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虞 强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新中国初期,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新时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与历史教育相结合、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考察;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7)07-0079-004
新中国初期(1949—1956年),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P3)的要求,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加快对新社会、新国家、新制度的政治认同,为新中国建设发挥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一、新中国初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
紧迫性与重要性
1.新中国迫切需要培养“全心全意忠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国家建设人才
新中国初期“全国有高等学校二百零五所,学生十一万七千人”,[1](P10)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专业设置及师生的价值观念等不能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快培养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忠实于祖国和人民事业,掌握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成为新中国初期高等学校的紧迫任务。1950年6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明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1](P19)1951年中华全国学生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决议指出,“现在中国学生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同学中努力普及与加深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团结全国同学,在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1](P44)1952年教育部党组提出进一步在高校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加强政治领导。
2.新中国初期改造青年学生旧思想迫切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950年6月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如果不是封建地主或资产阶级的子弟,是很少有机会受大学教育的。即使在今天,大学学生的成份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2](P16)据1952年苏北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工作汇报,当时“全校482名学生中,男367人,女115人,学生按籍贯分来自16个省市,学生成分大部分为工商业及地主家庭的子弟。”[3](P198)来自封建地主或资产阶级的子弟,有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封建、买办及资本主义思想。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他们既对新中国的建立和民族振兴充满憧憬向往,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对共产党能否治理好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是否适合中国持怀疑态度。因此,党和政府接收改造旧高校的迫切任务就是改造旧思想,通过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新社会、新国家、新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二、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
1.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设前提
新中国初期,党中央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周恩来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首先就要向工农开门,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2](P18)
第一,实施向工农倾斜的招生政策及人民助学金制度。针对除老解放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各级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还是中农以上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上的子女;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工农大众及其子女基本上还被关在学校门外”[4]的现状,党和政府着力增加工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人民助学金、实行干部教育班、业余教育、工农速成学校等多种教育途径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到高等教育”。[5](P195)1950年5月,《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明确本年招生对3年以上工龄的产业工人、革命干部、革命军人以及兄弟民族学生、华侨学生从宽录取,并要求各高校招生录取名额中对曾长期从事革命工作的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及产业工人要达到一定的比例。1952年7月,全国高校公费制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高校学生全部给予人民助学金,解决了工农子女上大学的经济问题。新中国成立3年来,“所有教育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高等学校学生中,工农成分已达到20%以上。这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现象”。 [6]
第二,接管改造旧高校,创办新型大学。对于接管的公立大学,废除了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思想教育。对接受美国津贴的高等学校,中央决定“采取登记和接办办法,使其做到与美帝完全脱离关系”并“展开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7](P436)同时,党和政府积极创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大学,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成分,主要是干部和产业工人。现有本科学生1519人,专修科学生1138人,文化补习班273人,共计2930人;其中干部和工人约占72%,政治质量好,文化水平较低”。[5](P174)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后将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使其成为高等学校的预备班。通过接管、改造及创办,与新中国建设需要相符合的高等教育体系迅速建构。
第三,加大投入,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不能适应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以1952年为例,“按照原有工科院校的招生规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只能向国家输送4~5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所需要人才的25%”。[8]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九五〇—一九五二),我国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49%”;[1](P71)“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59%”,[1](P209)在教育投资内部,高等教育的比重也是逐步增加,1952—1957年所占比重分别为15.64%、17.73%、21.21%、21.38%、22.4%、21.57%。[9](P34)1952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学生19.4万,比1950年的13.8万余人增加了40%。1953—1954学年在校学生21.6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11%,而1954年达25.5万余人,又比1953年增加18%。1957年的在校学生数达到44.1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1947年)的15.5万人超过28.6万人,即增加1.8倍,比1949年的11.7万人超过32.4万人,即增加2.7倍。[10](P80)
2.初步形成适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新中国初期,高校逐步形成了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第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学生对新中国朴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1950年8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指出,“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1](P24)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2年10月,教育部对全国高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同必修课等做了系统详尽的规定,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1956年9月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规定了“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门政治理论课的高低两种教学时数。[1](P178)新中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展开”、“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11]的特点。
第二,建立时事学习制度,提高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觉性。1951年,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教育部规定各院校设立时事学习讲座,成立时事学习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推动时事学习。中共领导人率先垂范,亲自到高校作报告,并要求各级党的领导到高校去进行时事政策教育。通过时事学习,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对国情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增强了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时事学习制度成为加强大学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发展成为如今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第三,注重道德教育,为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新中国初期,少数学生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纪律松弛,甚至走上了腐化堕落的道路。1954年11月到1955年9月,团中央在除西藏外的全国135个大中城市先后开展了“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955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工作的总结报告》,指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阶级斗争来进行……逐步培养青年具有工人阶级的立场和思想,成为对敌人无限憎恨、对劳动人民和共产党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战士”。[7](P320)通过普遍的道德教育,促进了青年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养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结合政治运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活力源泉
“新中国成立之初,整个社会处于大变革之中,各种社会斗争激烈、尖锐而复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斗争的实践,成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1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中,都活跃着青年大学生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身影。
第一,组织大学生参加土改,增强大学生对新国家、新制度的理解和认同。1950年6月,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政法各系学生八百人,根据教育部指示,分赴西北、中南、西南参加了半年土地改革工作。[1](P49)广大学生通过土改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认同,澄清了错误的阶级观点;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和信任,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第二,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1950年12月,教育部指出学校要有计划地进行以抗美援朝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与事实两方面认清美帝的真相,更加仇视、鄙视、藐视美帝,鼓舞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13](P65-66)全国高校迅速掀起了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学习热潮,“广大师生还走向社会、深入工厂、农村展开宣传活动。京津两地百分之八十学生参加了宣传活动”。[1](P29)高校以基层班组为单位,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强调“学生们要以爱国的热情学好功课,教师们要改进教学,将抗美援朝爱国主义的教育贯穿到各种课程中去,[27](P39)把爱国热情引导到日常活动中。
第三,结合“三反”、“五反”运动开展思想改造,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新中国初期,各高校将“三反”、“五反”运动的学习同思想改造运动结合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针对资产阶级以及腐蚀思想的斗争。运动以自我批评为主,辅以师生间相互热忱帮助,通过听报告、读文件、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清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划清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思想界限,批判了资产阶级剥削人民、唯利是图的思想,开始树立劳动光荣,为工农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四,注重劳动生产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观点。高校注重利用生产劳动实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54年5月《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实习暂行规程》指出生产实习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巩固专业知识,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意识。广大学生通过广泛接触劳动人民,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增强了劳动观念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树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认清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思想。
三、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积累的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初期,高校通过新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的热爱上。高校应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爱什么国”的问题,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的内涵,坚持把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统一起来,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日益发扬光大。
2.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初期,青年学生在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与劳动实践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高校应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实践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关注祖国和民族命运、实现报国理想的有效途径,引领他们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3.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初期,高校通过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激发其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事业的豪情壮志。新时期高校应坚持通过相互衔接、系统推进的历史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4.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初期,高校坚持立足国情,加强国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知国情,关注国家前途命运,提升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觉性。新时期,高校应注重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积累资源,深入推进国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成长成才建立在对祖国的准确了解和自身的正确定位上来,坚持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身的完善的有机结合,将“个人梦”的实现融汇在“中国梦”实现的伟大征程中。
5.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初期,高校通过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了浓厚的爱国氛围,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实践。新时期,教育的形式载体更加多元、开放,高校应在坚持主渠道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等各类平台载体,创新教育形式,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芮鸿岩.新中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钱俊瑞.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J].人民教育,1950,(1).
[5] 刘颖.除旧布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高等教育的接管与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 马叙伦.三年来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成就[N].人民日报,1952-09-24(2).
[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 刘茗,王鑫.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
[9]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0]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1] 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12] 冯刚,刘玉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经验[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13] 谈松华.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