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实施路径,聚焦“五育并举”的核心思想,以2020年5月校党委提出的“三强班级”“三好宿舍”创建为载体,秉持“思政育人、文化润人、品行立人”的育人内涵,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打造“五育并举”的“一站式”浸润式育人环境,构建社区化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
建立“两个机制”,构建校党委领导下的“一盘棋”推进格局
学校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生工作部牵头推进、学院党委具体实施、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为“四横”,校院班舍为“四纵”的网格化领导工作机制。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意见、学生社区育人工作坊建设方案、学生宿舍学生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学院走访学生社区制度等,在规划、管理及服务方面建立长效化制度引领机制。
推进“四个进驻”,构建育人力量“一体化”推进体系
推进党团组织进社区,把准育人体系“领航线”。凸显社区党建育人先锋效能,以“党建+”育人模式,丰富社区综合育人功能。推进学校党建特色品牌、标杆院系、“双创”样板党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一强五好”党支部建设的领航先锋效应向学生社区浸润;校院党委、党支部育人活动向学生社区延伸;通过党团活动室建设、党员及退役大学生宿舍挂牌、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头雁效应”,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
推进育人队伍进社区,凝聚育人体系“力量源”。学校整合育人资源,专家智库力量,实现聚力赋能,全员育人。发挥校院处领导、专家教师、辅导员、党员、退役大学生、学生宿管会“六支队伍”作用,推动领导、思政、管理、服务“四个力量”下沉;校、院、部处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定期走进学生社区走访交流;为学生配备“三进两联一交友”联系老师、本科生导师、学业班主任、学生社区育人导师,推进全员全方位导师制;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服务学生。
推进学生组织进社区,激发育人体系“源动力”。学生社区成立“学生宿管会”,参与学生社区日常教育管理、文化活动开展;结合专业优势开展朋辈互助计划;引导学生社团及退役大学生协会等学生组织育人场域向学生社区延伸。
推进育人活动进社区,开创育人体系“新局面”。“三进两联一交友”通过开展“五个一”等活动,不断促进各族师生的深度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工作坊由校院领导、教授、学科带头人等专家担任育人导师进驻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科技创新、学术研究、职业规划、学业指导、就业引导、心理辅导、文化体验类服务,已开展58期63场次。
突出“四个场域”,夯实文化浸润“一站式”育人阵地
优化学生社区原场域,推进“悦享计划”。在所有宿舍楼创建17间集党团活动、思想引领、读书交流、文化体验及自习为一体的“悦读空间”(党团活动室);16间“悦心空间”-辅导员值班室(心理疏导室)及“三好宿舍”文化环境、特色文化墙等思政教育人文空间,多功能室、浴室等生活服务育人空间,党员、退役大学生宿舍先锋示范空间;建设“悦动空间”健身房拓展体育育人阵地。
开拓学生社区新场域,规划“一站式”功能。在新规划建设的3栋宿舍楼拟建设综合思政影厅、党团活动室、心理朋辈室、研讨室(自习室)、多功能室、会客室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
拓展网络育人场域,创新“互联网+”服务。以“互联网+”为导向,坚持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通过网上办事大厅”、今日校园、学工系统、智慧党建、宿管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赋能于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学生,积极探索智慧社区育人。
创新校园文化场域,强化“五育并举”文化浸润功能。以德育人为根本点,实抓思想品行。借助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基地等开展沉浸式思想润育活动;开展百年影像展、红课宣讲等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三强三好”创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入社区;通过民汉合宿合班,开展共创“三好宿舍”“五个一”活动等促民族团结;通过资助育人“五个一”活动强化受助学生的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以启智润心为关键点,主抓学风建设。开展“三强三好”新师学子“一二三四五”学风建设行动计划、“结对互助计划”、学霸辅导班等。以文化润育为着力点,重抓文体活动。打造“四位一体”特色体育活动及“六个一”特色美育活动,开展文化进校园、“新师巴扎”师生文化街、毕业记忆博物馆、宿舍文化节等活动;以锤炼品行毅力为重点,抓好劳动教育。学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春晖农场”等劳动教育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