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杨的传说
在革命老区武乡县王家峪村,有一棵奇特而挺拔的白杨树。
凡来这里参观八路军总部旧址旅游景区的人们,总要到这株朱德总司令亲手栽植的白杨树下留个影,特别是要在树下转一转,细心地捡几枝被风吹落下来的小树枝,带回去作为永久的珍藏和纪念。你知道这些小树枝儿有什么奥妙吗?原来,当你捡一枝小树枝,沿着树枝的横纹轻轻地掰开,在树枝的断面就出现会一个非常清晰的红色“五星”图案,端端正正,就像解放军的五星帽徽一样。人们都称之为——“红星杨”。
关于这棵白杨树中的“红星",还有一段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根据国共合作协议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走上了抗日战场,朱德总司令亲自率领八路军总部转战太行,指挥华北军民对日作战。面对强大的日军,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望风披靡,而我八路军在武器低劣、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出师以后,先后在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等地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接着八路军分兵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创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冀中、冀南等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这个名字,在根据地老百姓心中有了很高的威望。特别是朱德总司令,民间传的更为神奇,老百姓们都说,朱总司令是天上的武曲星下界,他的掌心长着一颗常胜痣,每当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打仗的时候,只要朱总司令一挥手,八路军便无往而不胜。朱总司令的掌心长没长着常胜痣,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打仗那可真是常胜的。
1939年到1940年,八路军总部转战驻扎在了太行山腹地的王家峪村。当时,不仅日寇常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而且国民党政府也停止了给八路军的供给,并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我根据地处于日、伪、顽联合进攻的严重关头,根据地军民生活极其艰苦。就在这个时期,朱总司令坚定不移地带领敌后军民,坚持“前门打虎,后门拒狼",一面自卫反击,一面开展生产自救。朱总司令和广大战士们一样吃着野菜糊糊粥,穿着自织自染的土布衣裳,他们一边打仗,一边开荒种田。1940年清明节,总部机关和作战部队的战士们在蟠龙至下合村一线,开展了轰轰烈的植树运动,朱总司令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劳动,他来到王家峪的寨湾,手拿镢头,挖坑植树。此时此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过几天他就要离开生活战斗了两年半时间的太行山,准备到重庆与蒋介石就两军磨擦问题进行谈判,他想起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滥望玉门关。黄沙历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行将会是何结局?他心中难以预料,想到这里,他决定在此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于是把他珍藏了两年半的一颗红星拿出来,埋在树种的根下。
你知道,这颗红星是哪里来的吗? 那是他在红军时期头上的帽徽。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此时所有的红军战士都必须脱掉红军衣裳,换上国民党的服装。对于换装,曾有一大批干部战士想不通,都说:“国民党白狗子同我们打了十年仗,杀害了我们多少同志,可是打来打去,打得我们也要当白狗子了。要让我们去戴青天白日的帽徽,还不如回老家打游击去!”面对此情此景,朱总司令何尝不这样想,可是这是抗日的需要,是革命的需要,是统一战线的需要,他深情地对战士们说:“我们要抗日,要革命,不在乎穿什么服装,今天我们穿上白军的衣服,照样还是红军的思想,就好比一颗西瓜,它的皮虽然是绿的,但瓜瓤却是红的,就让我们把这颗‘红星’珍藏起来吧。”说着他首先把自己的帽徽摘了下来,装在了贴胸的口袋里。在朱总司令的带动下,许多红军干部战士都把自己的红星珍藏起来。今天,朱总司令为了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就把这颗红星埋在了树的根部,永远地埋在了太行山上。
朱总司令于4月19日启程,先到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取得预期效果,因而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变行程经西安回到延安。此后,朱总司令就在延安与毛泽东主席一起领导抗战,再没有能来太行山生活战斗。朱总司令亲手栽下的这棵白杨树,真的成了他在太行山留下的一个永恒的纪念。
当地的老百姓经常来给它浇水、除草,这棵白杨树,很快就长得枝繁叶茂。
不久,人们突然有了一个奇特的发现,就在这棵树的树枝中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于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在老区流传开来,人们都说朱总司令是天上星宿下界,因为他是神人,所以他把自己的帽徽埋在树根下,红星就长在了树枝中。
从此,这棵由朱德总司令亲手栽下的白杨树,成了老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