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抹黑中国支援”背后的反华套路
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37392.html
中国政府开展援助行动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在扩大医疗物资出口,尽可能满足全球需要。然而一些外媒却借上述质量争议,炒作中企在挖掘“危机化商机”,将“疫情变财源”。“美国之音”援引北京一家贸易中介公司的说法称,有意购买医疗防护器具的外国买家在最近一段时间明显增多,许多中国企业“看准商机,纷纷转产”。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学者沃森认为,“中国工厂选择调整国外需求,也是受到国内复工受阻时不得已的反应”。
其实,大量国内企业是在政府号召下从春节开始就扩产和转产的,用于支援湖北乃至全国各地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转产口罩、防护服的企业多数来自纺织行业,或是具有强大制造业基础的大型企业。
疫情暴发后,我国医疗物资产能快速增加,比如此前口罩日产量为2000多万只,如今已经突破1.1亿只,这背后是大量工厂夜以继日地赶工。浙江建德朝美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焰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平时工厂的医用口罩日产量约为20万至30万只,2月中旬已经提升至50万只。“机器一天开机12个小时,并且增加了近一倍员工。”林焰伟表示,公司的产能已经达到极限了,“机器工作时间再长就要坏了,我们真的是投入了所有资源”。
直至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才表示医用N95口罩总量已经基本能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但“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除N95以外的普遍口罩需求也会迅速增长”。工信部在3月4日表示,防护服的生产供应已经由十分紧缺转为能够满足需求。
林焰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公司到3月19日才完成来自政府的物资调令,开始恢复向国内外市场的供货。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企业才刚刚有余力对外出口产品。
“美国之音”还声称,中国在医疗用品方面已经构成“垄断”,加上疫情期间“囤积货物”,因此现在在对外供货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宋微对此表示,这种说法毫无道理,“这实际上是西方多年来去工业化的结果,导致制造业都聚集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还有外媒宣称一些中企“哄抬物价”,英国路透社甚至称,有将紧缺医疗器材价格上涨高达10倍的情况。对此说法,天津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李军3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现在全球医疗物资是“卖方市场”,“但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不太可能”。“我们与多家欧洲公司有医疗物资进出口业务往来,他们对全球市场的行情了如指掌。如果我们的价格给高了,他们会选择另一家合作,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商太多了。”李军介绍称,近日他们向北欧某国出口一次性医用口罩,单价为2元左右,并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价格随行就市,完全是靠走量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