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南京财经大学:依托“五基地一社区”,打造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南京财经大学:依托“五基地一社区”,打造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秦韶华;李敏;周燕 发布时间:2023-03-28 17:46:46

南京财经大学依托“五基地一社区”(“金小鳄党建思政工作室”、“党建+粮食”思政育人基地、“红色创业者故事——百年红起”文化长廊、“财政税收史”党建长廊、“红石榴家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联动、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情境化、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突出情感体验、知识交汇、价值共鸣,将“三全育人”理念沉底、落实、见细,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可触摸的温度”: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线下融合

一是突出同频共振的契合点,培育可视化线下思政工作基地。紧密融合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发挥学校传统粮食学科优势,构建“党建+粮食专业”格局,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食品营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助力学生实现“笃志力行”的价值追求,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思政工作品牌化、特色化成效显著。二是突出情感体验的交汇点,持续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体验度。紧密融合党史与专业,以“党建+财税”为主题,开展系列“中国税史双师课堂”,打造“财政税收史”党建长廊,以专业发展的筚路蓝缕讲述中国道路,全面开拓情感视野。以“党建+金融”为主题,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融党员日常教育、红色金融史教育、金融思政教育及清廉金融教育为一体,以专业领域的成就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可传播的深度”:新媒体技术与历史沉淀的巧妙榫合

一是聚焦信仰塑造,抢占意识形态“云阵地”。以“党建+红起”为主题,打造“起业家博物馆公益项目”,通过“百年红起”文化展览,推出“党史中的财经故事”等系列微视频党课,深入挖掘建党百年来70多位共产党员“起业家”的生平事迹、精神与情怀,打造可听可看可感的体验式、浸润式、互动式现场教学平台,培养财经学子的家国情怀。获《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二是重温历史瞬间,创造虚拟现实思政课堂。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VR党史馆”,通过融合实景体验的“润无声”和新媒体网络的“强渗透”,运用独特的展现形式还原历史场景,让师生不出校门,即可实现时空穿越,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光辉岁月,培养经世济民、德法兼修、有德有才有情怀的财经人。


“可讨论的广度”:生活社区与智慧碰撞的双重交汇

一是“4+3+N”新模式,畅通多方联动机制。一个宿管站、一间温暖的小屋、一名领学人……在南财,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聆听生动的思政课。学校依托公寓党建联盟工作站,构建起“4+3+N” 学生党建新模式(依托“四亮”载体,坚持“三个聚焦”,孵化“N种可能”)。“四亮”载体,即党员学生床卡、党员宿舍门牌、党员风采展示墙和党建联盟工作站;“三个聚焦”,即聚焦思想引领、聚焦信仰塑造、聚焦先行示范。该模式聚焦打造“红色”学生公寓文化,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分享和有效回应的良好体验氛围。积极探索“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模式,结合高校民族工作特点,推动工作端口前移,依托学生公寓“红石榴家园”,打造了面对面沟通的研讨交流平台。二是“一站式”社区建设常态化浸润,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传统思政课走出教室,向学生宿舍、向网络空间延伸,“书记微党课”“红课计划”“初心小站”“纽扣空间”“党员先锋营”……“一站式”党建联盟工作站打造系列品牌活动,并辐射出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就业指导、学业帮扶等N种延伸功能,切实推动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学生在互动中“情感共振”和“思想共鸣”,为年轻学子播下读书报国的理想种子和科技强国的坚定信念。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南京财经大学依托“五基地一社区”(“金小鳄党建思政工作室”、“党建+粮食”思政育人基地、“红色创业者故事——百年红起”文化长廊、“财政税收史”党建长廊、“红石榴家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联动、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情境化、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模式,突出情感体验、知识交汇、价值共鸣,将“三全育人”理念沉底、落实、见细,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