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馆“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一、工作背景
绵阳市是中国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区域场馆资源十分丰富,学院将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教学优势相结合,充分挖掘场馆教育资源,创新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明确提出构建以地震纪念馆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类场馆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让场馆真正成为辐射场、信仰场、价值场、修炼场和裂变场,形成了绵阳师范学院铸魂育人的体系和特色。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绵阳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学校依托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资源优势,始终把场馆承载的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线。用抗震救灾精神铸魂育人,是绵阳师范学院的鲜明特色。
(二)深耕“两类文化”凸显特色
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场馆资源,深入挖掘以李白文化、三国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长征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王右木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厚植立德树人文化沃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强化“四项融入”协同育人
1.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抓政治引领的厚度。学校采用“场馆文化专题+内容渗透”方式,将纪念场馆教育涵育的精神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阅读一本中华文化典籍、观看一部文化方面影片、寻访一处纪念场馆、撰写一篇读(观)后感、聆听一次专题讲座。
2.融入“三个课堂”,抓政治引领的广度。将场馆教育融入第一课堂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让师生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接受教育,同时,用丰富的素材和研究成果开展教育。
3.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抓政治引领的深度。学校将场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携手纪念场馆常年开展“双走进”“双研究”活动,每年举办系列讲坛和专题活动近100场,参与师生46000余人次。同时,将抗震救灾精神、李白文化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建有展陈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四川民俗展览馆。
4.融入各项考评机制,抓政治引领的效度。学校将接受场馆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纳入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教师培训考评;以首批40门“课程思政”为试点,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实行“走进一个专业领域场馆”“传承一种文化”的“一场馆一文化”分类考评机制;将二级学院与校内外文化场馆共建专业场馆纳入年终考评。
三、主要成效
(一)馆校协同育人研究反哺教学
在馆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调研报告3000多篇,整理教学案例300余个,汇编教师社会实践文集8本,出版成果集5套,还有不计其数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珍贵、详实的第一手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思政课程”“省级一流课程”。
(二)师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实践,学校文化类社团逐年增加,文化讲坛品牌形成,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活”了起来,师生对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情况满意度高,四个自信得以增强,传习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蔚然成风,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丰硕
学校依托校内外场馆,每年发布课题百余项,引导师生开展课题研究400余项,形成了科研普及、文化传习、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孕育出《李白与巴蜀资料汇编》《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十卷本)《王右木烈士的民间口述史研究》等一批高水平成果。
四、经验启示
将四川本土场馆优势资源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解决高校文化育人的资源相对分散、单一问题,使课堂主渠道的理论教育落地落实,使专业课的文化育人功能做足做细,为教师和干部队伍的培训注入文化元素,逐步完善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实现场馆宣教功能和高校思政教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