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西迁精神 | 革命精神解读 | 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与推进路径

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与推进路径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作者:李明德 王含阳 张 园 发布时间:2021-03-22 17:13:58


西迁精神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当今时代的精神价值。西迁精神不断进行内涵更新,持续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引领力。将感性认同落实于行为认同上,才能实现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西迁精神见证了中国著名高校由东部迁往西部与党同心同德的奋斗历程,体现了知识分子在艰苦环境中爱国奉献的高贵品质和责任担当。让西迁精神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彰显时代价值,更好地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是一个从个体的感性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践行三个层次逐渐推广到全社会广泛认同的过程。本文立足于西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阐述西迁精神获取社会认同的时代意义,提出合理有效的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推进路径。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西迁精神见证了中国著名高校由东部迁往西部与党同心同德的奋斗历程,体现了知识分子在艰苦环境中爱国奉献的高贵品质和责任担当。让西迁精神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彰显时代价值,更好地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是一个从个体的感性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践行三个层次逐渐推广到全社会广泛认同的过程。本文立足于西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阐述西迁精神获取社会认同的时代意义,提出合理有效的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推进路径。

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熔铸出众多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引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巨大力量。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以及中国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西迁精神等,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内涵一以贯之。纵观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基础内容和核心思想。坚定的信念感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开拓创业的精神源泉。这种信念感与西迁人以国家需求为重的家国情怀以及为国家发展而开创事业的奋斗精神是相互贯通的。在交通大学西迁过程中,老一辈交大人秉持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事业”的坚定信念,坚信“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开垦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一片沃土,对祖国需要的服从就是西迁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西迁精神虽然是在交通大学西迁过程中产生与形成的,但是它不仅是交大师生表现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红船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在开国时期的弘扬与传承。西迁精神不仅有着历史意义,也有当今时代的精神价值。在新时代,西迁精神激励、鼓舞着每一个建设者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为祖国发展的需要而奉献自身力量。

相通相融的实践属性。伟大的精神一定来自于生动的实践,而精神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只能通过实践来实现。与党的精神谱系一样,西迁精神也是在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实践不仅包括交大人迁校建校的实践,还包括与西部人民一道建设西部的实践。实事求是地说,西迁精神是交大人与西部人民共同创造的,它既是交大人的,也是西安、陕西人民的,是西部与全国人民的。西迁人的智慧与西部人的生动实践融为一体,共同创造了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党的精神谱系中的每一种精神都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活力,反而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要求,不断焕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同样,西迁精神虽是开国时期形成的,但在富国时期得到了发展,更具有强国时期的新内涵。西迁精神的核心是将个人选择融入国家需要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这种核心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现出不同的内涵特点与外延特征。正因为如此,西迁精神随着时间的更迭不断进行着内涵更新,持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当下所需的精神引领力。

推进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意义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产生共同的信仰与价值的前提,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过程与结果,是保持一致的行动取向的精神基础。西迁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本真精神。我们要从这样一个高度推动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让西迁精神走出交大校园,真正成为激励全社会在新时代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

第一,进一步激励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弘扬与践行西迁精神,助推新时代学校建设实现新飞跃,为国家发展更好地贡献智慧和力量。西迁精神首先是在交大整体西迁过程中形成的,是交大人的精神财富,也反映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推进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会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励交大人将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行为习惯,在创造新的历史印迹的伟大实践中,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开拓奋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立足西部服务西部,提升西迁精神新内涵,助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助力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西迁精神是西安城市精神的一部分,是城市品牌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推动西安市建设好国家中心城市和助推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目标的精神推动力,更是促进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想领航。推进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有利于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现实困难,为地方和国家建设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第三,优化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加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思想育人和道德育人的作用,为优质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观念和意识层面的支持。西迁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塑造的新载体,实现其广泛认同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新形式。在青年群体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特别是西迁精神的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正确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国家观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通过推进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来进行生动的立德树人教育、塑造校园文化氛围,能够焕发高校思政育人体系自身的生命力,使高校思想文化建设更加贴合时代和社会。

第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西迁精神凝结着全体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一种“士”的担当奉献以及家国情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迁精神中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西迁精神的认同程度会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深层次要素。推动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和文化建设者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积极性,将埋头苦干、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各行业群众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拓展途径

构建西迁精神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推进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不能只局限于国家和主流媒体层面的宣传和传播,更要在对群体特征和社会生态的梳理中深入挖掘其时代内涵,找到西迁精神与当下社会需要以及目前群众生产实践特征的契合点。有学者提出,认同涉及确认、归属和行为三个层次。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根源在于培育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西迁精神本质内核的认可,其中蕴含着社会各群体进行价值创造的认知、情感和判断,其建构过程是由认可演化为社会各群体的归属意识,进而外化发挥其凝聚力和精神引领作用。   第一,做好研究传播,强化感性认同。首先,进一步做好有关交通大学西迁过程和西迁精神的史实挖掘和理论研究,围绕西迁精神展开更为详细的学理阐释,将其历史缘由、时代内涵、实践要求、学理逻辑等进一步加以论证,在多种信息交汇、多元文化共生、多种价值并行的现实情境下,为社会各群体对西迁精神的认同提供统一的理论基础,提高对西迁精神的理性认识。其次,增强传播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在深入挖掘西迁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各社会群体的实践特征,寻求价值认同和个体发展的契合点。让不同社会群体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将西迁精神的本质内核内化于自身认知,产生情感共鸣。最后,在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吸取民间话语,避免过于宏大的叙事造成距离感,实现传者和受者的有效对接。采取多样化、可视化的传播方式,利用新兴媒体形式,以达到最大范围的情感认知。综合理论研究和精准宣传,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强化社会各群体对于西迁精神的感性认同。

第二,加强氛围塑造,提升价值认同。首先,打造榜样模范示范平台,在现实舆论场内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爱国、奋斗的良好氛围。除了目前西安交大的西迁老教授外,可以依据西迁精神在各社会群体日常实践中的表现,在社会各群体中挑选榜样典型,作为各行各业践行西迁精神的标杆人物。这些榜样典型的言行会融于社会公众的生活情境,其理想信念和精神情怀会与各行各业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契合,榜样本身的设定也会拉进西迁精神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榜样带动塑造社会氛围,培育、引导、传播三管齐下,能够提升社会各群体对于西迁精神的价值认同。其次,在当下信息海量传播、多种议程设置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中,主流媒体要始终牢牢把握住其引导力和话语权,做好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为西迁精神的网络传播提供有利环境;积极培育意见领袖并加强与其联系,对网络舆论场中的态势作出必要的引导,为现实舆论场的氛围塑造做好辅助工作;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关于西迁精神的传播资源和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内容,扩大传播半径。通过现实和网络舆论场之间的双向共振,加强良好社会氛围的塑造,以此提升社会各群体对于西迁精神的价值认同。

第三,拓展实践形式,推进行为认同。推进西迁精神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最终目标是发挥其对社会实践的精神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必须将感性认同和价值认同落实于社会各界的行为认同上,才能实现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首先,要建立关于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如建立西迁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志愿者进行西迁历史的讲解,将对西迁精神的宣传教育与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重要传统节日相结合等。具体实践形式为社会各群体践行西迁精神提供了生动情境,社会各群体在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于西迁精神本质内核与自身价值追求的理解,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爱国奉献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建立西迁精神社会实践的联动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将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使各方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实践方式和效果反馈的高效管理。

第四,拓宽西迁概念,扩展广泛认同。首先要拓展西迁精神的外延,提高社会各群体在认同培育中的参与度。将西迁精神的外延扩大化,更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群体参与到西迁故事的讲解中,使社会各群体进一步领悟西迁精神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全社会形成情感和价值共鸣,从而有助于弘扬推广西迁精神。其次要深挖西迁精神的内涵,提高社会各群体在认同培育中的践行度。“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对六十余年西安交大人奋斗历程的高度概括,在进行宣传教育时,要依据不同行业的发展要求与实践特征,对西迁精神的主题词作生动和有针对性的讲解,拓宽西迁精神时代内涵的载体形式。从而使不同行业的接受主体都对西迁精神耳熟能详,使其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达到广泛社会认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2]贾箭鸣.交通大学西迁[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3]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

[4]张昆,王创业.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进径与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西迁精神的社会认同,是一个从个体的感性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践行三个层次逐渐推广到全社会广泛认同的过程。本文立足于西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阐述西迁精神获取社会认同的时代意义,提出合理有效的西迁精神社会认同的推进路径。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