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服务 | 高校思政工作资源库 | 思政精品项目案例库 | 实践育人 | 齐鲁工业大学:“行走的课堂”——“1365”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

齐鲁工业大学:“行走的课堂”——“1365”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来源:齐鲁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4-10-09 10:17:05

齐鲁工业大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1365”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项目,推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贯通、协同发力,实现实践育人制度化、特色化和实效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3年来,学校组织4万余名学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服务社会行业,在实践的“大熔炉”中筑牢思想根基。


创新实践模式,形成育人特色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内外协同,打造“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三个结合、六维赋能增效、助力五育并举”的实践育人格局。

围绕一个中心,明确实践目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按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教报国为己任”的办学理念,贯彻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促进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发展成才,让每一位同学在实践中践行真知、增长才干。

做好三个结合,锚定实践方位。一是结合国家战略确定实践主题,坚持领题调研、定题实践,采取“揭榜挂帅”制,发布重点实践调研项目。二是结合学生成长需求确定实践内容,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区分不同地域、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三是结合学生专业提升实践质效,按照“专家+思政教师+学生”组队方式,紧扣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

六维赋能增效,丰富实践内容。一是聚焦“社会实践+思想引领”,打造“青衿学堂”。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在校内,依托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多样化的思政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在校外,组建实践宣讲团,按照“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事迹、学生骨干讲故事”的维度开展分众化宣讲。二是聚焦“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点亮“青年视角”。以“访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悟民风”为重点,掌握第一手数据,以青年视角感受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政府决策、产业变革等建言献策。三是聚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践行“青春担当”。打造“工大小行星”服务队,主动向社区、组织报到,深入基层开展节能减排、扶贫济困、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四是聚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推进“青创报国”。构建“三库两化一条龙”科创项目培育机制,引导学生将调研发现的痛点作为“重点选题”,开展科技攻关,为服务地方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五是聚焦“社会实践+学生骨干培养”,助力“青优领航”。围绕“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这一核心命题,把“行走的课堂”打造成锻炼学生干部的重要载体;牵头成立省大学生骨干培训研修基地,推动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化”。六是聚焦“社会实践+成果转化”,展现“青年智慧”。通过“擂台赛”全面展示实践成果;紧抓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图片
实践队员在乡村开展调查研究


助力五育并举,夯实实践育人。一是强化德育实践,提升理论素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中广泛传播,将“从纸上学”与“在实践中学”有机结合,将“面向同学宣讲”与“动员同学面向基层宣讲”有机结合。二是强化智育实践,提升应用能力。坚持思政素养与学术思辨并重、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举,引导学生结合专业选择主题,把社会实践转化为拓展专业领域、提升应用能力的有效载体。三是强化体育实践,增强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走向一线,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为投身社会打牢身体基础。四是强化美育实践,涵养美好情趣。引导参与艺术下乡,培养“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能力。五是强化劳育实践,培养担当意识。把“行走的课堂”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推动万名大学生进社区,合理配置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引导学生在公益劳动中强化社会担当。


图片

实践队员为滨州市博兴县群众送上文艺演出

图片
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们上“行走的团课”,讲述劳动改变个人

注重育人实效,助力社会发展

2023年,学校开展“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行走的课堂”主题实践,组织14325名同学奔赴18个省市的2531个村庄和社区,围绕黄河文化的发掘与探究、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践,服务群众43958人,开展座谈会、报告会等190场,形成优质报告442篇,被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14次,被大众网等省级媒体报道31次。1支实践团队荣获国家级表彰,41名学生、20名指导教师、8支服务团队、1个实践项目荣获省级表彰,收到了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共青团菏泽市委等发来的感谢信,育人成效显著。

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益决策参考。“行走的课堂”深入一线,直面社会热点难点,努力成为政府部门决策的“服务者”。经管学部调研团撰写的《碳达峰背景下工业能源绩效的动态评价与低碳化转型路径优化——基于山东省的调研分析》报告被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为研究制定全省能耗双控方案、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提供了参考。控制学部调研团提炼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的“北京经验”,对山东省相关工作提出建议,调研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图片
实践队员沿黄河取样做黄河水质监测


助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行走的课堂”聚焦新的社会问题,为社会治理注入青春活力。政法学院调研团在实地调研黄河流域118个村后,发现数字下乡过程中存在着乡村不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所撰写的报告《流动赋能:村民参与数字乡村产业主体性提升机制研究》,探讨总结出空间同心流模式,受到多地采纳。报告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

助力行业企业新动能提升。“行走的课堂”针对产业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强化科技攻关,实现技术突破,为行业企业实现新动能提升提供助力。频哪酮调研团队,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国内频哪酮产业现有技术存在纯度低、生产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等技术缺陷,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该团队历经科研攻关,开发出频哪酮创新清洁生产技术,由4步反应缩短至2步,杂质焦油减少84%,废酸排放减少85%,产品纯度达99.5%,成功实现高品质频哪酮的进口替代。


深化资源整合,拓宽发展空间

加强方向引领,做好主题设定与价值导向。2023年开展的“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行走的课堂”项目围绕“黄河战略”精选8个题目发榜。实践团队及个人自主揭榜,深入黄河流域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资源整合与平台拓展。一是实践育人项目由校领导牵头,整合职能部门及学院资源,强化协同配合,构建育人合力。二是融合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资源,共建了一批实践育人基地,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平台。三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增强了丰富性和时效性。

加强精细管理,做好评价导引和过程把控。为克服实践育人评价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学校采取不定时调度和现场参与的形式确保调研团队“寻的准、访的深、写的好,有收获”;允许提交实践报告、学术论文、领导批示、新闻报道、口述史、访谈资料、基础数据等多种展示形式成果;在评审时从作品完整性、理论性、规范性、创新性、可行性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力克服粗放式、随意化、大呼隆的工作方式,保证了实践项目的效果与质量。

加强探索创新,做好课程设置与实践结合。紧抓第一课堂,加强课程研发,开设实践课程,“行走的课堂——新时代的黄河魂”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学生参与实践育人项目进行精准记载,重视过程呈现,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成为课程设置与实践育人结合的典型范例。


责任编辑:马静怡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