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农抗疫情,抓紧农时促生产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张玲侧记
今年3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抗疫不松劲,战贫不停步。两个战场都是硬仗。”
广油就有这么一位啃硬骨头打硬仗的教师,自2017年获得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后,常常奔走在科技扶贫的乡野间,将自己的才能和知识下沉到扶贫事业中,实地考察、亲自外联企业单位,因地制宜地将竹筒酒的生产技术带到我校定点扶贫单位信宜马安村,使之成为致富动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便是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教授张玲的真实写照。
(人物简介:张玲,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科普讲师团成员,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技术,目前主持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扶贫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主要人员身份参与10余项国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超过15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篇,北大核心近30篇;申请专利6件,获得授权专利1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茂名市科技进步奖2项。
2019年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全面主持专业IEET认证、一流专业、新专业的申请工作、评估材料撰写及准备,2016级“3+1”人才培养方案实习环节实施等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工作业绩突出,2019年被评为先进教研室主任、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示范岗、年度考核先进个人,并获得考研指导教师特殊贡献奖、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被学院推选参与市三八红旗手评选。)
今年2月24日,为响应广东省科技厅对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发出的“科技助农抗疫情稳供给,抓紧农时保春耕促生产”倡议,张玲老师带领科技助农团队一行4人赴信宜市平塘镇马安村(无新冠肺炎病例)开展了防疫知识宣讲、防疫物资捐赠及竹筒酒加工技术推广。
抓防疫不违农时,抓生产不误防疫。疫情期间,作为科技特派员,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保证复工复产顺利推进,还要把新技术、新品种带给农户,运用到田间地头。张玲老师一直心系贫困村防疫工作及农业生产状况,既当技术生产服务员,又当疫情防控战斗员。为方便全校15名特派员开展线上科技助农工作,积极发动全体特派员向各对接贫困村推广关注团队公众号“粤西农产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利用平台推送了大量防疫科普知识、政府防疫措施及政策、企业招聘信息及农业生产技术,在“互联网+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前期工作成效得到了多方肯定。
在收到马安村驻村扶贫干部反映村里急需消毒酒精和打印机打印防疫资料的消息后,张玲老师立即购买了一批消毒酒精和两台打印复印一体机,经请示报备特派员派出单位及贫困村所在镇领导后,于2月24日乘专车将物资捐赠到马安村,进行了一次线下防疫知识宣讲,同时开展了竹筒酒投产意愿调查及生产技术推广活动。张玲老师基于2019年12月末赴福建省三明市一家竹筒酒生产企业的调研实况,围绕竹筒加工、竹筒酒生产关键技术、竹筒酒线上销售模式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本次活动得到了特派员派出单位和平塘镇、马安村领导的大力支持,捐赠物资及时,推广技术有的放矢,投产思路明晰,受到村民及村干部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体现出了党员农村科技特派员在疫情防控和春耕促产第一线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张老师常说:“我非常认同'优秀是一种习惯'的说法,不但用它来严格要求自己,也经常用这句话鞭策学生们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她本人身体力行地使优秀成为习惯,优秀的背后是严于律己,是常思考,是肯钻研。
最后再放上张老师的锦囊:
持之以恒坚持目标,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兼容并蓄提升内涵,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脚踏实地注重长效,孜孜不倦不辍学习
兴致盎然笃行慎思,思行互补善于
附:校报记者对张玲老师的采访
问:我们了解到您的产学研成果比较突出,能谈谈您对科研的理解吗?教学和科研应该怎么结合呢?
答: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科研工作是严肃的,是神圣的,也像艺术一样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科研工作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不可放弃的责任;而作为一名工科专业教师,我认为工科科研课题应该来源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我们科研人员更应该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追求和意识,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大胆走向田间地头和厂区,热心服务一方百姓,用科技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作为教学与科研并重型教师,要兼顾两个领域的工作并都能有所建树,实属不易,是需要我们付出成倍的精力、辛劳和智慧的,有时候甚至到了“殚精竭虑”、“精疲力尽”的程度。多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得自己在这两个领域的角色能自由切换,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就拿去年我的一个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典型案例来说,作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一个重要支撑材料,获得了专家好评,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结合,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大量引入科研工作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二是结合科研项目开设毕业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参加大创、攀登计划、挑战杯等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学科竞赛活动;三是积极推进本专业全体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使得每个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一个专业教师引导其科研,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全专业全面铺开。
问:您是如何接触并着手科技扶贫相关的研究项目呢?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下去的?
答:我是2017年关注到广东省省科技扶贫工作的,当时省科技厅发布通知征集第二批农村科技特派员入库,我觉得自己比较符合入库条件,就积极填报了入库意向表,获得了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身份,自此开始着手科技扶贫工作。
作为我校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联系人,在开展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我依然初心不改,从未想过放弃。是什么让我坚持下去的呢?我觉得主要是自己服务“三农”工作的热情、贫困村群众对技术的强烈渴求、我校对定点扶贫村帮扶的决心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科技特派员所寄予的殷殷期盼。
问:请问您在科技助农项目的推广中有遇过什么困难?后来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答:科技扶贫项目的开展和一般科研项目的实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多工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示例可借鉴,这对于我们初次承担此类项目的老师来讲难度相当大,有时候感觉是迷茫的,困难重重;但我总认为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在两次紧急时刻我都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是项目申报入库的时候,大部分特派员对申报流程无从下手,这时候我积极大胆与科技厅项目管理人员取得了联系,了解到了很多重要信息及申报细节并进行了分享,协助李春海教授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完成了申报工作。
第二次是开展项目经费财政预算的时候,省财政厅发出通知到校后由于理解不清晰、传达不及时,等我们搞清楚事情原委时离系统关闭只剩晚上的12小时了。这种紧急情况下,我主动承担了工作,连夜开工,最终在系统关闭前完成了合理预算,使得项目150万元经费顺利下拨。
我们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项目工作量大,而特派员人数有限,不利于按期结题,为此,我们吸纳了大量学生参与科技扶贫,结合暑期三下乡、互联网+红色筑梦之旅、大创项目等大学生活动,与学校团委、双创学院联合组织学生扶贫项目立项,共立17项,每项资助5000元,共计8.5万元,使得项目推进更加顺利了。在项目管理方面,我自创了很多管理方案和文件模板,在较短时间内理顺了项目相关的所有事情,并协助组长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管理办法。
问:作为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您在对接老百姓的推广报告和交流中有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答:在开展下乡活动中,我强烈感受到贫困村群众和干部对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和欢迎,每次他们都热情款待,笑脸相迎,积极参加报告交流活动,积极发言;他们认真,犹如我们课堂上的学生,对知识和信息充满渴求;他们质朴,仿佛是我们故乡久违的乡亲,对技术和投资充满期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在我做竹筒酒技术推广和投产调研的时候,群众和干部非常感兴趣,那种关注的眼神让人难以忘记,在投产调研表上,针对“你愿意投产并入股吗?”这个问题,竟然有80%左右的人选择了愿意,这种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还有一次,我给村民带去了雨伞作为慰问的小礼物,他们拿到后个个都非常高兴,其中一位独居的老奶奶那一天中见到我一次就拉着我说一次她太喜欢我给她的雨伞了,她一生就喜欢漂亮的东西,并反复邀请我到她家喝水休息。我觉得如此亲近群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继续坚持扶贫工作的一种动力。
问:您是如何想到利用竹筒酒这一生产技术来帮助村镇提高经济的?
答:马安村要发展竹筒酒的意愿是他们所在镇干部在2016年底主动向我们学校提出的。当时,我校科研处程丽华处长、质评中心黄敏副主任和我一行3人就去马安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村镇干部沟通后,我们认为马安开发竹筒酒具有明显优势;随后,我们组织申报了省科技计划项目,虽然当年没有获得立项,但我一直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并自筹经费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后来2019年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贫困村专项项目启动后,我也不怕马安村山高路远,毅然选择了马安村,继续坚持竹筒酒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问:您牵头的竹筒酒科技助农项目现在进展可顺利?
答:我牵头的竹筒酒科技助农项目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已经下乡开展了两次专题讲座,一次投产意向调研,一次竹筒酒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和合作商谈;实验室研究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对竹筒酒品质、营养性、安全性进行了系统检测,各种不同品种的竹筒酒也在研发中。
2019年年底,纪红兵副校长召集相关人员专题布置扶贫工作,对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提出要求,要抓紧扶贫技术的开发和扶贫项目的进展,并带领学校和学院多位领导亲赴马安村进行了慰问和调研,期望我们在马安能尽快依托具体产品投产创出我校扶贫工作的特色。我感觉我们研发的竹筒酒特别符合纪副校长的期望,为了加速工作进程,我于2019年12月只身前往福建省三明市实地考察了一家小有名气的竹筒酒生产企业,掌握了许多关键信息,并商谈了技术转让及合作建厂的相关事宜。
近期,疫情好转后,我征得学校及平塘镇领导同意,带领团队于2月24日到马安汇报了调研及研发情况,统计了当地投资意愿。我相信,在我们多方努力下,竹筒酒项目能顺利推进并能真正发挥助农的作用。
问:您历年来的考研指导成功率都很高,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吗?
答:总结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我主要的心得体会有五点:
(1)引导学生考研应从低年级开始,在学生一进校的专业介绍课上我们就要给学生明确指出考研这条继续深造的道路,并强调这条路的可行性,使学生尽早萌生考研的想法;
(2)基于导师制,积极发动专业老师发现好苗子并进一步动员其考研,积极为有意愿的同学规划课程学习和科研锻炼,跟踪并引导其成长进步,为考研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3)开展考研总结及动员大会,将前后两届的学生集中到一起交流经验,建立考研辅导交流的重要平台;
(4)有组织地开展复试、调剂工作指导。考研初试成绩公布以后,就组织学生统计所有学生的分数,指导学生准备简历,做到掌握每一个考生的基本情况;划线以后,积极主动协助学生联系硕士生导师、积极发布调剂信息,发动全专业教师尽最大能力为考生复试提供帮助和指导,尽可能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考生。
(5)利用组织学生实习、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及学术组织的机会,加强对本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对外宣传,留心报考及招生机会,积极以各种方式推荐优秀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