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 红色筑梦 真知育才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中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校园建设的根本任务的号召。读懂中国,培育党性,提升当代大学生专业素养。2018年7月23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赵兴罗副教授、周春英副教授带领延安实践小分队走进延安,走进革命圣地,重温红色记忆,培育青年党性;了解苹果产业,提升专业知识;互通财税思想,加强学科建设。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开华夏文明之先河,育红色革命之精神。素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之称的延安,红色遗址众多,是青少年红色教育的摇篮。这里亦是党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根据地,孕育了丰硕的党的治国理财理念、经济建设经验,是财税学子学以致用的优良实践平台。团队成员同时对延安苹果产业进行调研,提升了专业知识。并与延安财政局工作人员进行了财税思想的交流,对加强学科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一、学以致用,实践真知
(一)论新时代城市财政,促双方合作共赢
7月24日上午8:3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赵兴罗副教授和周春英副教授在延安市财政局会议室义务为市直财政系统干部100多人分别作了题为《新时代城市财政探讨》和《中国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的专题报告。赵兴罗副教授结合当代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解析十九大有关财政改革新要求,为延安市振兴地方财政提供了新思路;周春英副教授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对财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施效果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两位老师各有侧重,加深了财政干部对新时代城市财政发展的认识,为延安市地方财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帮助,并为延安实践行拉开序幕。
财税学院老师主讲财政知识
当日下午15:30,财税学院师生与延安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参加《读懂中国“新时代青年党性培养及财税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并展开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财政支农、财政扶贫、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和预算绩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力行而后知之真”,通过本次座谈,队员们运用自身专业知识,积极探讨新时代延安财政困境解决新思路,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将自身财税知识运用到新时代财政实践中,用实践检验真理,于问题发展真知,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于时有益。
财税学院“双基地”挂牌仪式
妙手理毫厘,丹心铸辉煌。会后,人事教育科马耀东科长带领团队参观财政局党建工作文化墙。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延安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实践,积极建设“五型”财政:“学习奉献”以丰厚财学,“服务共享”以树立财德,“创新发展”以提高财识,“管理绩效”以增强财艺,“廉洁法治”以改进财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实践,发展自我,是延安财政发展的思路,亦是队员们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不二之选。
马耀东科长介绍延安财政局相关情况
(二)知现代化苹果产业,探延安财政兴农
7月24日,团队成员于延安市财政局农业科室进行访谈,李军彦科长在宏观视角下为团队介绍了延安市2018-2020年苹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他指出,延安财政对苹果产业进行全线补贴扶持,于种苗,至防灾,从储运,到外销,延安市着力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果农持续增收。其中,他重点介绍了延安苹果产业推进后整理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延安苹果大产业的行动方向。本次访谈,给予了团队成员对延安财政扶持苹果产业的宏观认识,为团队研究苹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知识储备。
实践队在农业科访谈
为了详细了解苹果产业的相关发展情况以及延安财政对苹果产业的具体扶持举措,7月26日上午,本团队成员走进延安果业管理局,生产科薛玮副科长为团队详细介绍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阶段及现状,她指出,延安苹果产业存在水资源利用不足、防灾抗灾压力大、后整理产业落后及人才短缺四方面问题。团队成员基于实践,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优化路径探究制定了方向。
实践队走访果业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川口乡苹果果园,到田间地头去,从农户眼里看苹果产业的发展。相较于大基地、大产业,小户经营的苹果果园压力较大,果农告诉大家,由于自身为小户经营,在技术普及、抵抗灾害等方面显得势单力孤,规模效益不明显,在促进农民增收、拉动乡村发展方面仍待提高。
团队成员在川口乡果园调研
“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唯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于现实事物。团队成员立足延安财政对苹果产业大力扶持现状,于实践发现问题,于问题寻找思路,学以致用,切实提出合理建议,助推延安财政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二、升华思想,培育党性
(一)重温知青路,锻造青年魂
梁家河,普通不过一个小山村,却孕育着习总书记的知青财富。习近平称梁家河的经历,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指引他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
7月25日,财税学院师生走进梁家河,重温习总书记知青路。初遇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还不足16岁,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少年,突然来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自会有所不适,何况还有四大关等待着他,当时的习近平还被“扣着帽子”,他积极适应,很快就融入到梁家河中,被称为“好后生”。当地民风淳朴,乡亲们把他当成亲儿子,习近平渐渐学会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冬风凛冽,他总是第一个踏进冰凉的水中;水资源短缺,他带领群众打下了一口井;窑洞闲置,他积极筹办磨坊、打铁铺、代销铺,便利的是百姓的生活。
在展厅,讲解员为团队讲解了乡亲欢送习近平入学留念照:习近平离开的那个早晨,天还没有亮,院子里就站满了送别的乡亲,你半袋玉米,我半袋核桃,寄托着乡亲们对习近平的不舍与期冀之情,到了县上,你三角,我五角,凑够了合影的费用,留下了这片宝贵的记忆瞬间。
梁家河村民欢送习近平上学留念
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是梁家河给本组成员上的第一课。我们适逢好时代,并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当走进梁家河,踏入灰暗狭窄的窑洞,轻抚拥挤硬挺的土炕,方可观当年条件艰苦的一角,心有所触,方知今日幸福之不易,更应居安思危,传承艰苦奋斗之品质。落在实处,匡世济民。唯于小处彰显大德,唯于实际惠及众生。当代青年学生,不仅应该在思想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落在实处,身体力行,尽己所能,于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利国利民。
(二)寻访红色梦,熔铸爱国心
7月27日,财税师生乘坐 “红色专列”,沿着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旧址-西北局纪念馆的路线进行参观学习。于红色记忆中培育青年党性,于革命历史中砥砺青春前行。
红色记忆不老,需代代传承。延安革命纪念馆,浓缩了十三年的革命史,继承着延安时期的建设经验。纪念馆史迹一角,皆有小学生讲解员,他们庄严肃穆,为游览者讲述那些革命中的英雄事迹。虽多为背诵叙述,但红色的种子已经播下。来往展厅,多有鹤发老者,他们中许多是革命老兵,亲临革命圣地,重新回顾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将旧事叙于儿孙听,革命记忆不老,延安精神永传。
小学生讲解员讲解党史
革命老兵参观革命纪念馆
实践力量不减,应辈辈学习。王家坪革命旧址中的一处石桌,是毛主席父子交谈的地方。当年,毛岸英刚学成归国,毛主席说他理论上的知识已有所成,但理论应该结合实际,才能有所升华。之后,毛岸英便到了外国没有,中国以前也没有的“劳动大学”,于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真知。实践方出真知,也是团队此次延安行的指导思想。培育青年党性,不仅需要思想上的培养,亦需走进延安,重新感悟延安的红色岁月,才可以领悟真谛,做到知行合一。
毛主席父子树下交谈
青年者,党之瑰宝,国之重器。必须加强其党性培养。本团队成员立足学院“‘读懂中国’新时代青年党性培养质量工程”实际,深入学院积极投建的陕西延安实践基地,重温习总书记知青岁月,深入了解与探索延安精神宝贵内涵,推陈出新,积极探究新时代传承与创新延安精神新内核的正确途径,培养青年党性;同时,本团队立足陕西延安财政扶持苹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实际,深入了解延安苹果产业财政扶持现状,发现短板,积极探索解决新思路,理论结合实际,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助推我校一流学科建设。肝胆红星培党性,财税真知育英才。是团队实践的初心,更是团队不变的理想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