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一条大河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横跨奔腾于晋、陕之间,浩浩荡荡,疾驰直下,蜿蜒五百余公里,水深流急、渡口稀少,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抗日战争时期,她成为阻挡日军进犯陕甘宁边区的天然屏障,也成为延安与抗日前线的一条特殊通道。
奔腾的黄河
1938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演剧队成立,主管抗日宣传动员工作的政治部第三厅特派员光未然担任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中共支部书记。10月30日,光未然率抗敌演剧三队从武汉去山西吕梁,过洛阳、西安,到达宜川县,从黄河下游唯一的渡口的圪针滩,乘小船渡过黄河。年仅25岁的他第一次身临其境,领略横渡黄河惊心动魄的场面,他听着船夫急促、高亢、嘹亮的号子,听着壶口瀑布那搏击的怒吼,他突然发现: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所蕴藏的巨大力量,他的内心发出阵阵压抑不住的喊声:“不,不,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屈服的!”便激发了他的创作做灵感。不久之后,写下了著名的《黄河吟》,这也就是《黄河大合唱》后来的歌词。1939年1月,在晋西北根据地行军时,他不慎坠马受伤,左臂严重骨折,一路坐担架,几经辗转来到延安,一到延安他就被直接送到了延安边区医院进行疗养。
1939年3月11日,冼星海来看望光未然,在病床上,光未然向冼星海介绍了自己所作《黄河吟》的感受和意图,并且激情地朗诵了全诗:“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诗的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诗刚朗诵完,冼星海激动站起来,一把将光未然手中的诗稿抓过来,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我有把握写好它!”他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情,尽管当时他身体不好,但依旧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一孔简陋的土窑洞里,抱病连续创作六个昼夜,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名作,共有八个乐章,演出长达37分钟。
光未然
冼星海
经过认真的排练,十几天后的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场演出。演出时,演员们带着对日寇的满前仇恨,合唱铿锵有力、雄壮豪放。《黄河大合唱》如史诗一般,唱出了中华儿女在日寇铁蹄下深重苦难的过去,也发出了如黄河巨浪、振聋发聩的战斗号角,发出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控诉和怒吼,唱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展现了中国人民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演出结束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轰动了整个延安。《黄河大合唱》像一团烈火,燃烧在抗日军民的胸中,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人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同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之际,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团演出了《黄河大合唱》,结尾一连五个“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激励着全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的斗争。演出刚刚结束,毛主席就激动地站了起来,不住地拍手,一连赞美说了三个“好啊”。后来,周恩来为这部音乐史诗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茅盾说:这是“崇高名曲的开端”。
光未然、冼星海二人怀着对祖国和音乐的热爱、怀着对敌人的不屈精神,合力谱下了这一曲感天动地的音乐,一气呵成,近乎完美,成为音乐史上的奇迹。这些激扬跳动的音符,如滚滚向前的潮水一样,传达着民众的心声,点燃起抗战的烽火,锻造着一种崭新的民族精神。
推荐阅读书目
[1]张春生:《延安您好》,华夏文化出版社2006版。
冼星海一家在延安
军民横渡黄河
2015年美国波士顿千人演唱《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