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革命精神系列专栏 | 脱贫攻坚精神 | 革命精神小故事 | 杨宁:扶贫路上金鸡鸣 科技创新百姓兴

杨宁:扶贫路上金鸡鸣 科技创新百姓兴

发布时间:2021-11-05 10:35:07


“金沙江流域山体落差特别大,河谷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山顶足足四千米,村民就生活在那里!”

“从孵出小鸡到产蛋接近5个月,期间农民没有收益怎么办?解决问题‘裤腿得粘泥’,要冲着地方实际问题去!”

……

多年来,他帮扶贫困群众真心相付,带领和影响了一批专家、站长走进贫困地区,从提供品种资源到开展技术服务,从引入企业到传授技能,和当地乡亲一道脱贫攻坚;

他面对产业困境忧心如惔,以解决地方实际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发挥优势、创新思路开展科研攻关,利用科技成果服务产业,为国家扶贫工作贡献力量;

他坚持科研育人初心不改,始终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助力脱贫,通过言传身教培育人才,影响一批批青年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现世界家禽学会(WPSA)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的杨宁,在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研究30余年间,为我国家禽育种和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并在国际家禽科技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蛋筐子从“捡不满”到“装不下”,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帮助贫困户搞养殖,要从源头出发,把社会化科技化的东西引进去。”这是杨宁开展精准扶贫的出发点。

针对贫困地区普遍人均土地少、饲料资源不足的具体问题,杨宁及其团队专家聚焦饲料高效转化利用的目标,培育出“农大3号”和“农大5号”节粮小型蛋鸡新品种。

“过程特别长,从遗传素材、杂交开始应用,到成系培育,再经过审定,历经14年。”回忆起研发经历,杨宁历历在目。

就这样从源头出发,村民的养殖品种有了变化,收益大幅提升。

固始县,地处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是河南第一人口、农业、劳务大县,曾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节粮型蛋鸡在这里得到快速推广。


杨宁(右)与“农大3号”养殖户交谈

“算账要算经济账。”杨宁介绍,节粮型蛋鸡体型小,饲料转化率高,全期饲料成本投入少,每产1斤鸡蛋比普通蛋鸡少消耗饲料3—4两,养1只节粮型蛋鸡可多挣近 10 元。

村民刘瑞华就从中尝到了甜头。自1996年开始养鸡,经验攒下不少,鸡蛋产量却不增。2015年,刘瑞华率先饲养农大节粮型蛋鸡,从4000只起步,短短3年养殖数扩大了3倍,获利30多万元。刘瑞华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蛋筐子从“捡不满”到“装不下”,实实在在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村民们动了心,纷纷改进品种脱贫脱困。

在脱贫攻坚中,农大系列节粮型蛋鸡养殖已在当地由点到面,三年多时间推广了139.65万只,成为当地农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自2016 年以来,节粮型蛋鸡在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贫困地区陆续推广养殖501.35 万只,帮助村民增收6016.2 万元。

“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杨宁用一句谚语阐述自己在脱贫攻坚中的又一个理念,那就是组织化力量的重要性。

“不能一户户分散开来,要有一个体系支撑做产业扶贫。”杨宁表示,贫困山区的群众需要与社会主流产业有机连接。


杨宁首席(前排左三)主持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金鸡扶贫项目推进会

通过近3年的探索,“金鸡产业扶贫计划”应运而生。技术体系以龙头企业德青源为主体,以贫困户资源为生产基地,结合政府扶贫政策,共创蛋鸡产业扶贫新模式,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杨宁发挥体系技术优势,带领团队分析研究贫困地区资源和特点,因地制宜,“把脉开方”,设计适合的饲养工艺,集成整合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使产业扶贫基地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4年间,19个项目分别在甘肃天祝、陕西山阳、山西石楼等地开枝散叶,帮助5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在加快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中,杨宁与峪口禽业公司一起推动的在贫困县建立以品种为核心“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同样成果显著。模式依托种鸡产业发展项目,聚合当地政府、银行、农民合作社、食品集团和禽业龙头企业多方优势资源,让贫困人口享受综合收益,真正实现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目前该模式已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大名、行唐相继开展。

“外国培育品种占比超过70%!”

“鸡已经驯化了上万年,这是三星堆铜鸡摆件。”

“这是留学生送给我的阿拉伯小鸡摆件,是不是很有当地特色?”

……

在杨宁办公室的书柜中,摆放着大大小小鸡形象的各类手工艺品近百件。他对每一件工艺品的来龙去脉熟记于心,并向记者一一讲解,而这也恰能从侧面反映出杨宁对于本专业发自内心的热爱。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化养禽业快速发展,城市周边建起了一些养殖基地,但学科建设还是相对落后,科研条件依旧艰辛。

90年代初期,禽业养殖走向改革开放,由于没有太多限制,国外培育的品种都会到中国来“扫荡”一遍,国产品种受到巨大冲击。

“外国品种占比超过70%!”如今回忆起当时的禽业养殖环境,杨宁还是忍不住揪心。正因如此,杨宁立志要培育出中国自己的优质高产蛋鸡、肉鸡品种,实现我国养鸡品种自主化,这也成为他科学研究的主线。

杨宁与北农大集团公司合作,将节粮型蛋鸡推广至12省区68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多年不断选育研发京红京粉系列高产蛋鸡和WOD168 肉鸡,先后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其中京红京粉系列蛋鸡是目前我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高产蛋鸡品种,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WOD168肉鸡新品种优势突出,成为小型白羽肉鸡产业第一个国家审定品种。


杨宁教授(右)测定蛋重

不仅如此,杨宁还特别重视发掘、利用和保护当地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特色。他和团队曾多次远赴西藏尼木、达孜、林芝等地实地考察和开展具体工作,确立了藏鸡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显著提高了藏鸡的产蛋性能。在他们的指导下,尼木县藏鸡原产地建设了藏鸡资源保种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资源保护场。地方政府和百姓说,有了专家团队,知道朝哪儿干,知道怎么干,解决了藏鸡产业发展中的大困难。尼木县党委曾特别致信感谢杨宁首席及体系专家在藏鸡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为藏鸡产业创新发展、升级转型、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科技扶贫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对贫困群众负责”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科技。

针对科技扶贫的重要性,杨宁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将科技创新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发展现代禽业养殖,得益于分子育种技术的进步,还包括疫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销售等整个链条技术的进步。传统农业要依靠科技,向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向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杨宁教授推广蛋鸡立体养殖模式

如何做好科技扶贫?“接地气”是杨宁提到次数最多的三个字。“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科技扶贫要‘接地气’,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要用成熟的技术为贫困地区带来实际效益,这是对贫困群众负责。”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除了作为科研工作者,杨宁同时也是一名教师。对此,杨宁表示,“农大的校训我一直铭记于心,同时也是我们对总书记殷切嘱托的承诺。解民生之多艰,要求农业科技就得去帮助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困难的地区和人群,我们要提供好的技术和产品让他们有抓手、有盼头。育天下之英才,要求我们在学生培养上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将近30年的教书育人,杨宁指导过80多名研究生,其中42人取得博士学位。毕业生们大部分从事着与畜牧产业技术相关的工作,其中不少人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成为了一线实践的新生代力量。


杨宁教授(左二)与袁经纬博士(左一)在尼木藏鸡保种基地

“正是杨老师的鼓励,我开始关注地方品种资源产业化,用学到的专业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藏鸡的开发利用与脱贫事业贡献力量。杨老师对行业深刻的洞察力、对工作的热忱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90后”博士袁经纬深受导师杨宁工作精神的感染,毕业后毅然选择前往西藏,投身藏鸡保种育种工作,把青春奉献在国家扶贫一线。

科技扶贫、匠心育人是杨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初心,这颗赤诚之心必将幻化成风,带动影响更多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王涛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