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开展“互助·护航”本科生网格员培训 织密校园安全心理防护网
为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安全防范与心理互助能力,苏州大学于近期开展“互助·护航——学生网格员安全护航与心理互助能力训练营”,通过系统性培训构建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防护网络。截至目前,已在半个月内覆盖全校所有学院(部),累计培训网格员5000余人次,形成“校院联动、精准赋能”的育人新格局。
2025年5月20日上午,训练营讲师团聘任仪式在苏州大学养正社区103理响讲堂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及15位讲师团成员出席仪式。查佐明为受聘讲师颁发证书并强调,学生网格员是校园治理的“前沿哨兵”,讲师团需以“互助·护航”为核心理念,强化网格员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突能力,并对讲师团提出要求,要以心理安全为焦点、生命安全为底线,针对电信诈骗等高发风险强化预警;采用“微课”模式精准施教,结合年级特点设计课程;通过互动教学找准思想共识点,实现教育“全覆盖、有温度、见长效”。
为确保培训质量,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在前期组织讲师团开展多轮集体备课。备课聚焦“心理支持”与“安全护航”两大模块,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演练+政策解读”的立体化课程设计,形成《守护心家园,温暖苏大人》《网格聚力,青春护安》两门示范课程。
心理支持培训选取“苏式”视角,以“漏窗”“曲桥”“城门”为喻,立足网格员作为防患未然、困难相助的“第一双慧眼”“第一只能手”和“第一座心桥”,教授网格员识别心理问题、开展朋辈帮扶、获取系统支持的技巧,掌握“倾听—共情—引导—转介”的沟通策略。
在安全实务培训中,课程以虚拟人物“苏小惨”遭遇的系列情景案例为切入点,覆盖夜不归宿、人身安全、人际冲突、火灾防范、电信诈骗等高频场景,系统讲解“隐患防范—预警上报—高效应对—持续关怀”的标准化处置流程,教授网格员要做好护卫“鹰眼”、预警“前哨”、聚力“纽带”和暖心“盾牌”,让每个同学都成为平安健康的“苏小灿”。
培训采用“学工统筹+学院落地”模式,在半个月内实现30个学院(部)全覆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网格员董同学表示,“作为宿舍长,我深切感受到这次培训的实用性与必要性。两场培训内容都非常贴近我们在日常管理与互助中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同伴心理需求、应对突发状况,提升了我们自助和互助的能力。服务同学的能力。”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网格员小李表示,“通过培训,我学会了用‘信息甄别四步法’判断网络信息真伪,还掌握了宿舍矛盾调解的‘八步法’,案例教学让安全知识变得‘可操作,很实用’”。
据悉,学生工作部(处)将持续推进“网格员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季度复训、案例分享会等形式,打造一支既能开展安全自查“自助管理”、又能实施风险联防“互助协同”、具备“懂安全、善沟通、会疏导”三维能力的复合型学生骨干队伍,让“互助·护航”理念浸润校园每个角落,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安全与心理双重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