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倾力打造“思政+”医学第一课
湖北医药学院有一堂“抬头率”和“低头率”都是100%的课程,学校官方抖音账号相关视频浏览量达900W+,这门“爆款课程”就是被称为“医学第一课”的解剖课。开设这门课程的解剖学教师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10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3人,揽获全国类竞赛奖5项、省级教研项目6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诸多荣誉。团队在薪火相传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着“课程思政”的“流量密码”,合力将解剖学建成了拥有“湖北省级重点学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线下一流课程和省级人才项目设岗学科”等诸多头衔的爆款课程,实现了“思政+”医学第一课的育人目标。
思政+师资培育,名师不断涌现
教师永远是影响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扎实、常怀仁爱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出一门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医学第一课。
“我们团队是由瑞士归国的解剖学博士项仕孝教授于1965年牵头组建,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精深的术业专长,回到祖国投身基层医学教育事业。“思政+”的教育基因从此深深根植在了我们这个教学团队。”现任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唐杰介绍“我们解剖学教师团队成立至今,一直在课程育人上持续发力,为此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进行了很多探索,旨在培育教学名师,接力思政责任。”
团队为每一位新入职的解剖学“青椒”均配备3名导师。其中1名为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作为思政导师,由党支部安排,一对一承担对年轻教师的思想引导、教学指导和生活帮助。另2名为水平高超的学科带头人作为业务导师,由青年教师依据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对照团队名师名录自行‘点单’,对教研和科研工作进行全程指导。为青年教师们上好思想和业务的“双保险”。
“解剖是医学第一课,是最重要的学科,要教学、更要教育,要热爱、更要奉献”全国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案三等奖获得者贺细菊教授说,这是她的导师,曾任湖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的黄铁柱教授对她的教导。这一嘱托指引着她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团队青年教师刘幸卉博士介绍“我们有三个‘集体’贯穿每个教学周期,即集体听课、集体备课、集体评课,通过汇聚整个团队合力来确保思政元素如盐入水,确保课程教学有用又有趣”。
在“导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和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团队产生了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1人、省级以上名师3人,50%以上的教师获得过各级教学比赛奖项,为打造“思政+”医学第一课打下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思政+理论教学,“抬头率”100%
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会后,解剖学教师团队开始组织对照教学各个环节探讨理论课课程思政模式和思政素材库建设。经过4年的多时间倾力打磨,通过几十轮教学探讨,于2020年初步建成了一个围绕教学安排,对照教材章节的重点素材库。同时,团队探索建立起“BOPPPS+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导入、学习目标、预评估、参与式学习、后评估和总结”六个教学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有料”更“有效”。
“课程思政要做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让‘低头族’能抬起头来,老师就得投入更多的精力,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运用。”贺细菊教授笑谈“我现在看到什么,第一反应都是能不能作为思政元素在课堂上运用起来。比如在疫情常态化的当前,看到有我们临床老师和校友‘抗疫’的消息,我马上就想到可以由此来教育学生要坚持‘生命至上’,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担当’;再比如,看到我们有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就会将这个实例与‘骨的构造’这个内容结合起来讲,引导学生们既要有精湛的‘医技’,也要有高尚的‘医德’;再比如在查阅最新文献时候,我会想可以结合国内外科学前沿及学科进展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总之就是密切结合临床实例和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临床思维。我觉得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抬头’就不是问题。”
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刘睿老师很是自豪地说,“团队为了引导我们这些‘青椒’们尽快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给我们提供了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秘籍‘解剖学思政素材集’。“秘籍”在手,教学不愁。我们解剖学理论课抬头率一直都是100%,学生是切切实实听得进、记得住、忘不了”。
思政+实验教学,“低头率”100%
全国优秀教师姚柏春介绍,解剖的实验教学是由我们和“大体老师”共同完成的“思政+”任务。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大体老师”,通俗地讲就是将遗体捐赠用于医学教学的逝者。他们被称为“大体老师”,也称“无语良师”。
“理论课都在讲抬头率,而我们解剖学的实验课是让医学生从‘低头’开始,为大体老师默哀、致敬,深刻领会‘大爱奉献、感恩良师、敬畏生命、人文关怀、求实创新、责任担当’这24个字所承载的大体老师文化。”姚柏春教授自2020年发起,将“感恩无语良师”6+X仪式固定设置在解剖学实验课的第一次课。
仪式由6个固定环节和1个自选环节组成。固定环节中教师宣布开始,全体肃立默哀 1分钟,向大体老师鞠躬献花致敬,宣讲大体老师的教学用途与意义,学生撰写《向大体老师说心里话》并安排2人代表发言,最后全体学生集体面向大体老师宣读解剖学实验和医学生誓词。自选环节由老师自行设计捐赠案例介绍、学习通互动、志愿服务队招募等。在一次“感恩无语良师”的仪式上,肃静的解剖学实验室里,学生张雨婕略带哽咽地读着捐赠者最后的嘱托“我宁愿我的学生在我身上划错千万刀,也不愿意他们在救人时划错一刀”。此时,每一名学生的内心都被深深地震撼和振动。他们医学学习生涯,乃至医疗职业生涯就从这学会“敬畏生命、感恩良师”的“第一课”开始。
“感恩无语良师”6+X仪式自2020年正式发起至今,已全面覆盖学校全体在校学生,累计举行300余次。先后被长江云、十堰广电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一定程度在全国其他医学院校得到了复制和推广,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思政+第二课堂,打造“沉浸式”教育平台
团队中的李勇老师曾获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现场解剖标本制作技能竞赛三等奖,他说“我曾经看一篇文章上说‘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注重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个观点我很认同。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我们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上持续发力,建成了遗体捐献文化室、遗体捐献接受站和生命科学馆,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沉浸式’教学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教育。”
2018年2月,学校投入近20万元,由李勇带领团队建设遗体捐献文化室,组织学生自愿参加遗体捐献者纪念活动。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同时,牵头组建“巨鲸落·万物生”遗体捐献学生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参与捐赠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开展遗体捐献文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学生志愿者年均服务时长达5000余小时,宣传受众达50000余人次,举办遗体捐献告别仪式23次,签订遗体捐献协议167份,接受遗体捐献50余具。学校建成湖北省十堰市遗体捐献接受站,志愿服务队发展成为十堰市红十字会遗体及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指导学生进行的遗体捐献相关项目先后获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训练省级立项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赛铜奖。
同年暑期,学校建成湖北省建筑面积最大的人体生命科学馆,用于科普教育和生命教育。馆内80%的标本均由学校解剖学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完成。生命科学馆建成以来,解剖学教师团队带领学生累计服务解剖实践教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小学生和市民科普等300余批次,覆盖30000余人次。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获得者王悦老师说“目前,生命科学馆已经建成解剖学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生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从而更珍惜学习实践的机会,锤炼更精湛的医技。同时,该馆现已成为十堰市青少年科普基地,在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科普工作,更好服务社会上也取得了很好地实效。”
在本次采访最后,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唐杰谦虚的说“我们解剖学教师团队组建至今,一直在致力于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这其中,我们培育了一批名师、建设了一门精课,最重要的是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投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为课程思政、为医学教育所做出的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