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破局 创新 融合 领航” 打造党建育人“新引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回答好“强国建设、民大何为”的时代命题,是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业务“互融双高”为重点,以深入推进“七大提升行动”为关键,以组织员工作室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提质效,领题攻坚、踏浪前行,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教育,在高质量党的建设征途上蹄疾步稳,不断取得崭新成绩。
一、疏痛点,以理论武装铸牢思想之魂
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针对高校党建工作共性问题及学校个性问题,学校党委系统谋划、全局部署,围绕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精准狠抓发展党员、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3项重点任务,苦功夫、大力气、动真格,多管齐下,学校流动党员管理、发展党员工作等突出问题明显向好,累积问题见底清零,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开展毕业生党员再教育培训,确保党员组织关系落准、落实。学校党委印发通知,明确10项重点任务,制定“负责部门”“学院党委”“党支部”“毕业生党员”四位一体工作职责及任务清单;创新形式开展毕业生党员再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一对一”跟踪指导,建立台账,“一生一策”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明晰“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落准落实”;加强校地协同联动,积极与上级部门、毕业生工作地党组织、居住地社区党委等沟通协调,分类施策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推动毕业生党员信息“数字化”管理,确保毕业生党员管理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委创新性组建6个组织员工作室,实施组织员工作室“1+X”专项行动。管理办法、工作方案、行动计划三文齐发,纲举目张架好“四梁八柱”;健全“2+N”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全面自查—交叉互查—专项抽查—系统督查”的“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督查体系和“互观互学—教育培训—研习交流—案例解析—定期反馈”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实行“党支部、组织员、组织员工作室、党委组织部”四主体全过程项目化闭环管理,帮包联系支部,由点连线到面。
二、创新局,以党建发展涵养教育生态
如何打通学校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筑牢根基的同时不断提质增效,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摆在学校党委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学校党委确立“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思路,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创新性提出“七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高标准党建提升行动、高水平学科提升行动、高层次队伍提升行动、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升行动、高品质科研提升行动、高起点合作提升行动、高效率治理提升行动”,24项重点任务多线并行、齐头并进,通过抓关键、找重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用力,打通困扰学校发展的堵点和难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七大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焕然一新,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同体学相关学科专业学硕招生指标同比增加158%。成立包括15个省(市、区)30余所高校在内的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虚拟教研室。推进“一站式”社区改革,建设太平园书院,全面推动混班混学,积极构建互嵌式校园环境。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比去年同期增长0.83%,毕业生赴中西部和基层就业达72%。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6项,教育部A类竞赛省级及以上950余项。科研年度经费连续攀升至1亿元以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列委属院校第一、四川省第二,全国并列26。首次同一年度两部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列委属院校第一,四川省第一,全国并列第三。成立11个智库机构,年内获国家级批示8件,党中央主要负责同志重要批示3件。
三、强引领,党建业务互融双高呈新貌
学校党委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任务,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和党建引领效力突出显现为关键点,不断增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深入推进党建业务“互融双高”。制定《推进基层党组织“互融双高”实施方案》,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推动改革发展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为重点,以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发挥作用为关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以完善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的制度机制为保障,围绕党建强基、理论导航、主线贯穿、组织推动、改革提升、干部支撑、考核保障,实施“七项工作计划”,明确50项重点任务,不断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捷报频传、硕果累累。
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制定《党委工作规程》《二级党组织工作细则》《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严密三级党组织体系。制定《关于二级党组织在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的规定》,引导二级党组织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大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校院两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等制度。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100%全覆盖。
着力打造党建品牌体系集群。学校党委积极构建以“强基计划”“和合”党建工作坊、组织员工作室为核心,国家级—省级—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三级培育创建体系为重点,“一院一品”“党建工作品牌”“优秀支部工作法”为支撑的品牌体系,打造具有“铸牢”特点的、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高等教育的党建示范品牌集群,构建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建品牌创建相促相融工作机制,将基层党建品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片”,强化集群效应,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四、绘蓝图,高质量党建新格局勇前行
今年,学校将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学校党委将以党代会召开为契机,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事业发展宏伟蓝图。系统制定《关于强化党建领航 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格局的实施方案》,谋划高质量党建工作3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逐年推进、逐步突破、逐项创新,聚焦“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理念、机制、方法、工具、手段,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心怀“国之大者”,奋力“引领开局”,不断推动形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和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格局,引领学校事业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