防医学导论课程》。课程以预防医学专业启蒙为核心,以心理团队活动为有益补充,以高年级学生交流为促进,以学院文化感受为熏陶,让学生系统了解学院、学科和前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努力方向。院士开讲第一课,进行专业概论;各学科主任讲述各学科前言和进行专业科普;心理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做团队辅导、高年级学长学姐进行沟通交流;负责学生工作副书记系统介绍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二是面向本硕博新生开展生涯教育第一课。面向全体本科新生讲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生涯教育第一课,全面介绍大学、学院、优秀校友,校院两级提供的生涯教育资源,生涯九宫格等生涯工具,启蒙新生生涯意识。面向全体研究生新生讲述《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生涯教育第一课,系统介绍HUSTer在哪里、要怎么做、有哪些资源、要去哪里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明确行动方向。三是面向新生周期性开展生涯相关讲座。面对新生各类困惑,组织开展师兄师姐有话说、邀请行业精英来校交流、学校老师进行专业讲座等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启蒙。
学生入学生涯规划活动
2. 将生涯教育重点引入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引导学生设计规划。职业规划阶段侧重建立职业认知,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设计。一是建设《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主要面向大二、研一学生开放,对生涯规划理论、基本知识等进行系统讲解,带领学生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践。二是开展全覆盖的职业测评,依托学校职业测评资源,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实现全覆盖,以测促学、以测促就。三是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每学期布置寒暑假作业,要求做好学期总结、个人回顾和新学期规划。四是进行个体咨询和指导,依托“筑梦健康”特色生涯规划室,设置学业促进指导、科研能力辅导、生涯规划、情绪疏导、心理辅导与咨询、求职技巧和简历门诊、事务咨询等板块,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指导,鼓励学生梳理前进方向,促成目标达成。
“筑梦健康”特色生涯规划室建设情况
4.将生涯教育结合到专业学习阶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生涯与学涯的结合,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一是总结提炼核心胜任力模型。公共卫生:公而忘私(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敢于奋斗、乐于奉献)、卫戍天下(专业技能、逻辑推理实践经验、调研分析)、共通行动(团队领导、组织协调、执行力交流沟通、媒体宣传、抗压力)、生生不息(国家政策、行业背景站得上去、顶得上来)。二是打造学生“筑梦健康、职等你来”就业训练营,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创业准备等方面展开,加强“成才逐梦”的深度广度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培训,获取各类资质证书。四是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大赛为牵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
“筑梦健康、职等你来”规划教育
5. 将生涯教育融入进就业创业阶段,助推学生梦想启航。通过各类交流会等方式做好服务,覆盖毕业生多层次就业需求。一是精准摸排,跟进毕业生去向。用好就业信息网平台,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省份、意向行业以及意向薪资待遇;做好毕业生就业调研,全面摸排毕业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困难。为后续点对点推送信息提供服务做好准备。二是精准施策,长效追踪。“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对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一定一清”动态清理,建立毕业未就业学生跟踪服务群发布就业信息,群内实行动态清理制度,就业一个即清理退群一个;“一周一次”毕业后就业服务,掌握学生最新就业进展、做好后续就业、后续派遣和改派等工作。三是精准辅导,助力就业。主要针对毕业生和刚毕业离校的学生进行,聚焦“就业能力提升”,从“简历制作、面试辅导、信息甄别、合法权益介绍、职场礼仪与形象、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政策解读”等方面展开。
落实“一把手工程”访企拓岗
三、工作成效
1.“五段式”体系助力招生宣传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学院在责任区与专业招生方面进步显著。十堰招生宣传取得历史性成绩的突破,首次在十堰地区招生数目过百,物理类、历史类有效生源比显著提升(分别提升11.24%和8.21%)。预防医学专业招生人数质量稳步提升,人数比例提升12%,本硕博班级人数提升12.15%;招生省份个数提升54.5%,中东部地区比例提升22.7%;前三志愿填报比例提升1.5%。学院获评招生宣传先进单位。
2.“五段式”体系助力学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近五年,学院毕业生规模及就业去向落实率排名医科前列,每年毕业人数约270人,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95%;本科生升学率高、升学高校层次好,近五年本科生平均升学率近70%,出国深造学生数量增加。研究生就业质量高,医疗卫生单位和高校是其就业主体(占比80%),就业单位与岗位的专业相关度高达99%以上,就业单位稳定度高,其中,67%的毕业研究生赴长江经济带就业,36%的毕业生赴“一带一路”建设地区就业,赴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京津冀地区就业人数高于学校平均水平;选调生人数位居医科前列,高于学校平均水平,近五年以来,学院有省级选调及西部计划38人,分布在安徽、山东等15个省份,更有1名同学成功通过央选。
3.“五段式”体系助力就业工作开展与反思。学院当前就业工作思路清晰,“一把手”到位,就业工作格局体系完善,“总动员”落实,就业工作责任范围明确,“大合唱”协同,各方育人合力凝聚。学院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育人”理念贯穿就业全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科学布局一个方向、抓住“价值引领、能力提升、服务保障”三个重点,逐步实现就业品牌成效凸显、生涯规划全覆盖、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就业困难得到切实解决的目的,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培养学生成长为就业岗位上的 “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就业工作,写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