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林
张福林:川藏线上的筑路英雄
张福林,192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林宋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下,全家人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1948年秋,他的家乡刚刚解放,张福林就怀着消灭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强烈愿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炮兵战士。1950年,张福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伟大号召。川藏公路通车的时间表定在1954年。任务紧迫,来不及也不可能先勘测后施工,只有边勘测边施工。“世界屋脊”上修公路,一切都从零开始。打通雀儿山是争取1952年川藏公路雅安—昌都段通车的关键。1951年初冬,总计1.2万人的筑路大军投入雀儿山区的“攻坚战”。
“住的是5000米高度,睡的是斜坡30度,气温是零下30度,开水是沸点70度,可我们的劳动热情却到了100度!”这是当年参加打通雀儿山“战役”的老兵们都能背得出的顺口溜。而每个讲述这场“战役”的人,又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筑路英雄——张福林。
时任18军53师159团3连炮班班长的张福林及所在部队由炮兵变工兵,投入到修筑康藏(今川藏)公路的战斗,开拔到位于川藏边界、海拔5300多米的雀儿山安营扎寨。
当年开凿石方全靠钢钎打眼和放炮。张福林所在班担负爆破任务。
早一天打通雀儿山,就能早一天把公路修到西藏,这成了张福林和战士们最强烈的心愿。施工之初,只会打小炮眼,一炮只能炸石两三立方米,工程进展很慢。张福林主动到工兵团学习经验,虚心学习,苦心琢磨,反复试验兄弟部队放大炮的经验。他很快掌握了根据不同的山势、石质,打不同的炮眼,装不同药量的科学方法。第一炮装70公斤,一炮便炸掉540立方米坚硬的石头。继之又以40公斤炸药炸去470立方米,超过了标准功效260倍,创造了少见的好成绩。张福林的经验很快被推广开来,施工进度大为加快。
繁重的任务加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张福林经常头昏眼花、呕吐反胃、茶饭不思,但他强忍着,一声不吭,事事冲在前面。他脸色苍白,日渐消瘦,同志们硬把他拉到医生面前。经医生诊断,张福林患高度贫血病,不适合在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工作,医生和部队首长都让他下山休息。张福林却坚定地说:“任务这样繁重,藏族兄弟姐妹都眼巴巴地盼着我们,我怎么能下山?怎么能当逃兵?”
没有想到的是,1951年12月10日中午收工后,部队正集合吃饭,张福林发现本连三排刚打的炮眼不符合要求,顾不上吃口饭,便立即投入炮眼的纠正工作。就在这时,以前受震松动的一块大石头突然坠落,砸在了他的右腿和腰部。当同志们赶到现场时,发现他脸色苍白,陷入昏迷。
几分钟后,他慢慢苏醒过来,第一句话便是对指导员说:“我不行了,衣袋里还有些钱,请拿去帮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吧!我对不起党,再也不能为人民工作了。”指导员掏出被鲜血染红的钱,眼睛湿润。
卫生员赶来了,准备给他注射强心针,他用手推开,用沙哑的声音说:“反正我不行了,还是替国家节省一支吧!”大家把他抬上担架,他挣扎着说:“同志们,你们围着我耽误工作,赶快上工吧!藏胞在等着你们,快把公路修到拉萨。”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同志们在清理张福林的遗物时,发现了5包菜种和一个笔记本。
战友回忆说:“这是班长在离开四川时拿自己的津贴购买的菜种,他说一定要把它带到西藏,撒在高原上,让菜种在藏胞中传播,生根开花结果。”
张福林的日记里,除记载着工作情况、爆炸数据和施工总结外,还写着他的人生格言:“忘掉自己,为人民,由民兵改炮兵,由炮兵变工兵,这是党的需要,听党的话。”
张福林牺牲18天后,雀儿山段的公路修通了。通车前夕,时任18军后方部队司令员的陈明义来到雀儿山西坡张福林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我们有这样的英雄战士,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困苦!”
1952年,张福林被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党委追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追记一等功,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1953年,当时的中央交通部、西南军区授予张福林烈士“筑路英雄”称号。
张福林牺牲3年后的1954年,康藏(今川藏)公路终于通车。它历时4年时间修建,沿途翻越14座大山,横渡10多条大河,牺牲了3000多位官兵,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的历史,将古老文明带入一个新纪元。
与此同时,与康藏公路同时修建的青藏公路也于1954年实现通车。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以张福林为代表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成为中国大地上又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