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7102 | 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 校园熏染 | 爱国奋斗|一所有历史、有情怀、有成就、有故事的学校!

爱国奋斗|一所有历史、有情怀、有成就、有故事的学校!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9-01-23 16:33:19

这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学校。87年的办学历史,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系,与共和国同行;

这是一所有着家国情怀的学校。坚定地服从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努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后生;

这是一所有着非凡成就的学校。为党和国家输送了近20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和多个领域的杰出精英;

这是一所有着动人故事的学校,“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永不消逝的电波”“革命的千里眼顺风耳”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奋进。

日前,央视著名品牌栏目——百家讲坛,开播了一档以介绍国内著名高校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我们的大学》,对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进行了讲述。

该节目第十期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宗凯校长和西电校友、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施水才讲述的、鲜为人知的、独具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故事。

这是一所特别的大学,它诞生于中央苏区、成长于革命战火,历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扎根于西部大地、服务于国家建设,走过了漫长的西迁之路。它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所“史无前例马背上的学校”。

在革命的战火中,它为人民军队培养了新的技术兵种——通信兵。在和平的年代里,它开创了中国电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先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血液中流淌的红色基因,让它形成了坚韧的大学性格和人文情怀。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它没有放松对人才的培养。建国后,西电更是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人才培养道路,为国家输送了近20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

建校80余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紧盯国家战略,以产出“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科研成果项目为目标,引领着我国雷达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与创新。探月工程、天眼工程、航母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中,都有西电人的心血与智慧。

老夏观后感

杨宗凯校长用“半部电台起家”的故事,讲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延续着中国高校的红色根系。革命战争时期,学校缔造了为人民军队培养通信技术人才的传奇,被毛泽东主席欣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史无前例马背上的学校”,红色基因融入了学校的办学文化。

杨校长通过“百家讲坛”分享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7年办学、迁校西安办学60年历史办学历程中与共和国同行、服从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通讯、IT、航空航天等等事业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对“具有家国情怀的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87年的历史,世事变化,但是学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学宗旨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原则始终未变。

施水才校友更是结合自己在校学习期间,对于学校在人才培养、个人学习及其成长的感悟与体会,表达了对于母校的感激之情,且用“融会贯通”四个字,畅谈了他自己对于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素质养成等的理解,特别是结合自己学习成长的实际,对于当代大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筑牢理论根基的基础上,强调了不仅仅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有不断创新的思维。

施水才校友的讲坛视频,虽说时间不长,但是内容丰富,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和人的人文素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相结合,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课程思政”。

2018年,在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电也迎来了办学87周年、迁址西安办学60周年的日子。西电人将坚定地践行“与共和国同行”的诺言,助力祖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杨璐遥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血液中流淌的红色基因,让它形成了坚韧的大学性格和人文情怀。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它没有放松对人才的培养。建国后,西电更是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人才培养道路,为国家输送了近20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