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守护校园健康 ——北京交大校医院直属党支部战疫故事
2020年7月7—9日 ,校医院直属党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党员围绕“迎党的生日、讲战疫故事、悟初心使命”为主要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讲述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发生在身边的“战疫”故事和在这次疫情中的切身体会,根据大家的讲述,整理汇总了两个具有特色的“战疫故事汇”,具体内容见下:
故事一:校医院孔令伟的抗疫故事
她在平时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抗击疫情大考面前靠前指挥,把校园疫情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初心如磐、担当作为,积极拓展远程诊疗,用实际行动倾述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汉逐渐蔓延全国。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她即刻放弃寒假、在岗带班,启动在线7*24小时实时响应工作模式,带领着北京交通大学医院的白衣战士们放下春节的碗筷,肩负重托走向没有硝烟的战场。疫情初期学校和医院均需要购置大量的口罩作为防疫物资,医院原来的供应商都表示需求的防疫物品暂时供不上货,学校找到的供应商需要马上付款,银行假期不提供公对公汇款。大年初二,她迎着寒风到银行用自己的资金先行垫付锁定了一批防疫物资的紧急购置。为了保障防疫物资及时到位,她顶风冒雪和大家一起搬运防疫物资,确保疫情防控落到到位。
疫情初期正值春节假期,学校要求紧急组建红果园宾馆筛查点和抽调医护人员承担红果园的筛查任务,她迅速组织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一道建立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九个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带领校医院的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三开始对红果园宾馆筛查点进行全面布置和全面协调,做好健康筛查点的隔离环境、消杀设施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大年初四一早,开启了红果园健康筛查点24小时不间断对返京职工和在校生进行动态健康监测和体温筛查的工作。她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和战友并肩作战,为返校的师生测量体温、流行病调查、追访和记录14天隔离人员的健康。医院同时建立了“急诊+红果园”微信群,医生护士们在这个群里互相交流沟通,提前熟悉岗位职责,有序交接班,对遇到的新问题,她和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响应和反馈,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防控任务!
科学防控,确保精准施策
因为恐慌,不敢去医院怎么办?在这个特殊时期,如果一旦生病怎么办?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她发现一些患者担心到医院看病交叉感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着手开始筹备网上医疗咨询服务,从而减少师生到医院就诊次数和候诊时间。2月10日起她带领团队开始试运行交大免费远程医疗咨询服务“云端诊室”,让患者实现足不出户与医务人员一对一交流。她积极组织医疗队伍的精兵强将,在第一周亲自参加近40位咨询者和患者的远程的医务咨询会诊工作,指导医务人员网上交流的技巧和会诊的注意事项,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让师生和社区居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咨询和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医院采取了延长慢病患者取药周期,还开通医生了线上开药,患者线下到校医院即可缴费取药的服务,为许多慢病患者解决了疫情特殊时期配药难的问题。为外地学生快递送药,解决用药困难问题。
她率领的远程医疗咨询工作小组及时总结试运行的情况,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在线服务近600人次,极大的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受到师生和居民的广泛好评。她还代表校医院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防疫“守好五道门”的采访,用行动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奉献和担当。
为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院进一步加强医院预检分诊和院感防控,设立“一米线”,提醒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对所有公共区域物表设施每小时消毒一次;每层楼道放置手消毒液,方便公众随时消毒。医护人员每天下沉到社区和学校42个基层单位和公共区域规范和指导消毒,杜绝交叉感染。实现了在抗疫战线上的医护人员和交大师生群众无一人感染的目标。
为迎接2020年毕业生顺利返校,她带领校医院积极建立了临时医疗点、医学观察点、转诊待查点,建立各项疫情防控预案,对返校出现的发热学生进行了全要素和专项的演练。还积极协调组织完成近7000师生的核酸检测。
关心职工,打造有温暖的医院文化
她以身作则,对职工体贴入微。大年初五,值班医生王益青和姚丹在红果园为返校师生做健康筛查,由于她们是第一次执行返校师生检查制度,当天人数较多,登记、检测工作繁忙,她们一方面考虑到防护服穿脱需要花费时间,无暇倒班吃饭,另一方面考虑到情况特殊要减少聚集,就刻意避免去教工食堂用餐。得知这个情况后,她立即在家中包好饺子给他们送来。“初五吃饺子是中国传统习俗,我们的大夫特别敬业,有些困难如果不是我们主动发现,他们都不会提出来。所以当时她首先想法就是:我一定要给他们包好饺子送来,不能让辛苦的同事饿肚子,一定让他们吃上现包的破五饺子!。下午三点,把最后一项检查的任务完成,两位大夫终于卸下武装,吃上了她送来的暖心饺子。在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里,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同事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传递健康理念,诠释责任担当
在校医院和运输学院1903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疫情防控“红色1+1”共建活动中,她和党员同学们亲切交流互动,介绍了疫情期间学校的防控工作,以及学生的自我防护和学生异地就医公疗报销规定等,消除同学们对疫情的恐惧心理。她担任《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任务,疫情期间坚持停课不停学,健康教育网络授课覆盖1200位学生,向同学们传递健康知识、观念的同时,也传递温暖和信心;为师生和居民开展多场次空中健康课堂,2000余人次在线参加。她充分激发全院职工的智慧,群策群力录制各种小视频,助力疫情防控。在这场防控疫情战斗中她经受住了考验,凸显了党员的责任担当。
校医院是校园里的一道重要防线,在她的带领下这支业务过硬、纪律严明、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群体,秉承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精神,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治斗争尽职尽责,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我校疫情防控第一线。
故事二:姚丹的战“疫”故事
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北京交通大学迅速启动了防控疫情的工作。作为高校医院,传染病防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姚丹医生作为北京交通大学医院保健科医生,始终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畏风险、勇挑重担,带领科室成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紧跟形势,掌握一手信息
疫情袭来,她第一时间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北京市教工委、市区卫健委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认真学习诊疗规范,组织科室职工每日在全院通报疫情动态。积极落实学校和医院的防控工作,每天通过微信了解每位科室成员的健康状况并及时上报。疫情来势凶猛,很多居民难免出现紧张、甚至恐慌。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她带领全科人员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制作喜闻乐见的小视频及通俗易懂的科普稿件来普及防控知识,提升全校师生及社区居民应对疫情的防控能力。
健康监测,站好第一班岗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国,校医院紧急吹响集结号,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她立即放弃春节休假、投入到学校防控一线。春节期间,陆续有师生从外地返回北京,为了避免人员交叉感染,学校果断决定在红果园宾馆设立健康筛查点,专门接待外地返校师生。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她一早就赶到红果园宾馆,穿上防护服,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一天就完成近50人次返校登记工作。由于筛查点刚刚设立,还有一些工作需要不断调整,白天工作结束后她又根据实际情况,向院领导提出了一些防控建议,与大家一起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火墙。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门诊就诊患者增多,为了避免患者聚集,在医院领导的统一调配下,她又积极参与内科门诊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和支援院内门诊两不误。
“逆行”抗疫,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3月22日,她带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嘱托,踏上了支援海淀区疾控的一线工作。此次主要任务是境外回京人员转运,保证同胞健康、安抚情绪、指导司机和组内其他部委人员的防护、做好跟隔离点人员的交接。第一批机场转运工作CDC共35人,6个小时一班,每次至少要提前2个小时准备物资、吃饭、坐车去新国展等待命令,转运结束后还需去指定地点消毒,再等待回宾馆的摆渡车。第一次转运工作时,车上的乘客都是经历了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很多人都是不吃不喝,再加上转运车上长时间的等待,个别人员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她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一边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叮嘱他们全程佩戴口罩。长途飞行对体力消耗巨大,担心他们会不会出现脱水,却全然忘记她自己其实也6个多小时没吃没喝了。每到一个站点她都要先下车跟交接人员核对信息,然后通知人员下车、拿行李,并感谢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当天她转运的车一共经过10个交接点,安全转运了17位境外回京人员,历时近7个小时,是全天11批次车辆里跑的点最多的。虽然辛苦,但她听到同胞们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总是会眼角湿润。到达指定消毒点脱防护服时已经晚上了,她才发现自己早已全身湿透,当一点点脱掉防护服,暴露在零度左右的室外,她再一次体会到这场战疫的艰苦。回到宾馆已是凌晨12点,虽然很累很苦,但她说:想到特殊时期,同胞们纷纷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而自己能尽绵薄之力,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很荣幸也很自豪。在境外人员转运的一线工作中,她吃苦耐劳,专业过硬,服从领导安排,冲锋在前,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任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精密筹划,防控门诊两不误
由于疫情原因,暂停近3个月的面对面儿童体检重新开始,一方面家长急切希望孩子可以体检,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群聚集,她果断采取二次预检分诊、分时间段体检原则,特殊情况单独预约体检时间等新举措,同时做好体检设备、房间消毒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儿童及家长安全,为疫情期间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精准落实,服务学生返校工作
随着疫情好转,学生返校在即,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她与保健医技科其他人员一起完成了返校学生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结合疫情防控的变化、诊疗指南及海淀疾控的指示,为了把每个细节做好,她们修改了应急预案近十版,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让每一位参与返校服务工作的人员掌握各自的工作要求,并做好防护措施,她又通过视频讲座的形式向辅导员、后勤人员讲解返校学生发热处置流程及相关岗位人员防护,为返校学生的安全提供专业指导。根据返校学生应急预案的设计,返校学生中一旦有发热的情况,她所在科室主要负责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健康监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提前排好班次,内部做好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个站在红果园健康观察点值班。
密切配合,检测、消杀、防控刻不容缓
前一段时间,北京疫情出现波动,核酸检测人数剧增。她主动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核酸检测工作中,维持秩序、询问流行病学史、采样,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炎炎烈日下,全身工作服已湿透,声音也变得沙哑,她总是笑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环境消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校园内如有确诊、密接人员转运隔离及楼宇、宿舍的消杀指导等工作都是由保健科负责。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她和科室董舒云医生一起完成了多次密接人员的转运及住所消杀指导工作。由于疫情随时变化,防控工作也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2月22日,辖区内出现首例疑似患者,一时间气氛紧张起来。在全院统一领导下,她沉着应战、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通报。顾不上吃饭休息,马上又投入到其居住地的消杀指导工作。夜已深,她的背影成了校园防控一线上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也会问她:“你不害怕吗?”她总是笑笑说:“偶尔也会害怕,也会觉得辛苦,但想想肩上的责任,大家的安全,自己还可以继续战“疫”下去,直到最后的胜利!”
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讲身边的战疫故事,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了上下一心共抗疫的温情,看到了党中央在灾难面前的果決,以及千万党员在面对国家民族危难时先人后己、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感动的过程中深思,“抗疫”的胜利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爱党爱国的热情和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