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西迁精神 | 典型人物 | 钟兆琳

钟兆琳

发布时间:2021-02-24 17:22:52


2-钟兆琳-钟兆琳_UUID21549

 钟兆琳,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有“中国电机之父”之称,是我国电机工程专家,是钱学森的老师,更是开拓大西北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和建设者。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大内迁西安,支援大西北工业国防建设,钟先生极力拥护迁校,认为迁校西北,交大大有可为。他陪同彭康校长亲临西安勘定校址,当踏在兴庆宫南交大新址广袤的麦田上,钟先生情不自禁的欢呼雀跃了起来。

 钟兆琳早年留学美国,怀着教育救国的思想,1927年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负笈东归。他常对学生们讲,不把西北开发建设起来,中国就没有真正的繁荣昌盛。西迁时,钟兆琳年近花甲,周总理说,钟先生年纪大了,就不必去了。但钟兆琳表示:“ 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西部的事业。”于是他卖掉了自己在上海的住宅,把卧病在床的夫人安顿好后,只身一人随校西迁。

 对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学科专业建设是其根本事业。交大迁校后,学校将学科专业建设定位为“调整现有专业,着重提高机电专业,发展尖端专业”。当时交大已有专业中的机电专业等优势学科,悉数迁来西安。

 到西安后,年过花甲的钟兆琳教授独自一人天天吃集体食堂,第一个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并迎难而上建立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机制造实验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这样,年近花甲的钟兆琳,不辞辛劳,事必躬亲,在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将西安交大电机系扶上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并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规模较大、设备日臻完善的高校电机系。

2-钟兆琳-1955年钟兆琳讲课_UUID21549

1955年,钟兆琳讲课

2-钟兆琳-钟兆琳教授(右二)指导青年教师_UUID21549

钟兆琳教授(右二)指导青年教师

 钟兆琳很重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主张选一两门课用英语教学,认为这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措施。20 世纪80 年代,他觉得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英语水平不高,为了提高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听讲能力,他还亲自在家中辅导青年教师,这时他已是 82 岁高龄。

 钟兆琳一生立志建设大西北,矢志不移,他也常常教导学生和青年教师理解献身大西北的民族意义和历史意义。直到他80岁高龄,还不辞辛苦前往新疆和甘肃等地考察,还想着学习维吾尔语,好为新疆人民服务。一直到去世前不久,他还对开发大西北提出建议,并对未能亲自去宁夏考察终生遗憾。钟兆琳临终前,曾谆谆告诫儿子,要求去世后骨灰安放西安,安放在他钟爱的黄土地,安放在他献出一生的大西北。

 1990年,钟兆琳病逝,其子女遵遗嘱将他几乎全部积蓄赠予学校,西安交大以此设立了“钟兆琳奖学金”,勉励优秀学子奋发图强。

责任编辑:杨璐遥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