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精神内涵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形成了伟大的太行精神。
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强调:“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全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是太行精神的根本。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前线,挺进太行山,在华北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点燃了太行之巅的抗日烽火,为太行精神的孕育播下了信念火种。太行军民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积小胜为大胜,将敌后游击战的熊熊大火燃遍了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整个华北大地,唤醒了千千万万爱国民众,凝聚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力量。
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太行精神的本质特征。在抗战中,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为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提供了根本保证。太行军民共同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特别是太行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实现了军力民力的完美结合,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太行精神的精髓。几千年来,关于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太行神话传说,就集中表现了太行人民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体现了太行人民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文化根脉和渊源。不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不论历经怎样的风雨,太行儿女从来都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在抗战中,太行军民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奋起抵抗,以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太行精神的底色。面对物质条件匮乏、自然环境恶劣、斗争形势严峻的艰难处境,太行军民从不退缩,始终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始终以革命乐观主义对待困境,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克服困难,一边战斗一边生产,不仅解决了战时物质的匮乏,更锻造出了太行军民勇于奉献、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全民族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