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园地 | 优秀网文 | 林兴龙 | 培育担当作为的时代青年

林兴龙 | 培育担当作为的时代青年

来源:福建高校思政网 作者:林兴龙 发布时间:2024-03-14 09:54: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同向同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完善系统设计 推进协同育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思政课建设成效作为政治巡视巡查的重要内容和党委领导班子的考核要求,规范考核评价,深化考试改革,定期督导评估思政课教学质量,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设计,牢牢掌握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完善制度安排,在政策制定、基地资源、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总体规划,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能力素养要求,严把思政课教师准入机制,规范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完善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职和兼职思政课教师协同作用,聘请科技先锋、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为“大思政课”提供人才保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良性互动,协同聚力,把家国情怀、世界胸怀、责任担当、个人修养、创新意识、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元素融进专业课程,浸润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的责任意识,实现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总目标。

强化社会实践 提升责任意识

挖掘和汇聚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借助教学实践基地,突出地方发展成就和特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教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研,主动探寻思政理论知识蕴含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大学生参与地方发展的使命感。注重实践能力锤炼,培育志愿服务精神。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多样化志愿服务平台,拓展志愿服务渠道:一是通过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文艺志愿者服务、校内关怀服务、校外宣传志愿服务、支教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动物保护志愿者服务、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多给大学生创造了解社会、履行责任的实践机会,发挥实践育人在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党团建设作用,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和团日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历练中长才干、炼本领,勇担党(团)员职责,兑现党(团)员承诺,在困难风险考验中淬炼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厚的家庭责任教育资源,在家庭教育中,要传承优良家风家规家训,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意识。家长要做家庭和孩子的榜样,严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影响孩子的主观世界,继而用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不务空名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勤俭友善的持家德行指导孩子行动实践,以优秀浓厚的责任文化氛围滋养孩子家庭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另一方面,以优良家风家教激励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行动自觉。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提升自身的家庭责任修养,要身体力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重平辈,关爱晚辈,夫妻之间相扶相持,平等真诚,相濡以沫。家长以有责任、善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大学生做好表率,让大学生在优良的家庭成长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从而养成感恩父母、亲近兄弟、与邻为善的家庭美德和责任意识。

凝聚社会合力 引领价值导向

相关部门要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发挥网络平台、手机等传播载体的优势,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担当作为先进典型事迹的学习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勇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同时,要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言行,抢占舆论阵地,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网络信息、明辨是非提供安全可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利用各种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加大宣传民族精神,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搭建多样化平台。通过举办纪念日活动等方式,提升青年大学生精神境界,使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更加具体化,让大学生在真实情景的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进而提高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作者系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JAS20319)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