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党建统战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统战工作创新路径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统战工作创新路径

来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郑婉秋、周琨 发布时间:2025-05-19 09:53: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协同治理、品牌辐射”四维统战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统战工作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为服务川西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

一、党建引领: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一是制度牵引强根基。党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统战工作,修订《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实施办法》,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二级单位党建考核指标。创新实施“双走访、双报告”机制,建立“党外人才成长档案”动态数据库,全年走访统战对象200余人次,推动21项建言转化为政策举措,形成“党委交办-统战部督办-部门承办-纪委核办”四办闭环机制。二是责任压实显担当。党委书记牵头组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落实带头宣讲政策、带头联系民主党派、带头解决难题“三个带头”责任校领导班子直接联系24名党外代表人士,二级单位党政领导结对联系58人,推动解决职称评定、科研支持等实际问题36项。2024年二级单位统战工作考核优秀率达96%。三是体系构建提效能。构建宣传统战部统筹、20余部门协同的“1+N”工作矩阵,借鉴“枫桥经验”矛盾化解机制,增设“师生安全联络员”,形成“师生吹哨、部门报到”闭环响应链条管理经验在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二、思政铸魂:创新民族团结育人模式

一是理论武装固根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融入课程体系,开发《高原地区意外伤害急救手册(藏汉双语)》等12部优秀科普作品及特色教材,以“六个必须坚持”方法论破解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难题。邀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凯、革命烈士席懋昭后人林琳、国际茶文化推广大使王霏等典型人物走进思政课堂,通过“主题授课+实景教学”深化思想浸润;同步推进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以座谈研讨、实践调研等形式分层分类强化理论认同,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二是文化浸润活传承建设“民族文化长廊”“藏茶非遗工坊”,举办“川藏线人车路”摄影作品展、“最炫民族风”民俗分享会等活动,学生以实物、图片展示民族服饰与习俗,营造“民主团结、和谐友善”氛围,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奖50余项,其中学生团队以国家级非遗“硗碛多声部民歌”创作的《嘉绒随想》获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入选全省优秀案例展演。三是体育促融聚人心年均举办“民族团结杯”锅庄舞大赛、藏汉双语篮球赛等特色赛事32场,覆盖师生9000人次,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常态化机制。创新“赛事积分制”与第二课堂学分联动机制,学生参与率达85%。校民族体育代表队斩获四川省第十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综合类与竞技类双项一等奖。

学校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 大美川藏心连心”——川藏线人•车•路摄影作品展


学校“咱且纽巴”项目在四川省第十六届民族运动会中获综合类项目一等奖


学校“嘉穹勒布坦”项目在四川省第十六届民族运动会中获竞技类项目一等奖

三、协同治理:释放党外人才“乘数效应”

一是智库共建助发展。动态管理400余名党外人才数据库,组建“医疗康养”“乡村振兴”专家团队,推动《深化医养结合推进雅安高质量发展》等17件提案落地。在泰国、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境外办学点和援外医疗基地,年培训本土医务人员200余名,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二是枫桥实践护平安。借鉴“四防并举”理念,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心防”校园安全体系,开发“籽籽同心”调解案例库,年均举办“法治浸润校园”模拟法庭、情景剧20余场,民族学生舆情化解率100%,获评四川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三是职教反哺见实效。联合市博物馆、科技馆等40余个基地共建实践教学场景,运用虚拟仿真“高原急救实训”与藏区义诊实景联动。学生团队《医路同行 一路同心》获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双项大奖,《民族走廊紧相连 石榴花开别样红》斩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

《民族走廊紧相连 石榴花开别样红》作品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

四、品牌辐射:打造“石榴籽”育人共同体

一是共居共学促交融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住宿全覆盖,实施“1名党员+1名党外骨干+5名民族学生”网格化管理,全年规划22次寝室文化主题日活动,涵盖文明礼仪、安全卫生、才艺展示等主题。设立少数民族辅导员工作站,学业帮扶、困难救助覆盖率100%。二是实践育人助振兴组织师生1.5万人次深入凉山、阿坝开展“电商助农”“医疗帮扶”“非遗振兴”实践,7名教师驻村帮扶获省级表彰附属医院“流动诊疗队”赴民族地区常态化开展义诊、指导当地医院标准化建设和医务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深入牧区治疗大骨节病患者300余例,事迹入选教育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三是文化融创树标杆。开展“推普活动进学校、急救科普进村居、调查科研进藏区”暑期三下乡活动,覆盖学生10000余人次。师生共创《陈云出川》《彝海结盟谱新篇》《石榴花开别样红》《花开高原暖人心 职教点亮抚平路》等10余VR微课,其中《艰巨的使命,特殊的使命——陈云出川》党史微课入选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联盟“职业院校百名名师讲党史”活动。

学校附属医院医疗队赴牧区开展骨关节疾病筛查巡诊医疗活动


责任编辑:加措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