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人故事 | 明说惠道 让党的理论“触手可及”

明说惠道 让党的理论“触手可及”

来源:光明网 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林明惠 发布时间:2022-12-31 11:45:3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宣讲、研究,创新教学宣讲方式,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努力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应对疫情教学,当上思政UP主

面对95后、00后学生,如何让思政课“入脑入心”?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试图解决的问题。在成为专职的思政课教师前,我曾在高校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系党总支书记等岗位上工作多年,与学生接触较多,不断寻找契合学生接受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高校的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我很快发现,单纯的线上授课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容易走神,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反馈,教学效果不佳。我了解到,B站在学生中广受欢迎,而且支持直播授课、鼓励原创。在学生建议下,我就想把教学平台切换到B站,逐渐走上了B站直播教学之路。然而,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并不容易。大多数学生是B站用户,却并不懂如何在B站进行直播。我上网搜索一些B站直播教程,花了不少时间学习。通过B站答题等成为“UP主”(上传者)。具备直播条件后,开始在B站线上授课。我的B站用户名为“明惠兄”,以兄长的角色与学生交流,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讲课过程中,既准确阐释教学内容,又运用网言网语、表情包等拉近师生距离,直播课间还通过接龙、抽点、讨论等方式活跃气氛。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是源头活水。”为了使线上思政课更具思想性、亲和力,我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案例选择等方面费了不少心思,常用“一条主线”串起一堂课。或引经据典讲述中国好故事,或结合国内外时事启发思考,或通过讲述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党的领导优势,或以亲身经历带着“人间烟火气”现身说法……让学生入情入景领会理论知识,在共鸣共情中感悟思想精髓,汲取成长智慧。比如,在一次抗疫主题思政课中,我通过叙事教学法,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众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的感人故事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伟大抗疫精神;运用同伴教育法,邀请高年级学生分享抗疫的体会,激发学生共鸣;设置课堂讨论题目“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该如何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贡献”,鼓励学生发送B站弹幕,表达对抗疫的思考。听课的145名学生共发送202个弹幕,平均每名学生发送1.4个弹幕,教学互动效果较好。由于学生因疫情无法返校,我专门到学校进行B站直播,带学生“云回”校园,缓解学生居家的思校之情。

明说惠道 让党的理论“触手可及”

2020年2月26日,疫情初期,林明惠老师在B站直播抗疫主题思政课

经过两年多实践,我基于B站的思政课教学做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弹幕率,改变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激发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特别喜欢老师融入自己的人生经历,每次听都觉得感同身受又振奋人心”“老师对热点时事背后的剖析让我们不由得想课后再去了解相关知识”……2019级护理学2班的学生在谈到我的思政课时说道。目前,我的B站粉丝超过4500人,直播人气峰值超过1.2万人次。

二、提升理论素养,当好理论宣讲员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为了及时、准确地宣讲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我高度关注各类时政热点,通过参加访学进修、学术交流、课题调研等机会“充电”。作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2022学年访问学者班班长,我协助邀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咨委会主任顾海良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在全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金海、中央党校唐爱军等担任主讲专家,组织举办了10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论坛,不断深化自己及思政课教师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2022年5月,我发表在中宣部主管期刊的理论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两次被推送学习强国首页,阅读量超过1300万。

理论宣讲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关键环节。作为福建省首批新时代宣讲师、福建青年讲师团成员,我4次受邀为福建青年作示范宣讲,撰写的1篇宣讲报告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理论宣讲报告。近三年,我面向福建、北京、上海、内蒙古、新疆等20多个省市学校师生、医护人员、企业员工、退休老人等,开展近200场理论宣讲,覆盖人次超过500万。宣讲内容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伟大抗疫精神等。宣讲对象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汕头大学、齐鲁医药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宁夏中职学校、新疆昌吉州、南昌铁路局、福建省人事考试中心等。听众年龄从6岁到70多岁。福建省铁路建设办公室专职党务工作者朱晋评价道,“林老师用接地气的话语授课,风趣幽默,润物细无声。涉及党建的讲座想要讲出彩并不容易!”我积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受邀参加第二届“福建—东盟青年交流合作论坛”,为韩国高校学者、东盟10国青年等作新中国史、党史宣讲,观看量超过76万人次。

为增强理论宣讲的趣味性、互动性,我注重运用青年喜闻乐见、接地气的宣讲语言,生动阐释党的理论。我每天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翻看各类网络资讯,结合青年学习、工作、生活需求,精心准备最新时政新闻、案例、视频素材等。我自费购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宣传小册、电影票、口罩、“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文创产品等,作为宣讲互动奖品。这些成了受众们争抢的“香饽饽”,产生积极反响。河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平章教授听完我的宣讲后说:“充分利用网络,前卫,贴近00后。我是65后,快退休了,向你学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大一学生赵燕楠说,“今天听了您的课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思政课,喜欢您的教学方式风格”。在我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产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我指导了2名本科生,跨专业考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三、创新传播方式,录制理论微视频

“明理说事谈人生,惠言微论共成长。”打开我的B站主页,可以看到数十条自制的微视频。从“学党史,燃青春”系列视频,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建团百年宣讲……我坚持“原汁原味”和“有滋有味”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我注重理论传播的价值性和趣味性,力求用精准的话语、活泼的形式,致力于在网络平台“筑圈、破圈、扩圈”,提升理论宣传倍增效应。基于理论关键词创作短视频,既准确、原本呈现理论内核,又契合受众生活习惯,让理论“触手可及”。坚持每天拍摄制作1个时政类短视频,在B站、视频号、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210多个短视频,点击量超过40万次,拥有各网络平台粉丝超过8100人。参与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的“青说七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两会解读”等视频录制。

由于坚持在网络传播正能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入选教育部2022年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项目。主讲的视频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网上展播、福建省“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二等奖。我还受邀担任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主题微党课系列视频指导专家,参与审核100多期由31个省市、70多所高校辅导员主讲的短视频文稿、内容。“林老师,我有事需要您的帮助。看到您在群里总是能给很多中肯的意见”“我打算重新录制视频,想辛苦您给我的稿子提点意见。”……在与全国不同高校辅导员的交流中,我也进一步提升了理论宣传水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十年,我先后担任过高校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系党总支书记等职务,如今转变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育人初心。“老师要常有‘本领恐慌’,但不能有‘本领缺失’。”今后,我将继续夯实理论基础,扎根思政课教学,让学生更喜欢思政课,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冒热气。

责任编辑:韩叶秀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宣讲、研究,创新教学宣讲方式,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努力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