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山东农业大学:强化创新引领 为强农兴农蓄势赋能

山东农业大学:强化创新引领 为强农兴农蓄势赋能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4-03-12 16:14:19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山东农业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的回信寄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塑战略科技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评价体系,夯牢创新“底盘”。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全过程管理,坚持把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作为看家本领,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术生态。一是尊重首创精神。持续破除“五唯”,树立评价“新标”,新制定(修订)一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和规定,实施分类考核,创新运行机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机制。二是打破学科藩篱。倡导交叉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重视条件搭建以及重大设备投入,为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硬件支撑。依托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0余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有机整合作物、园艺、生命、植保等学科研究力量,在作物生理生态、分子遗传机理、种质创新等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优势。三是激活创新动能。提升基础研究水平,鼓励科研团队精心组织培育标志性成果。近3年,“苹果优质高效育种技术创建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植物干细胞重塑和维持的调控机理”等2项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夏玉米丰产抗逆高效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等7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力英才引育,构筑师资“雁阵”。实施人才支撑战略着力构建人才新发展格局。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实施人才筑峰、杰出青年人才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专项工程。近5年引进优秀人才411人,其中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42人;培养国家优青、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专家等54 人。二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构建以领军人才为引领、以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以青年骨干教师为生力军的一流师资格局。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1岁,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5.4%。三是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齐鲁时代楷模、齐鲁最美教师、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等一大批先优典型。

聚焦国之大者,强化科研“攻关”。围绕粮食安全头等大事,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着力发展种业技术和绿色耕作,促进强农兴农、富民兴鲁。一是瞄准关键因素。围绕种子、耕地,成功重组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启动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两大平台纳入国家创新基地新序列;与德州、齐河共建小麦产业研究院,与聊城、茌平、信发集团共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研究院,与沂源共建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沂源实验室,与泰安、肥城共建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获批“作物耐盐碱高效高产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水稻和小麦超高产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绿色缓控释和稳定性肥料创制与产业化”“黄淮冬麦区高产耐逆抗病新种质创制与应用”等4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是锚定科技前沿。立足区域实际,加强有组织科研,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揭示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新机制,研发打破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育种技术;找到并克隆抗小麦赤霉病关键基因,培育出首个含抗赤霉病基因 Fhb7 的小麦新品种“山农 48”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学校为守护中国饭碗作出的贡献。三是凝练研究方向。实施大团队科技攻坚计划,发挥大平台旗帜引领、资源整合功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20 年以来,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 60 余篇,1 项成果入选2020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近十年我国农业科技30个标志性成就,近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校地“融合”。积极与乡村、企业、地方政府互联互动,加强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是推进科技服务“五个一”工程。组建 110 人的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选派 80 余名教师赴县(市、区)任科技副职,91名教师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全省率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为菏泽、聊城、泰安等市及26个县区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牵头起草的《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二是开展量身定制“问诊式”培训。成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立扶贫技术示范基地 107 处,实现县域重点帮扶区域全覆盖,开展“百名党员专家联百村”社会实践,117名党员专家挂帅出征,全面推进“有组织”服务“三农”活动,积极打造科技支撑农业强省建设的示范样板。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活动,1万余名师生深入全省136个县、5.5万余个行政村开展调研,形成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山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报告》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全面、详细的数据支撑。学校首批建设1003个乡村振兴驿站,为师生面向“三农”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志愿服务等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把科技、人才、技术与乡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进行无缝衔接,促进师生服务乡村基层实现常态化。三是确立社会合作“产学研”机制。优化科研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成立农业现代化产业服务联盟,与肥城市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与省内外100余个县(市、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 60 余家大型企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山农酥梨”等 20 多个水果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 800 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 100 多亿元,实现农民增收创富。学校获评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王涛立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山东农业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的回信寄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塑战略科技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