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名师思政导读课] 曹连莆:我的兵团人生路
主讲人简介:
曹连莆,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总结出了“三式育人”经验,即:“大水浇灌式”——利用一切机会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辨明大是大非;“雨露滋润式”——在课堂内外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整枝打杈式”——严格要求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主持的麦类育种科研先后引育成功新品种21个,育成品种的推广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曾获高校教学名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来交流道路与人生的问题。
我今年79岁,马上80岁了,我一生70%以上的时间,是在兵团度过的。所以我对兵团的一切都比较了解,特别是对兵团精神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感受。
我是农学院的退休老师,20世纪60年代初,从原来的北京农业大学,就是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我在那儿学习了七年,上了本科,上了研究生,后来被分配到兵团以后,又以进修老师的身份在那里学了一年多。先后以三种身份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了七年以后,我就来到了新疆的兵团农学院。那个时候的农学院和现在的农学院概念不一样,我们主要从事的是作物育种和科研。
我在农学院已经工作50多年了。石河子农学院,最初是叫兵团农学院,后来搬到奎屯,叫奎屯农学院,后来又搬到石河子,叫石河子农学院,到了1996年四校合并,当时的农学院和医学院,还有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兵团师范专科学校,这四所学校并校成立石河子大学,到今年已经22年了。可以说我在祖国西部边陲,伴随着兵团的变迁,伴随着学校的变迁,经历了学校迅速崛起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路走来,迈过了沟沟坎坎。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都是流过很多汗,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但我感觉到,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我是不断进步,不断前行,而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做出了我应有的奉献。可以说,为了边疆的建设,我做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我现在快80岁了,本来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为什么在这里给大家讲课?就是想通过我的课程,和大家共同分享我所走过的路。
回首这50多年,要说苦不苦呢?确实苦,但是我觉得心里是甜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回原籍去了,我还在新疆待着,对这一点我无怨无悔,而且我觉得自己这一生是很幸福的。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简单说一下兵团的形成和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是为了屯垦戍边,当时的最高统帅是王震将军。他当时率领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军新疆,和陶峙岳将军的“9·25”起义部队等共同组成了新疆军区,其中一部分一开始就从事生产,是生产部队,这一部分后来就组成了兵团。所以王震将军写了一首诗说兵团怎么诞生的,叫:“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因为王震就是从井冈山出发的。他在井冈山的时候也是一名战将。后来到了延安,王震率领的359旅在南泥湾垦荒,形成了南泥湾精神。后来到了新疆,就是我们说的兵团精神,可以说这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说五六十年前垦荒也好,后来兵团成立也好,到后来我来到这里,一直都没有提出来专门的兵团精神。但是当时在讲传承革命精神,传承的就是井冈山精神和南泥湾精神。因为早在兵团成立之前新疆就开始了垦荒,那时候的垦荒大业就孕育着兵团精神。兵团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就跟兵团说,你们要成为生产队、工作队、宣传队、战斗队,是“四大使命”,这以后兵团精神逐渐形成,后来就归结成几句话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兵团在1975年被撤销过,到1981年恢复兵团建制,特别是要发挥兵团屯垦戍边的作用,这是兵团的看家本领。少了兵团,对维护新疆的安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又重新恢复了兵团建制。当时,全国有十几个兵团,后来都撤销了,唯一恢复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以在兵团有二次创业的说法,表示重新扬帆起航。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大机遇过程当中,兵团逐步发展,特别是几代领导人都到新疆来过,对兵团提出的要求稍微有点差异,但基本上与兵团精神相差不多。2002年,兵团党委正式确定了16个字的兵团精神。兵团精神随着世界发展,内涵也在逐渐发展,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
在石河子大学,我对农学院最熟悉。今天我们学校一大部分院系都与原来的农学院有关系,比如动物科技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都是从原来兵团农学院派生出来的。兵团农学院1959年建校,从建校开始,兵团领导和学校领导就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的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兵团政委张仲瀚将军还兼任农学院党委第一书记,所以几乎每一次开学和毕业的时候,他都来给学生做报告。张仲瀚将军人称儒将,他虽然不是大学毕业,但也是北京一所很有名的高中毕业生,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在部队里是大知识分子。他的口才非常好,做报告两三个小时是从来不用讲稿的。他讲到兵团的光荣传统,曾经说过一段话,很幽默。他说,我们要继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就像北京前门月盛斋那碗乾隆年间的酱牛肉汤一样,老汤兑新汤永不变味。就是北京前门有一个二层小楼,叫月盛斋酱牛肉,他们那的老汤是从乾隆年间一直兑下来的。所以他是说,我们学校里的学生新入学以后,都要把光荣传统传承下去。我们北区会堂西南角立的就是张仲瀚将军像。
习近平总书记对16字的兵团精神也是充分肯定的。2014年4月,习总书记到新疆视察的时候,专门到兵团六师共青团农场考察,那里有一位从山西吕梁地区来的援疆干部,叫马小军。习总书记对马小军说,谢谢你对新疆地区做出的贡献,你要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同吕梁精神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为建设新疆奉献力量。
我讲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我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成长。我在学生时代就受到了兵团精神的教育。1956年我进入北京农业大学进修,已经明确被分配到兵团农学院了。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兵团农学院的老师去北京农业大学进修,他们讲了好多关于兵团的故事,所以我在没到新疆之前,已经对兵团有所了解了。举个例子,当时的六师,就是现在的五家渠,有一个很出名的小兵,叫“中国的保尔”。这个“保尔”是苏联的一部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这个“中国的保尔”叫王孟筠,是个女兵,她1952年参军,当时她实际上只有13岁多,她虚报年龄说14岁。个子小,检查的时候她就把鞋底垫得高一些;体重轻,她就在口袋里揣着石头,就这样,报上名来到了新疆。
来到新疆以后,大家看她很小,就说你就留在军区后勤部。她说,不行,我要到最基层去,我要去农场,所以就到了六师的农场。不管什么脏活累活,她都抢着干。因为当时条件很艰苦,特别冬天很冷,她就患上了非常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同时还有十几种疾病。到后来,她只有右手的手指可以活动,可以拿着刻笔刻钢板,她就搞印刷。但是有一次,团场里的羊掉到了河里,那时候是冬天,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她跟着别人一起跳进去抢救。她本来就有风湿性关节炎,这下病一下加重了,下肢完全瘫痪,而且两个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当时的团场领导就说,这样吧。你以后什么活也不要干了,我们把你养起来。但她不同意,就开始练习走路,凭借顽强的毅力,真的能够走路了。因为她听不见了,她就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口型,后来也能够和别人对话了。她住院的时候,在病床上写了十多万字和病魔抗争的日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给她出版了,叫《病床上的歌》,这个影响很大。后来以她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叫《生命的火花》,她的事迹被改编成纪实文学,叫《军队的女儿》,这本书引起了很大反响,它激励和鼓舞了当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我当时和她的年龄差不多,我也是受到激励的青年之一。
另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兵团植棉事业播火人”刘学佛。因为我是学农的,所以对搞农业的劳动模范特别注意。刘学佛当时就在石河子总场这里。以前咱们北疆不种棉花,后来种棉花,但是产量极低。1953年,刘学佛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和同事们一起在玛纳斯河流域创造了籽棉亩产675公斤(1公斤=1千克)的全国纪录。当时一亩地如果有50公斤,就是很好的产量了,到今天675公斤这个纪录也不低。1954年,他又创造了北疆的大面积丰产纪录。他后来调到南疆,又在沙碱地里创造了南疆的高产纪录。所以刘学佛1953年获得了全国“植棉能手”的称号,1955年获得兵团特种劳模称号,1956年出席中共八大,1960年被兵团授予“十二面红旗”称号。我在上学的时候,他已经很出名了,我对他是相当崇敬的。
下面我讲一讲兵团艰苦创业的故事。我20世纪60年代初来到兵团的时候,解放初期最艰苦的时期已经翻过去了,但是今天去看也是相当苦的,可是兵团战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传承下来。所以我来了以后,就听了很多兵团老军垦很感人的故事。比如说,兵团开始垦荒应该是进军新疆那一年的12月份,是隆冬季节开始垦荒的。当时什么也没有。真的是风餐露宿,晚上睡觉就是露天把被子一盖。可是12月是相当相当冷的,有时候半夜一下雪,第二天起来一看,不知道人在哪儿了,都是一个小雪堆一个小雪堆。起床号一吹,大家就从雪堆下面爬起来了,这就是还没有挖好地窝子的时候。而且那时候只有一些原粮,没有石磨,用盐水煮囫囵的玉米粒、麦子粒。但当时的战士都很乐观,他们说,长征的时候都是吃草根,哪有囫囵的玉米麦子粒吃啊。后来有一支部队进到了小拐这个地方,小拐就在克拉玛依边上。这个小拐,当时是一片芦苇滩,到了开春一化冻,地里返浆,车都进不去,和外界交通隔绝。粮食送不来,就面临断炊的问题,所以这些官兵有一段时间,基本就是靠挖树根吃,那不就是跟长征一样了,但战士们怎么说啊?“如此日子虽难熬,立定脚跟绝不跑”,表现了他们当时艰苦创业的意志。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沙海老兵的故事,前一段时间我们有一个电视剧,就是讲这个故事,它基本上是根据当时的原型去改编的,但我觉得我听到的故事更感人。沙海老兵感人在什么地方呢?一是他们进军和田,是从兰州一直急行军到阿克苏,两三千公里(1公里=1千米)。12月5号,一千多名官兵刚到阿克苏,本来可以休整一下,却接到命令,要立刻向和田进军。当时去和田有三条路,一条是直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是死亡之海,没人走过的,另外两条路可以走,但要多走一千多公里,所以他们决定走最近,然而是最艰难的一条路。当时是12月份,天寒地冻,飞沙走石,走到第七天水就没有了,靠把战马杀掉了以后饮血。可以说缺粮断水,忍饥挨饿,风餐露宿,一共走了17天,走了790多公里,平均每天40多公里。我们要知道这不是在平地上走,是在沙窝上走,他们还是全副武装。
二是他们穿过死亡之海到达和田,从此就扎根在昆仑山下,大漠边缘了。开始他们不在现在驻扎的地方,他们垦出了一部分荒以后交给了地方,就到了现在十四师四十七团沙海老兵所在地。当时去了以后就开始挖地窝子,吃野菜,喝泥浆水。在沙漠边缘垦荒,都是大沙丘,要把沙丘搬走平掉。当时既没有拖拉机,也没有牲口来拉犁,犁还是木头的,都是一个人扶犁,四五个人拉犁,就这样开垦出了几万亩(1亩≈0.067公顷)良田,现在那里是高楼大厦。而且这一千八百名官兵,大多数再也没有回过他们的故乡,可以说他们是真正为了边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当年的一千八百名官兵,现在还剩下四个,有一个跟着他的儿子在乌鲁木齐,其他三个还在四十七团。虽然说只剩下四个人,但是沙海老兵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有一首写军垦的小诗是这样说的: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亘古荒原中。这就是咱们千千万万军垦老兵的人生写照,他们一生就是这样的,没有回过故乡,都奉献给兵团了,都奉献给亘古荒原的垦荒事业了。
刚才我说的都是农业上垦荒的,我再说一说新疆工业上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前新疆连一颗洋钉都生产不了,就有一些手工作坊。之后从苏联进口一些钢铁,非常非常昂贵。所以当时王震将军说,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现代化工业园建起来,要开矿建工业。但是,当时中央财政非常有限,兵团党委就做了一个决定,要自力更生。王震将军带头,每个月把个人津贴全部捐出来,而且全军区20万官兵一起节衣缩食。原来军装衬衣一年两套,现在改成一年一套,军装原来是一年发一套,现在改成三年发一套,原来是四个口袋,现在去掉两个口袋,只剩两个,帽子的帽檐不要了,衬衣领子不要了,就是这样省下来的。而且吃粮的要求也减掉了三分之一,吃菜的标准由两毛钱改成九分六厘,缩减了一半以上。当时爱国华侨陈嘉庚给每个军人捐一双球鞋,这个球鞋的资金打来以后,军区就决定直接把资金交给合作社,让合作社用来搞建设。所以就是用这样省出来的钱,在一两年之内就把八一钢铁厂、七一纺织厂、七道湾煤矿等这一批工矿企业建起来了。当然石河子稍微晚一点儿,因为建石河子这座城市是在1952年规划的,那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石河子的八一糖厂、八一毛纺厂、八一棉纺厂也是一批现代化的企业,也建起来了,那个基础都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没成立以前,当时的建设部队搞起来的。
我们再说说“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在学校里的表现。1959年,兵团农学院成立。这个学院是当年规划,当年盖基建,9月份招生,12月份开学的,那个困难可想而知,年初开规划会,年末学生就开学了。而且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是当时的单位团结一心,咬紧牙关,艰苦创业,才顺利完成任务。那个时候经济困难,每个月每个人粮食定量。不到十公斤。一天也就300多克,而且90%以上是玉米面儿。那怎么办呢?食堂要想办法把大家肚子填饱。当时有个八一糖厂,糖厂榨过糖以后的甜菜是甜菜渣,这个甜菜渣是粗纤维,把它掺点玉米面,做成发糕。这种发糕是拿不起来的,要用碗接着在碗里吃。当时肚子勉强能填饱,但是撑不了多长时间又咕咕叫,因为既没油又没肉,所以营养不良,很多师生当时都身体浮肿,就是缺蛋白质。再一个就是,当年教学用房非常紧张。当时给大学生上课的房子还没有盖起来,但是有一个附小,附小的小教学楼就成了大学生的教学用房。还有当时的图书馆,就是原来的工棚改建一下,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里头,所谓书架就是把砖块儿垒起来上面一搭木板,跟今天的图书馆真是没法相比。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成了家的,来了之后,也是一家一间工棚改造的平房,冬天家里面打一面火墙,取暖就这么解决,夏天就把炉子打在门口,在门口做饭。
当时不仅吃住条件艰苦,而且还有很紧张的劳动任务,一个就是支农劳动。每年秋天,老师带学生到农场去进行一个月的拾花,有的时候是40天。当时因为棉花产量很低,所以拾起来很困难,一天每人大概要拾五十公斤,大概是一亩多地,要干十几个小时。9月份早晨天不亮就下地了,早晨中午吃饭都在地里,到晚上天黑了看不见了就回来,是两头不见光。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很艰苦,但是60年代的时候,团场职工常年都是这样。原来兵团叫大礼拜,就是十天休息一次,到了春播和夏收时期就没假期了,常年都是这么辛苦奋战着。
回来之后也有劳动任务,那时候叫一边学习,一边建校,学生自己也盖过房子,所以早年我们的老学长学姐们,在学校的基建当中流过大量汗水。我常常给同学们说,今天的农学院可能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你要想一想,当年我们的学长们在这块土地上是怎样学习的?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立下了怎样的功绩!
下面我们讲一讲戍边。兵团成立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屯垦戍边,而且边境农场屯垦戍边的任务更加突出,兵团建立的边境农场,真是给西北地区筑起了铜墙铁壁。
我1965年冬天带领学生到塔城农场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这几个团场是边境地区,去的话,必须要有边境通行证。靠近边境线的地方住的是值班部队,值班部队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就是由各个军区转业来的战士组成的,他们是一边生产一边军训,一旦边境发生冲突,就冲在第一线,靠里面一些的其他职工随即增援。那个时候,苏联那边主要是军队布防的,我们这边主要是职工,他们军队经常偷偷地把拉的铁丝网往我们这边移,一旦我们发现以后,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把铁丝网移回去,这就难免会发生冲突。苏联军队都是拿着枪,我们这边没有枪,都拿着大头棒。特别是161团这个团场条件特别差,都在山区里,没什么灌溉条件,今年有雨水,可能就是一个丰年,没雨水,可能就是荒年,靠天吃饭,维持在那。但是他们守着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坚持为国戍边,产生了大批英雄,比如孙龙珍。
1969年6月10号,一六一团农一连的一个职工在边境放牧的时候,被苏联那边的部队绑架了,连领导带了30多个职工去解救人质,当时已经身怀六甲的女职工孙龙珍也跟着队伍。别人说你不要去,她说我是民兵,我也要去,结果她冲在前面。当时距苏联士兵一百多米的时候他们就开枪了,而且是很密集的子弹,冲在前面的孙龙珍就牺牲了,当时年仅29岁。后来我们边防军赶到了,把敌军击溃。兵团当时有上万人参加孙龙珍的追悼会,而且授予她革命烈士的称号,发起了向孙龙珍同志学习的活动。早年我在那儿推广品种,去了很多次,每次都在孙龙珍墓前献一束鲜花,现在孙龙珍墓地已经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龙珍精神也是兵团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六一团英雄辈出,这两年大力宣传的一位守边50多年的军垦老兵魏德友,也是一六一团退休职工,是全国模范人物评选当中,新疆唯一一个被选上的。魏德友今年78岁了,是1964年从北京转业来的。他来的第二年就从老家把妻子接来了,从此以后他就在边境线上安了家,扎了根,一扎就是50多年。他们连队的驻地非常空旷辽阔,没几个人。冬天下雪,有时候一米多深,夏天蚊虫特别猖獗。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境形势比较紧张,魏德友就主动要求去边境线附近放牧,经常有跟苏联士兵对峙的情况。1982年,他们的驻地交给地方了,住在那儿的200多户就迁走了,迁到了靠近城镇的连队。但魏德友不搬家,他要留下来,而且是和老伴儿一起留下来。他说,我现在不要团场给我发工资,我就买羊在这放着,自己养活自己,义务守边。他在巡边的过程中,经常会劝说一些去边境附近挖中草药的人,就得罪了一些人,有一天夜里,有人把他的牧羊犬毒死了,然后把羊圈打开,结果200多只羊都跑出去了,有的被狼吃了,还有一些不知去向,几乎把他的生路断了。结果他说,你越是想让我离开这里,我越是不走,即使一只羊都没有了,我也要守在这里,这就是老兵魏德友。
几十年来,跟他一起转业的老战友陆续告老还乡了,就是旁边那个边防站里的战士也不知换了多少批,周边有些牧民也都搬走了,可魏德友还在那,真是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夫妻两个人伴着寂寞,在这放牧巡边。2002年的时候,按照年龄,他应该正式退休,他的孩子也都劝他回襄阳,但是他不走。他在2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来来回回走了2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用实际行动在边境线上筑成了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成为永不换防的夫妻哨所。他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他说,我心里不踏实,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却给我这么多荣誉。去年他的二女儿,已经40多了,决定回来接父母的班。他的二女儿曾经参过军,复员以后,在一个公司里面的管理部门工作。她从那边辞职以后,到这边来放牧巡边,她说我要做到忠孝两全,既忠于祖国,又孝顺我父母。她能做出这样的抉择,也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十师一八五团马军武夫妻哨所,一八六团付华夫妻哨所,都是二三十年如一日,夫妻两个人在边境线上,不怕严寒酷暑,不怕蚊叮虫咬。马军武待的地方是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最多的时候,一立方米的面积里可以有7000头蚊虫。我去过那个地方,晚上出去一会儿,满身是咬的疙瘩,就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坚守。马军武说过一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一八五团一连连部门口有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写着:我家住在路尽头,界河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界线上放牛羊。另外一块写着:割不断的骨肉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垮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你们任何人在那里看到两块石碑的时候,都会受到兵团精神的洗礼。
下面,我特别再讲两个故事,是兵团成立64年以来,涌现出的劳模。2011年建党70周年和2014年兵团成立60周年的时候,兵团集中对一些英模人物进行了表彰。2011年6月,表彰了一百对新中国屯垦戍边感动兵团人物,2014年,表彰了新疆兵团成立60年来60个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2014年的表彰是在2011年表彰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出来的,下面我介绍其中两个典型人物的故事。
一个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淡泊名利的高尚兵团人蒋元洪。蒋元洪在朝鲜战场上曾经立过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他当时是排长,回国以后本来分配在安徽,但他回新疆来探亲,因为走错了路,就到了二十二团那里。到那以后看到有人在修车,他也有这个技术,人家就说你到我们这儿来工作吧,他说好,后来他就真的在那儿工作了。因为当时人家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他就在那里当职工了,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后来当了机务班长。他从来不占公家一点便宜。比如说当了副班长,他经常开拖拉机,但是从来没有拉过任何自己家里的东西。他进疆的时候,组织介绍信是自己带的,去安徽任职的党组织关系交给党支部了。但是当时档案没有及时调来,组织介绍信又不慎丢失了,党组织觉得没有介绍信就不合程序,就把他党籍取消了。他从来没流过泪,但这次他第一次流下眼泪,他觉得党籍比生命还重要。那个时候不收他的党费了,他就自己把钱攒起来,1972年,团党委决定恢复他的党籍,通知他的时候,他一夜兴奋,第二天他把积攒了10年零4个月的30块钱党费交给了组织。1989年,他患上了肾癌,但还是拼命工作,准备送到医院的前一天,他还在找新党员谈话。因为这个病,两年以后他就去世了。在弥留之际,他拉着老伴的手说,党费还没交,一共3块6毛,千万别忘了替我交。1991年,蒋元洪走过了60个春秋的人生历程,大家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在箱子底下发现了他抗美援朝时候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只有他老伴知道,他不让老伴儿跟任何人说,就是他的子女也不知道。整理他遗物的工作人员就到团里跟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当时团领导正在开会,知道这个信息后,马上把会议中断了,带领全团干部去为这位英雄送行。他1991年去世,到2011年表彰一百个感动兵团人物的时候,他被追授为新中国屯垦戍边一百位感动兵团人物称号。我觉得,这才真的是淡泊名利,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真正优秀的、高尚的、纯粹的兵团人。
第二个故事是军垦二代的故事,叫梅莲,也是一六一团的。孙龙珍为国献身的精神,从小就给梅莲树立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榜样。一六一团交通极其不便,冬天大雪一封山,几乎就出不了门,看病根本不可能,梅莲的弟弟就是因为患了肺炎,冬天送不出来,最后死了。所以她从小下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当医生,为这里的职工牧民服务。她1984年初中毕业,因为想当医生,就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挑灯夜战读医书,有空的时候就跑到卫生室跟着医生学诊断。后来她自学考到山东齐鲁大学,拿到一个函授文凭,然后考了一个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就相当于初级职称。1967年,团里面觉得梅莲还是挺不错的,把她树立成一个自学成才的榜样,分配到一个最偏远的连队当卫生员。当然一开始她的医术还是跟不上,她就一边学一边实践。连队里药品短缺怎么办?她就决定学中医,中医能针灸,不用吃药。那针灸一开始怎么练呢?她就在自己身上找穴位,把自己扎得体无完肤,就这样练了一套治病救人的功夫,而且还练了一些处理疑难杂症的方法,甚至有一些偏瘫的人,找了很多大医院都没有治好,后来经过她慢慢扎针,能下来慢慢走路了,可以说她是自学成才的全科医生。梅莲曾经先后治愈20余例脑血管疾病的疑难杂症,根据这20多例临床经验,她写了一个论文,收录在《中华名医高新诊病通鉴百科文库》里。我们在大学里觉得写这样一篇论文不算什么,可是梅莲是一个只有初中功底的医生。这就是优秀乡村医生梅莲,她从医31年,每年接诊的病人有4000多人,从来没休息过,周边有很多哈萨克族牧民也来找梅莲看病,所以梅莲用她的医术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乐章。
有些病人没钱,很多药费都是梅莲垫的。她的工资也非常有限,有时就两三万块钱垫进去了。有一位牧民双脚被烫伤了,没有及时治疗,感染了,一直溃烂到骨头,就去找梅莲。梅莲如果把她送到县城去也可以,但是牧民家里没有那么多钱,梅莲就把她留在家里,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她。在这待了半个月之后,慢慢治好了病,等她能够下地以后,她对梅莲的感激之情无法表达。还有一个哈萨克族牧民患肺炎,本来可以骑马到梅莲这里来打针,但是他的脚扭伤了,没法骑马,梅莲就每天去他那里打针,但是最后一天回来的时候,梅莲的马突然受惊,梅莲仰面摔下来的时候,一个脚卡在了马镫子上,马拖着她一直往前跑。当时路上都是石子,梅莲全身鲜血,伤痕累累。后来是这个哈萨克族牧民的儿子把马拉住了。有好多亲朋好友说,这个本来不是你的责任,你就不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出诊了,但是梅莲知道好多山里的人需要她去,所以她依然坚持为行动困难的人送医上门。梅莲现在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医生、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白求恩奖章,特别是被选为十八大的党代表,而且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第三个部分讲一讲我在兵团精神激励下做奉献。我在西北边陲奉献了50余年,石河子大学并校以后,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我超期服役11年,什么意思呢?本来我1999年该退休的,实际到2010年才退休。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疆当时科教人才叫“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很多人都走了,说实话,我也有走的机会,但是我选择留下来,因为我觉得几十年来我自己的命运和兵团事业、石河子大学的发展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71岁我退休以后,我还愿意为兵团改革发展、为石河子大学改革发展尽绵薄之力,包括现在我给同学们做讲座,我给年轻老师们讲怎么教书育人,这也是我在尽一点力。回顾我的一生,我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育人,一个是育种。所谓育人就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材,我退休之前,仍是大学作物育种教研室的育种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点的负责人,我牵头的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教过的本专科生数以千计,博士生、硕士生有40多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国家级2项。所谓育种,就是通过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造福农工与农民。我育种育什么呢?是麦子育种,主攻小麦、大麦和小黑麦,先后主持引育成功麦类作物新品种23个,是新疆主持育成作物品种数目最多的育种工作者,育种成果推广获得社会经济效益7亿元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任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
我也获得一些荣誉,比如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中华农业科教奖、自治区劳动模范、兵团成立60年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等省部级以上荣誉及奖励和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共40项。
我觉得自己是在兵团精神激励下取得这些成绩的,如果没有兵团精神激励我,我可能就离开这里了。我给学生和年轻老师都是这样讲的:不要想着我们这个地方又偏远,又闭塞,跟内地一流高校没法比,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你只要挺起腰杆拼命干,特别是在教学上,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全国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一样能成为全国优秀的学生。
下面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人生追求目标。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我们要自觉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学习,政治上不断进取,思想上不断充实,让大学生活过得朝气蓬勃,终生难忘。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人生追求目标,在大是大非上有高度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新疆地区要加强民族团结,对“三股势力”和“两面人”勇于发声亮剑,不管你是哪个民族的同学,都要做到这一点。
这里我特别想跟同学们讲一下“百姓教授”代江生,希望大家向他学习。他是1987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在南疆工作,后来调回来。调回来以后,他每年都带着学生进行两个月的实习,三个月的蹲点,有两次出国的机会他都放弃了。他作为科技特派员去一六一团肉羊场工作,那个肉羊场到20世纪还是特别艰苦,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涝坝水。团里领导说,代教授,你就住在团部招待所,我们每天用车把你送过去。代江生说不行,他要亲自在肉羊场指导羊品改良。经他指导,每只羊可以增值300元,每家每户两三百只羊,一年可以增值七八万,甚至十几万。但不幸的是,他在科教扶贫的第一线突发肝脏萎缩,当时我们这里治不了,送到上海,但因为是晚期,没有治过来,45岁英年早逝。后来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追授他为全国模范教师,并号召向他学习,兵团也追授他为感动兵团人物。当年咱们学校是我和他两个人被评为感动兵团人物,但是我常常想,我跟代江生老师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代江生老师才真正是感动兵团人物。所以我们现在号召青年老师和学生,都要学习代江生老师的精神。
第二,希望你们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你们将来无论创业也好,还是工作也好,有了艰苦奋斗精神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会处事不惊。这里我特别为大家介绍一位1992年毕业的校友,叫吴红展,他1992年在植保专业毕业之后,作为党员被派往南疆三地州做选派生。当时最艰苦的是和田。他一开始就在那里的基层农村,三年以后还有一个选择,愿意去哪儿就可以去哪,但是他选择留下。他就在那里,从乡里到县里到地区,给地委书记当秘书。2011年的时候,他经过笔试面试,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2016年南疆大开发,他去了喀什,做了喀什地委负责人,去年成为喀什大学党委书记,这个弟子我很钦佩。为什么宣扬他?我觉得他就是那个在最艰苦最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坚持下来,一步步走下去的人,所以我觉得有志于服务南疆的同学,在南疆那个环境扎根创业,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希望大家刻苦钻研,刻苦学习,能上天能入地。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你们的学姐,叫何艳慧,是咱们化学化工学院2016级的博士生,她本科、硕士、博士全是在咱们学校读的。去年她获得了宝钢奖学生特等奖学金,这是从前没有人获得过的。她牵头的科研团队,获得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去年她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去美国访学两年。她在去美国之前就已经发表SCI论文13篇,有两项专利,还有一个教学创新的研究课题。13篇SCI论文是什么概念?可以说咱们学校相当一部分教授都没有发表这么多,这就是“上天”。什么是“入地”?她的专利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入地”,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走什么路呢?应该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崇高理想,放飞青年梦想,实现人生的华丽篇章。
谢谢大家!
(报告时间:2018年5月23日)
学生课后感想:
政法学院 赵敏:
这节课上,曹连莆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兵团英模的感人事迹和他自己在兵团的成长历程,让我们深深理解了何谓“兵团精神”。前辈们用青春热血和不懈奋斗谱写了一部壮美诗篇,这种精神力量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有能力为兵团、为我的第二故乡做出贡献。
政法学院 葛敬晗:
当年过古稀的曹连莆教授走上讲台时,在场的每位同学都心生敬意。曹连莆教授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育种和育人。他这种奉献兵团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们作为兵团学子,也应做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将这份熠熠生辉的兵团精神从曹老师手中恭敬接过,切实践行,虔诚传递下去,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梦迪:
这次课上,曹连莆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他在兵团奋斗的历程和坚守的初心,他们那一代人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兵团建设事业,令人敬佩。因为有了他们的奠基,我们今天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兵团精神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