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生——红旗渠的特种兵
红旗渠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而红旗渠除险队的故事尤为曲折动听。因为除险队,是建设红旗渠的特种兵,他们进行的是一种为了保障民工施工安全,避免伤亡事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战斗”,是修建红旗渠的开路先锋。
(图一:红旗渠纪念碑)
王天生,石板岩镇上坪村人。许是因为出生在干旱缺水的深山区,他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是一名除险队队员,曾因兴修水利贡献突出,在1959年林县第一期水利英模会上被评为模范,
(图二:除险队列队整齐前往目的地)
在1965年庆祝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上被评为模范,在1966年庆祝红旗渠一、二、三干渠竣工通水典礼上被评为红旗渠特等模范。这位除险英雄为了修渠引水,一辈子和大山相伴,把一生都献给了大山,成为了一名太行山上的“特种兵”。
王天生出生在贫穷苦寒的农家。为了生存,他从小就跟着叔叔学着下崭掏五灵脂、烧柏炭、练柏油,卖些零碎挣钱养家糊口。苦难的岁月磨练了他不怕苦、不怕难的坚强意志,炼就了他“飞绳下崭”的好武艺。
(图三:红旗渠修渠现场)
1958年4月,修建南谷洞水库的军号吹响。南谷洞水库需要建设一座堆石坝,用石量巨大,可采石爆破后的险石、活石却成了工程推进亟待解决的难题。指挥部研究决定组建一支专业爆破除险队。王天生一听说要修建南谷洞水库,情绪十分激动,要求马上加入除险队。在王天生的带动下,车佛沟长参地自然村的张怀昌,马安脑大队手扒岩自然村的贾永伏、李运成、李江林四位青年,也纷纷要求参加爆破除险队。他们表示:“王天生会飞绳下崭,我们也会!”他们五人后来被人们称为“太行五猴”。
(图四:“太行五猴”在悬崖边凿石修渠)
有了“太行五猴”助力,爆破除险队如虎添翼,队员们纷纷要求拜王天生等五位青年为师。第一次下崭时,王天生带着十几名队员来到烟囱崭顶,选好下崭方位,叫一位队员砍了三根木棍,各长一米左右,用斧头砍尖,直径约五六公分。王天生边干边给他们讲,把三根木桩呈等边三角形用大锤砸下,露出三四十公分,这叫打桩。
(图五:王天生为队员讲解如何打桩)
王天生虽是个粗人,但是粗中有细。他带上绳套,结好护心疙瘩,把大绳绑在身上准备下崭前,转身给大家讲道:“大绳下边要放些杂草,这样绳子不易磨断,大绳在石棱上硬磨是有危险的。”“下崭有口令,呜儿—这是叫崭上的人放绳。这口令有停有放,没有什么讲究,都是各自约定,崭上崭下各自理解明白就行。”
(图六:队员们挂在悬崖峭壁上凿石)
(图七:王天生飞绳下崭 )
只见他来了一个飞身跳崭,像雄鹰一样空中展翅,时而又像壁虎一样伏在悬崖,飘荡自如,身轻如燕,成功除下了一块又一块险石。
王天生掏五灵脂练就的武艺,在修建红旗渠工地上有了用武之地。他是老师,又是参谋,更是一员虎将。好师傅带出好徒弟,在王天生的指导和帮助下,除险队成了战斗队。除险队员们不畏艰险,英勇善战,成为了工地上的开路先锋。
(图八:正在修渠的村民们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王天生和除险队员们用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一一诠释,“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红旗渠开渠典礼上,奔涌而来的红旗渠水,展示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我们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
(图九、十:红旗渠开渠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