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雨花英烈精神 | 工作案例 | 南京大学“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创新育人模式实践案例

南京大学“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创新育人模式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4-10-14 15:54:27

一、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作为南京大学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建的创新实践平台,以其独特的育人模式和工作实践,为高校开展革命精神宣传教育提供了路径探索。

二、工作思路

南京大学“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依托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南京大学馆校共建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旨在凝聚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教育资源,融入辅导员育人工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深刻理解高校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政治标准,用红色精神筑牢立德树人之魂。 

图片 1

三、工作模式

“雨花”辅导员育人工作室在学校党委学工部、新生学院、团委指导下,组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工作团队,聘请红色文化研究、思政研究方向专业导师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校外单位专家顾问,招募一批学生骨干,发挥鼓楼校区地理优势,建设以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包含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涵育、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培育。 

图片 2

工作室一方面着力打造培育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平台和载体,使红色成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中的鲜亮底色,助力培养有信仰、敢担当、肯奉献的南大青年。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提升辅导员思政工作能力的平台和载体,坚持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好红色资源,使之成为红色精神的“发动机”、红色文化的“孵化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四、特色项目

工作室成立至今,已组建“雨花红”青年先锋队、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雨花剧社等多支育人队伍,引入雨花英烈事迹展览进大学生社区,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学习线路。组建的雨花剧社和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刻感悟革命英烈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从中不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具体项目实践情况如下:

(一)雨花剧社

工作室招募了一群热爱戏剧的青年同学,以雨花英烈为原型,创作了多部舞台剧剧本,剧组成员深入学习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通过实地采风、剧本研读、反复打磨,其中首部舞台剧《黎明前的情书》已在雨花台—高校“大思政课”联盟展演、南京大学新生戏剧节等平台演出。剧目不仅获得了热烈反响和好评,更激发了同学们对雨花英烈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剧本创作与研读:剧组成员共同学习雨花英烈成贻宾烈士的事迹与精神,依据史实创作打磨剧本,共同研读剧本,反复琢磨修改,确保剧本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实地采风:剧组全体同学共赴雨花台进行实地采风,亲身体验英烈们的生活场景,增强剧本的沉浸感和历史厚重感。

戏剧排演:联合文学院戏剧实训课,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行正式的戏剧排演,通过舞台表现力和演员的演绎,将雨花英烈的精神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成果展示:《黎明前的情书》在“红色的五月”雨花台—高校“大思政课”联盟展演和南京大学新生戏剧节上完美呈现,反响热烈,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口述史社会实践项目:剧组主创同学联系采访成贻宾烈士的同学、雨花台纪念馆设计者齐康老师,以口述史的形式呈现这段珍贵的史料,进一步丰富剧社的文化内涵。

图片 3

(二)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

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自2023年成立以来,现有22名成员,他们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为各院系主题班会和雨花台—高校思政金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宣讲服务,覆盖一千余名学生。

宣讲团组建:通过自主报名和选拔,两批共22名学生加入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团,通过雨花台-学校-工作室三级培训体系,确保宣讲内容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思政课堂融入:宣讲团成员将雨花英烈精神融入思政课堂,为各院系主题班会提供资源供给和宣讲服务,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团还为雨花台—高校思政金课提供宣讲服务,共计覆盖千余人,扩大了雨花英烈精神的影响力。

拼图1

主题活动:宣讲团参与各类主题展演活动,如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宣讲展演,进一步深化广大青年学生对雨花英烈革命精神的理解。

拼图2

五、结语

南京大学"雨花红"辅导员育人工作室的探索,为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精神宣传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新形势下将红色文化育人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使之成为新时代红色精神的“发动机”,持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衣俊达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