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脱贫攻坚精神 | 工作案例 | 攻坚克难 玉汝于成 脱贫攻坚展现使命担当

攻坚克难 玉汝于成 脱贫攻坚展现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1-11-09 14:32:59

在116年办学进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一直情系乡土,将爱国奋斗、科学报国作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中国人摆脱贫困之梦不遗余力。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农大师勇担援疆、援藏以及湘西武陵山区和黄淮海平原贫困农村的扶贫任务,勠力同心、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师生接力奋斗、尽锐出战,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以农大人特有的质朴与坚韧扎根祖国大地,彰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心,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2017年—2019年,我校李小云、张福锁和杨宁连续三年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学校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2019年,我校农学院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两项奖励。

一、精准帮扶,开创高校参与驻村扶贫新模式

学校注重发挥扶贫专家的整体优势,用心研究深度性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创新高校参与驻村扶贫模式,把智识的种子散播在偏僻贫困的乡村,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打造全国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的经典案例。在云南河边村,李小云教授与贫困农民共同生活,在扶贫“最后一公里”开展实践创新,摸索出以主导产业拉高贫困人员收入为特点、以复合型产业为核心的深度贫困综合治理模式,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生活、村庄社会治理等方面改变了这个绝对贫困试点村的面貌,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和驻村帮扶的经典案例,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赞赏,得到《新闻联播》在内的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密切关注和广泛报道。在河北桑岗村,师生积极开展“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贫困小农户构建“巢状市场”理念,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村民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在豫西宝乡村,积极打造以传统文化资源+生态农业导向+合作组织支撑的一体化乡村建设体系,探索出可持续性的扶贫新模式。

围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献言献策。师生们承续和发扬农大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以社会实践为理论依据,积极开展贫困理论、脱贫综合模式和产业规划等研究,为政府的精准脱贫方略提供决策支持,为地方参与脱贫攻坚提供咨询服务。其中,孙其信校长和李小云、林万龙、左停、叶敬忠、唐丽霞等教授关于扶贫的多篇政策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学校多学科专家学者对世界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着农大力量。

二、同心同向,书写定点扶贫“高校样本”

在定点扶贫云南的道路上,打造了深层次、立体式、全方位扶贫工作模式,书写了定点扶贫的“高校样本”。

依托建设平台激发内生动力。学校按照“镇康之所需、农大之所能”,以“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为原则,协调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并依托“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 “教授服务团”等平台,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挂职干部选派、公益捐赠等工作,激发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点对点实打实地做好定点扶贫工作,被当地称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培养“一懂两爱”农业队伍。学校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总体思路,高举党建扶贫一面大旗,选择优先帮扶木场乡和忙丙乡这两个镇康最贫困的乡镇做试点示范,建设“教授服务团/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服务团”三个平台,提升发展马鞍山普洱茶、冬桃、中草药、野山茶四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扶贫“1234”模式,激发了基层党员群众内生动力,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党员群众,带动了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高效助力农民增收,给临沧全市人民、镇康全县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形成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张福锁院士带领团队落户镇康县木场乡,针对木场乡冬桃、蜜橘等产业的生产问题,推广示范新技术,传播新理念,进行点对点、人对人的精准扶贫,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新模式。截止当前,张福锁团队已在全国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覆盖45种作物产业,示范面积上千万亩,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推广应用技术5.6亿亩,实现增产增收和环境保护共赢,为脱贫增收、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成果支撑,铸造新时期科技扶贫之剑

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全校师生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把农业科技“硬核”实力转化为送科技、助产业、战贫瘠、拔穷根“改天换地”的责任担当。

留住石羊河的每一滴水。学校注重以深厚的红色基因引领激励师生勇担强农兴农使命,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康绍忠院士团队多年如一日扎根在教学科研最前沿和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第一线,打造出以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甘肃石羊河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综合实验站,潜心开展植物高效用水机制、水资源持续利用、水环境整治等技术的研究工作,传承了“不畏艰辛、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石羊河精神,成为培养“知农爱农 强农兴农”优秀农业人才的摇篮。石羊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复现了“水草茂盛、碧波荡漾、野鸭成群、百鸟飞翔”的壮美景观。

开创养鸡产业扶贫新模式。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带领体系岗位专家和站长积极投身扶贫工作第一线,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秉承“精准扶贫、品种先导、技术集成、体系支撑”的指导思想,成功培育出“农大3号”“农大5号”节粮型蛋鸡等8个国家级新品种,这些品种作为现代育种技术的结晶和载体被引入到扶贫的第一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还带领团队针对大别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资源特点、产业特色等,为各地产业扶贫“开方抓药”,帮助金寨县、霍邱县等贫困县脱贫致富。同时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保障“金鸡产业扶贫计划”顺利实施,带动5万名贫困人口增收,开创了养鸡产业扶贫新模式,助力4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四、力学笃行,引领全国农科学子共担时代重任

学校在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育人与服务相结合,教育引领广大学生学以致用、行以践言,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服务脱贫攻坚和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

倡导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201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积极倡议下,全国43家高校的农学院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形成了一个聚焦全国贫困县脱贫摘帽、助力扶贫攻坚为主要目标的农业高校联合体。自联盟成立以来,全国农科院校累计组建小队1200余支,奔赴全国1010个贫困村开展调研,共组织1290余名指导教师、13000余名农科学子参与联合实践行动,深入扶贫第一线,助力精准扶贫。《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 助力精准扶贫》丛书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彰显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

构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高校范式。学校农学院以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通过办学机制创新,聚焦精准扶贫,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理论与实践结合、老师与学生携合、学校与地方联合”的“三带三合”模式,培养知农爱农人才,倾心助力脱贫攻坚。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面向时代需求设立精准扶贫研究生专项、吴桥1+3农业硕士专项、本硕混编中国乡村振兴和种业菁英班,探索精准扶贫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持续提供资源和动力。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灵丘县开辟有机旱作助贫道路与模式,开创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品牌,助力灵丘实现脱贫摘帽。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