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文化育人 | 山西师范大学:构建体验式“思政街区” 文化育人体系

山西师范大学:构建体验式“思政街区” 文化育人体系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5-02-27 16:34:5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山西师范大学整合全校思政育人资源,系统打造3109平方米的“一街八区”集成化思政教育体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全面打造校园全覆盖沉浸体验式“思政街区”育人体系,建设学生身边自然、温馨、可感、可触的思政“生态园”。 
图片

学生课余漫步思政文化街


构建育人技术栈

深耕理想信念的文化土壤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铺就校园文化的精神底色。

注满主渠道文化给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必修课,开展品读经典主题读书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行政及后勤人员等全部纳入思政育人主体,积极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丰富一体化文化基因。中华传统建筑思政教育体验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拓印、锡纸画等美育活动的传承思政课,打造了将山西民间美术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手工思政课,以及已吸引来自全省各地50所中小学学生走进校园的“行走的思政课”,全方位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培育思政育人研究项目。开列习近平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学校研究课题,赋予校园思政育人理论支撑,依托团队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以丰硕的成果反哺思政育人空间建设,实现物理育人空间、价值理念教育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双螺旋上升。


建好思政区块链

打造启智润心的思政板块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空间功能,将校园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夯实青年学生信仰之基。

因势开辟专项思政区域。以国家、全省、学校发展之“势”为导向,百米“思政文化街”先后推出“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等主题,60块版面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十年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对教师的殷殷嘱托、《习近平用典》引用的古语和名句等,以最直观的方式激发青年学生的思想共感、共情、共鸣。

因时创设专题思政板块。校内设置29个马克思主义读书区,每个读书区陈设80余本书籍资料,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阅读的沉浸式学习阵地;紧抓重要时间节点,创设专题教育板块,依托校庆日、宪法日、开学、毕业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因事提升专业思政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思政体验区对应学院,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优势,着重开展大学生网络文明情景宣讲、世界戏剧日、书法小品展等活动,以专业文化赋能青年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助推文明校园建设。
图片

静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空间


促进资源云整合

孵化成风化人的思政精品

强化系统观念,统筹“三支队伍”、内外资源、研究评价,推动文化育人提能增效。

主题讲述,引领思政育人。2023年8月,学校完成了“一街八区”思政现场教学设计,将其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学计划,12名教师承担的现场教学工作全面启动,实现全校2.4万名学生全覆盖;授课教师合作共研全覆盖,聘任戏剧与影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的专任教师、辅导员担任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讲好文化故事,传递育人力量。

点题创建,完善思政育人。紧盯培育时代新人命题,引导学生实地体验,讨论提升,推动价值塑造、实践育人和朋辈引领有机结合,系列体验分享课程助力学校“大思政课”现场教学课程开发;开展杰出校友、身边典型模范事迹分享,现已推出“校友思享会”“科学家精神思享会”,有效激发新时代青年的个人成长力量。

命题研究,提升思政育人。研思并行,及时总结现场教学经验,形成体验式思政现场教育的独有特色;支持鼓励授课教师开展思政课题申报,以科研之力实现文化育人新突破;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对思政育人效能的检测、对学生知识和方法应用迁移能力的考评。
图片

2023年6月9日,志愿服务精神思政教育体验区思政课授课现场


发挥党建驱动力

夯实思政育人的组织保障

将思政育人纳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二级党组织牵头抓总,党支部具体实施,用“一核引领”兜住“千头万绪”,为推进思政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夯实思政育人体制机制。各体验区由二级党组织牵头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功能,推动建设精准高效;强化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聚焦组织覆盖和思政街区建设工作覆盖的有形有效目标,实现多元主体间良性互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整合功能及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支部带动,织密思政育人责任链条。以各文化体验区为单元,建立功能党小组,加强体验区运营团队的理论武装、政治引领、组织建设;以发展较为成熟的党小组为基础,成立党支部,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党小组、党支部互学互鉴,以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助推思政体验区建设工作质量提升。

品牌辐射,产出思政育人系列成果。强化对“236爱心社”品牌、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党支部等全国样板支部、教育部思政精品项目的建设过程宣介、建设经验凝练,加强党支部、党小组间的学习交流互促,运用现有体验区的辐射示范因子及因子模型,挖掘更多的校内思政育人元素,助推打造学校全域思政育人空间。
图片
光影斑驳中的马克思主义读书区

聚焦育人新样态

强化立德树人的多维实效

体验区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纵向贯通构建思政育人全链条。2023年8月起,学校将思政课堂搬到思政体验区,以“讲述+体验+分享”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做好课程思政;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学工组长、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等思政工作队伍通过参与体验区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做好岗位思政工作;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工作”协同育人全链条为载体,不断强化大思政的全员参与意识。

精准破解思政育人重点难点痛点。解决思政育人方式单一问题,变理论灌输为讲述体验,形式更为灵活,变室内课堂为空间参观,学习区域更为多样,融身边人身边事于深刻理论学理,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解决受教育主体参与性不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入思政学习活动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解决“大思政课”闭环不实的问题,一是在思政教育体验区增加了中小学教育模块,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二是延伸拓展课堂教学,通过体验的方式巩固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激发深层次情感。

全域覆盖打造思政育人新样态。思政体验区分布于教学、办公、生活区域,凡所到之处,随处可见;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漫步思政文化街、行走于师德师风长廊,随时接受思政浸润;通过时空全覆盖,推动思政“生活化”,实现教育“在身边”,打造时时处处育人新样态。

目前,体验式“思政街区”已成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育人的一大亮点和品牌,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以体验区思政育人为关键建设指标的研究项目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立项。

2024年3月,体验区已开始第二轮授课,现场授课累计覆盖人数达7600余人;接受校内外参观研学50余次。体验区工作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2023年12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构建全新服务体系 山西师大:打造“三位一体”育人“暖”生态》为题深度报道体验区事迹。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