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栏 | 问答交流 | 黑龙江大学杨其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黑龙江大学杨其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黑龙江大学 作者:黑龙江大学杨其滨 发布时间:2024-11-11 10:34: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着眼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黑龙江大学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主动作为、守正创新,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学校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人人”的转变,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大思政”一体化工作机制。学校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以“立德树人工程”为牵引,分层次实施了新生启航计划、毕业生远航计划和在校生立德修身计划“三大计划”,全方位实施了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学风建设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三大工程”,逐步构建起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筑牢铸魂育人“主阵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学校发挥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作用,先后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获批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学校推动课程群融合,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四史”为重点、以龙江优秀精神、“五色教育”为特色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翼的“四大融合课程群”,上线全国首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知识图谱。学校注重知识体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育人元素,并依托全省首家国学院,建立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国学教育与立德修身、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等九大类通识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了“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

三是传承发扬红色传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学校注重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第二课堂作用,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育人空间,先后与延安抗大纪念馆、清凉山革命旧址共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学校注重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依托博物馆的校史展、馆藏文物展、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等红色展陈,创新性开展情景研学活动,先后获批教育部“大思政”优质资源项目和全国“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学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哈尔滨市教育局共同发起成立黑龙江省首个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先后获批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黑龙江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称号。

四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思政工作“新引擎”。学校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黑龙江省易班发展中心先后落户学校。学校牵头开展“龙江高校思政大讲堂”“开学第一课”“云端读书班”等系列品牌微课直播,主办冰城高校创意微视频大赛、“强国复兴有我”微博接力、网络文化作品评比等网络文化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称号。学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建成涵盖80余项功能的线上“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搭建起党团活动空间、文化交流平台和学习生活园地,打造了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下一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学校立德树人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贯通,为新时代新征程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