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两路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两件袍子

两件袍子

发布时间:2022-05-09 16:55:48


在川藏公路博物馆,陈列着两件普通而又特殊的袍子。它们看似无关,却一脉相承,凝结着川藏公路修路人和护路人共同的信念和坚守。




曾铺在车轮下的棉衣

蓝色的高原防寒棉衣,来自于四川省交通厅勘察设计院,记录了川藏南线修建的故事。

川藏南线位于川藏公路以南,从东俄洛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至竹巴龙金沙江边进入西藏,止于邦达,全长789公里,比川藏北线缩短里程245公里。

1954年3月,国家交通部公路总局西南设计局与十八军后方部队组成联合勘察队,对东巴公路进行踏勘并制订路线走向初步方案。同年底,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测设大队实施测设。

1956年冬,1万多人组成的队伍开始了川藏南线的施工,到1957年,修建了206公里。在这个路段,60%以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气候多变、温差极大,且地势崎岖、运输不便,给施工带来很大阻力。其间,工程队翻越了高尔寺山、卡子拉山、海子山等大山。在艰苦的环境下,队员们一鼓作气,在1958年的3月至4月,理塘至巴塘段185公里的工程开工,并于当年9月底实现通车。1959年,续修巴塘至金沙江边的竹巴龙路段,同年底,东俄洛至竹巴龙公路建成通车。

1963年春节,四川省交通厅的勘测人员在翻越海子山时,车轮陷进积雪,队员们将身上的御寒棉衣脱下,铺在车轮下增加摩擦力,缓慢向前行进。一直到凌晨,他们才抵达道班房,喝上了一口热水。

川藏南线历时13年方建成通车,至此,形成了川藏公路南北双通道。这件蓝色的棉衣和它背后的川藏南线,是修路人顽强拼搏的象征。


在冰天雪地坚守时穿的藏袍

朴素的藏袍,来自养路工人陈德华。陈德华曾是川藏公路雀儿山五道班班长,他被当地人民誉为雪域高原的“铺路石”和川藏公路的“生命守护神”。在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他捐赠了这件当年在五道班工作时穿过的藏袍。

陈德华工作的雀儿山,被称之为“生命禁区”,“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在藏语里,雀儿山叫“绒麦俄扎”,意即“山鹰飞不过的山峰”。

1988年,陈德华成为雀儿山五道班第十六任班长。道班驻地海拔4889米,是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道班。在这里,陈德华带领全班人早出晚归,养护雀儿山碎石公路,清除路段两边的塌方和冰雪。

生活条件的艰苦,陈德华并不介意,养路工作中泥料的短缺却让他愁眉不展。在泥料最紧缺时,陈德华望着石头发愁,忽然想到,可以就地取材,从石缝中一点一点地刨出泥土。窄小的石缝限制了铁铲等工具的发挥,陈德华就带领大家用手刨。手套磨破了,他丢掉手套;老茧磨破了,就贴上胶布继续干。

作为一名养路人,陈德华心心念念的,是如何将事故率降到最低。1995年,在雀儿山一场大雪后,陈德华为了避免来往的车辆倾覆,用自己的身躯做路标,在第一辆车前,引导着汽车前进,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将近10公里,4个小时。当一辆辆汽车安全通过,冻得像冰棍一样的陈德华忘记了寒冷。

他曾立下誓言:“我就是死了,也要化成个路标,戳在这山上!”他用行动践行了诺言,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雀儿山路段,在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的咽喉,他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公路的畅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荣誉之外,陈德华格外珍惜这一身藏袍。它身上凝结的不仅是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还是一代代养路人甘当路石的象征。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