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高校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服务“两个率先”,扛起使命“扩容升级”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服务“两个率先”,扛起使命“扩容升级”

发布时间:2022-04-24 13:08:53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有着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一路走来,经过几代嘉职人的不懈努力,她从磨砺中成长、蝶变,一次次从春天走向春天,从美好走向辉煌。

每一个时代,身处红船旁的嘉职人都承载着不同使命。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加快推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扩容升级”。嘉职院党委书记方俊良表示,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人民对办好红船旁高职院校的殷切期望和殷殷嘱托,也是全体嘉职人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谱写学校事业新篇章的使命愿景和奋斗目标。

如今,嘉职院全力服务“两个率先”,扛起使命“扩容升级”,聚焦聚力打造“一格局一典范四高地”,正为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红船工匠”贡献嘉职力量。

不断扩容升级的学院,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学子,创新创优屡创新高……嘉职院涌动着青春的力量,一路向前,一路花开,一路芬芳。  

加快构建“1+N”市域一体化办学新格局

从“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差,内在要求千差万别。

嘉职之能,在于创新跨越,将更多不能变“能”!

小到一根纱线,大到一辆汽车,越来越多的产品贴上了“嘉兴制造”的标签,嘉兴也正逐渐成为长三角核心区的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跨界融合等都是新时代制造业的特点。随着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势必成倍增长。

这一点从嘉职院每年度两次的校园招聘会上可见一斑,每次招聘会都有近3000家企业进校园“抢”人才,提供岗位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超过11:1,缺口巨大。

嘉职院正以加快构建“1+N”市域一体化办学新格局来破解这一难题,瞄准区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上移的新变化,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着力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保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近几年,嘉职院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系统布局工业互联网、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十大重点专业群,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建设,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精准衔接、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匹配。

“我们要加快构建市域中高职一体化、分布式办学新格局,努力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俊良说,目前占地270亩的海盐学院预计今年结顶,根据计划,接下来那里将招收4000名学生,开设10个专业。

海盐学院分校区的开设,主要是依托当地的教学资源和产业特色,坚持立足地方,零距离为地方服务。嘉职院与海盐县政府共建海盐学院,探索“校地共建、协同治理”合作机制,创新实施“六个三”贯通人才培养,推进中等、高等学历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构建县域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新样板,培养区域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嘉职院正在积极与平湖、桐乡等地方政府对接,充分利用地方产业优势,成立特色学院,创新分校与特色学院相融合的市域一体化办学新格局,盘活教育资源的同时,给了学生更多选择,让高职教育遍地开花又各具特色。 

全面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版新典范

70年深厚底蕴,蓄积澎湃动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季有一季的丰硕。

“今年能不能多给我几个学生?”

“今年我们公司提高了人才待遇,你们多帮我们宣传宣传啊。”

2022年的毕业季尚未到来,“抢人大战”已经打响,不少企业纷纷联系学校,希望能招到更多的优秀学生。“我们的学生品行端正、技术过硬,干上几年后很多人成了行家里手,企业怎会不喜欢呢?”说起其中缘由,嘉职院的老师们都颇为自豪。

“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是能手”是嘉职院培养学生的目标。近年来,嘉职院秉持“把学校办到企业、把企业引进学校”的理念,着重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实践探索出一条“多元融合、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子。该校全面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版新典范,与企业携手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嘉职院充分发挥国家示范职教集团牵头校作用,与区域内280多家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合作关系。41个育人载体的建立,形成了校企“利益共同体”;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依托北斗·5G产业学院、加西贝拉产业学院、桃园数字小镇示范基地等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实践出“产业主导、资本连结、多元协同”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嘉职院与北斗组网卫星天线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内组建正原电气学院,由市职教集团、学校、企业三方共建教学场所,将学生的部分实训场地从学校搬到了企业一线。2020年7月,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中就蕴含着嘉职院与佳利电子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果。双方合作的1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接收技术领域,取得了“GPS北斗双模定位装置”等7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等技术成果,对企业参与国家北斗计划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车间变课堂,学生变徒弟,师傅变老师”,打造“育人共同体”,是嘉职院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深化多元培养路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新探索。依托碧云花园农学院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载体平台,嘉职院全日制涉农专业组建了现代学徒制班23个班,培养学徒629人,园艺技术专业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并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点群协同 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模式入选全国现代学徒建设成果典型案例,现代农业专业群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立项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互相渗透,共同提升的过程。在坚持“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教育特色的前提下,行业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同时,学校也在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目前,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52支由博士、教授领衔的产教融合核心服务团队,推行“企业出题、校企联合研发破题”,根据企业项目清单,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攻关,累计承担研发攻关项目186个。充分依托工业互联网安全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嘉兴市A类重点实验室,实施“揭榜挂帅”专项行动,校企共育科技成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让学生们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既写得了论文,又下得了车间,还能搞科研和创新。”据方俊良介绍,嘉职院的学生每年被用人单位“哄抢”,最重要的原因是“好用”。

相信这是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最直白的注脚。

全力打造区域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嘉职院是一片沃土,学子们从这里走向成熟与成功。

是嘉职院,给了他们技术与技能,让他们披荆斩棘、奔跑逐梦。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公办高职院校,嘉职院紧跟嘉兴产业脉搏,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做到超前谋划、精准定位、快速迭代,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企业注入动力和“保鲜剂”。

方俊良表示,学校努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专业建设,积极扩大区位优势,在数字化、智慧化教学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形成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相匹配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嘉职院积极实施中德双元制、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全力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保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万亿”时尚产业,打造工业互联网、时尚设计2个“标杆”专业群;服务嘉兴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硅谷”,建强智能制造、现代农业2个“重点”专业群;赋能嘉兴“三城一地”城市发展、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服务浙江打造国家现代商贸示范区,面向嘉兴千亿级外贸产业,充分挖掘红船起航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做精城市建设、现代商贸、文化旅游3个“优势”专业群;服务嘉兴打造长三角航空联运中心和轨道上的嘉兴,擦亮“互联网+”高地金名片,落实“健康嘉兴”行动计划,培育航空轨道、网络空间安全、生命健康3个“紧缺”专业群。推动专业群与产业群精准衔接,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匹配。

“嘉兴是我的幸运之城,因为这里有我可爱的母校和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的老师。”2016年嘉职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的吴杰,现在是嘉兴三素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学校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与梦想的门,铺就了成功之路。毕业后,吴杰就自己开了工作室,做了老板,“我知道我会成功,因为我所学到的理念和技能,在国内肯定算得上是先进的。”自信源于底气,他说这份底气是母校给的。

学校与佳利电子有着10多年的校企合作历程,学生的部分实训场地从学校搬到了企业一线。佳利电子董事长尤源赞赏道:“整个车间,不同岗位,都有嘉职院学子的身影,尤其是在北斗天线中,他们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佳利电子的员工有不少就来自于嘉职院,“他们头脑活、能力强、上手快,我们企业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尤源对自己的员工和嘉职院赞赏有加。

就业率98.61%,留嘉率53.82%!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果显著,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全力打造区域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

嘉职人的青春是光,是能,是融进血液的无所畏惧的创新。

嘉职院把服务和支持地方产业迭代升级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快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和创新创业科技园飞地建设水平,发挥好重点实验室和八大校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鼓励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双向揭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行业标准和先进技术,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先进标准、技术“走进来”搭建桥梁。

学校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三层级”技能竞赛、“三对接”科技创新行动。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00多项,授权专利27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教师的“种养废弃生物质厌氧发酵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学生获得“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师生创新能力连续3年位列武书连排行榜第一。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师资、技术优势赋能乡村振兴。组建博士、教授、专家领衔的技术服务团队6个,精准对接镇、村、项目,加快农业产业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年均开展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在嘉职院有很多师生是科技“牛人”,他们的某一个研究能为农业增产增效,也能助力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孵化一批农创客,带动一批周边农户致富。

这其中,互联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陈双喜老师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大咖”。2020年11月,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嘉职院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探索建立了“校-市-省-国”递进式四级安全护网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了“入校即入企”的实境化学习,培养了一大批网络安全产业高端实战型人才。他先后参加G20、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建党百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亚运会等重大事件的网络安全保障,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获省公安厅表彰两次。接下来,嘉职院将坚持以“打赢网络空间保卫战”为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实战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锻造一支真正的“红帽黑客”铁军,为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作贡献。

近年来,嘉职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快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引进,其中,专任教师530人,硕博士学位491人,高级职称教师205人,“双师型”教师45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学校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51”人才和专业带头人等23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全国教指委教学成果奖10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  

全力打造区域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培训高地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尽。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永不止步于学生时代。嘉职院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同时,找准“扩中”“提低”改革发力点,充分发挥职教优势,全方位、多方面为各个社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学校以培训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行业企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重任,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师资、区位等优势,聚焦政府购买服务、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社区农村公益培训四大主攻方向,按照“多层次、高质量、宽领域、大规模”四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政行校企多方合作,成立职业培训中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搭建“校、院、企”三级培训组织架构,完善“项目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职业培训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嘉职辨识度和区域影响力的培训“超市”,率先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培训高地。

按培训项目分类,以“菜单式”展示,用“模块化”方式组课,制定培训课程目录清单,了解培训委托单位的要求,调研培训学员的需求,掌握培训师资的专业特点,加强三方对接,增强沟通协调,实行“一班一策”制度,开发一批“活页式、手册式、案例式”精品在线培训课程资源,开展定制化、模块化、专业化、数字化的培训课程建设。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培训高地,面向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职工等群体开展技能培训,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高质量就业、高收入就业。

周萍萍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是桐乡市濮院大圣果蔬农场农场主,也是嘉职院毕业的优秀农民大学生。她将所学的科学种植方法运用到葡萄种植当中,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嘉兴市葡萄擂台赛金奖,还获得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她的农场被评选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她用100亩的葡萄园,获得了600万元的年销售收入,其事迹被中央、省、市媒体广泛报道。

2021年,嘉职院完成各类培训231期,培训量达34103人次、81814人日,完成各类技能等级认定45批共计2447人次。

未来,嘉职院将拓宽培训市场,面向全国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打响嘉职品牌,培育“金字塔”型培训项目梯队。全面推进“一院一品”建设,制定培训品牌遴选机制,探索品牌项目实施标准,实施培训项目培育工程,面向全国各地开展高端培训,打造以红船精神、乡村振兴、数字赋能、共同富裕为龙头的四大特色培训项目;面向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承接服务类培训,打造以“一院一品”为骨干的十大品牌培训项目;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打造以专业(群)为支撑的常规培训项目;面向本地农村(社区)开展公益培训,打造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一般培训项目,努力形成“金字塔”型培训项目梯队。  

全力打造新时代红船旁高职院校党建新高地

嘉职育人,润物无声,无处不风景。

学生公寓不聘请保洁工,却依旧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企业车间内,“准员工”正与技术骨干加班加点突破难点,黄昏的办公室内,教师正与学生谈话……

这些嘉职院日常的小场景,都在彰显着这座红船旁高职院校挖掘红船精神的当代育人功能。方俊良表示,嘉职院要扛起守好“红色根脉”、当好“红船护旗手”的使命担当,以“红船领航·思政铸魂”育人工程为抓手,将红船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各方面,全力锻造底色鲜明的“红船工匠”。

学校党委坚决扛起守好“红色根脉”、培育“红船工匠”的使命担当,通过织密“发展网”,提升党的领导“聚合力”,突出结果导向,瞄准区域发展之要,坚持与区域产业深度对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精准衔接,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匹配;织密“组织网”,提升党建业务“融合力”,抓牢关键少数,选好配强支部书记,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计划,建设一批“红船先锋营”工作室,抓好特色品牌,打造“党建+师德”“党建+思政”“党建+实践”等基层党建品牌42个,聚焦“校企合作”“乡村振兴”,校企校地共建“双融双促红色共同体”31个,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大大提升;织密“人才网”,提升服务发展“驱动力”,精准定位突破难点,发挥育人合力和乘数效应,靶向发力找准着力点,坚决破除改革“中梗阻”,实施职称评聘“替代制”、业绩考核“亮牌制”、绩效分配“动态制”,形成了讲业绩、比贡献的价值导向。

从2012年底起,嘉职院立项开展“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一批省部级项目研究,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确立“红船铸魂”育人理念,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创新创业、奉献社会等教育融合起来,磨炼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锤炼学生创新创业的品行,历练学生甘于奉献的品格,为高职院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铸牢立德树人之魂提供了范式。

学校参与组建全国高职高专红色文化研究与教育联盟,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联合红船精神研究院等多方主体,建设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学习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创客基地、研学基地等系列化“红船工匠”育人平台;与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四方共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设立嘉兴市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打造革命精神谱系红色文化广场,建立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色巡讲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开发“云上看红船、百年话党史”VR、微课、短视频、红歌等红色教学资源;编写出版红船精神教材、案例、手册,集聚红船精神教育资源。

在党建引领下,嘉职院学生连续四年入围省大学生“卡尔·马克思杯”理论知识竞赛决赛,并获得高职组最高奖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批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争相涌现。学校暑期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分别荣膺“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全国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学生入党申请人比例从75.3%提高到93.8%,涌现了“抗疫先锋”等先进典型,师生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双跃升。

嘉职院,正昂首阔步走在扩容升级、蝶变跃升的奋进之路上,从最美的春天走向更美的未来!嘉职学子们正向着“红船工匠”“大国工匠”的目标奋勇前行,他们,在最好的青春里,遇见了最好的学校与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杨璐遥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