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思考 | 从“划水班长”到“有为青年”——一则运用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引导...

从“划水班长”到“有为青年”——一则运用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引导“躺平式”班干部的案例

作者:中国计量大学 章子铭 胡立兴 董雨杭 发布时间:2024-12-17 09:27:24

案例综述


小L,00后,中共预备党员,曾以优异成绩入读大学并担任班长一职,初期以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班级工作。然而,进入大三后,他对班级事务态度冷淡,转发消息不及时、活动参与不积极、缺乏和班主任及同学的主动沟通,表现出一种“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对集体和个人荣誉不再重视。


辅导员在得知此情况后,迅速展开调查,发现类似现象在高年级中较为普遍。随后,辅导员与小L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小L坦言,大学初期他对班级工作充满热情,但时常遭遇超预期的挑战,屡次承担不必要的责任。目前个人对现有荣誉已满足,缺乏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加之其他班委的消极态度,小L也选择了“佛系”应对,旨在“平稳划水”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避免“多做多错”的困境。


案例分析


(一)问题定性

该案例是典型的学生干部“躺平”现象,表面上反映了学生干部责任担当意识薄弱,对学生干部的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清的问题。


从深层次来看,折射出来的是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困境,往往由于学生思想认识不够,由内而外引发的“躺平”现象,属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范畴。


本案例中,小L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学生干部能力欠缺,自身责任意识薄弱。

2.班级工作动力不足,学生干部培养成长环境缺失。


(二)归因分析

小L的行为背后反映了学生提升管理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寻找自我归属等需求。辅导员在充分研判后,认识到此类躺平行为是学生的自我决定行为,必须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切入,让学生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因此运用心理学中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理论——基本心理需求理论,帮助小L建立工作的动机,纠正思想偏差,改变“躺平”行为。


(三)解决思路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性,认为自我决定行为是个体基于对个人需求和环境信息的深入理解,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其核心是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胜任和归属感的满足,它们是促进个体人格及认知结构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本案例中,小L的“躺平”行为正是自我决定行为的一种体现。由于他自我价值定位模糊、管理班级能力不足以及容错纠错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他在自主、胜任和归属感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了消极应对的想法。为破解这一困境,核心在于满足小L的这三大心理需求。

图片


(四)具体措施

1.资源配套,消除束缚感。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级的需求,辅导员与小L约定,在完成班级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允许其在合理范围内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开展相应的特色班级活动,或是组织跨学院跨校的交流。增加试错容错机制,给小L吃下“定心丸”。同时,学院为小L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搭建工作成果展示的舞台。将小L作为团队负责人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一堂生动有趣的微党课,在学校官方公众号进行宣传展播。


2.技能提升,克服无力感。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辅导员找到高年级优秀班长和小L一对一交流班级管理的心得,帮助小L调整工作模式。同时辅导员自身也将自己做班委时的管理秘诀传授小L,引导其灵活运用资源,更好地和其他班委协同完成工作。鼓励小L利用闲暇时间,运用B站等媒体工具学习相关资料,掌握新技能,储备新知识、新观念,为后续开展班级工作储备能量。


3.制度优化,破解孤独感。物色得力的学生骨干,替换部分不愿意出力的班委,和小L共同分担后续的班级事务,增强队伍凝聚力。同时按照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擅长工作进行分工,每季度设置轮值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任务落实到具体个人,每月固定组织班委进行工作汇报并总结复盘,并在期末组织班级同学对班委考核,按照考核成绩进行学生干部的评优,同时替换考核不合格的班干部,优化班级骨干结构。


案例成效


经过辅导员和班主任一学期的持续引导,小L意识到自身“躺平”作风与一名合格学生干部、党员干部标准背道而驰,因此重新树立起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意识,在个人和集体工作上均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学校思政微党课比赛中取得一等奖,同时带领该班获评校“优良学风班”荣誉称号,成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有为青年”,积极的转变,获得了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工作经验和启示


(一)强化信念教育,引领班级发展

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切实加强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其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补足精神之“钙”。劝导高年级学生骨干在奋斗的年纪不应该懈怠,更不要为自己设限,在班级工作中杜绝三分钟热度,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共同推动班级向上的氛围。


(二)创新思政形式,加强骨干培养

思政教育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入耳、入脑、入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开展诸如思政微党课、楷模座谈会,通过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向模范人物学习,引导学生干部树立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意识,在深化实践教育的同时,避免类似“躺平”现象出现。


(三)优化评优机制,树立榜样力量

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前提下,完善班干部的评优评先制度,使评优评先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开展创新形式的学生干部评比活动,增强学生评优评先的荣誉感。同时充分利用资源,搭建平台,通过开展优秀班干部评比活动,挖掘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作为榜样宣传展示,激励更多的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增强自身信念感和责任感。

图片



责任编辑:胡秋丽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该案例是典型的学生干部“躺平”现象,表面上反映了学生干部责任担当意识薄弱,对学生干部的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清的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折射出来的是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困境,往往由于学生思想认识不够,由内而外引发的“躺平”现象,属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范畴。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