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着力构建“明诚崇学”科研育人大格局
武汉大学始终遵循“更加崇尚学术、更加追求卓越、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担当有为”的理念,以推进“明诚崇学”科研育人改革为抓手,聚焦制度完善、平台创新和诚信教育,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良好科研文化氛围营造,不断推动科研育人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形成了具有武大特色的“明诚崇学”科研育人大格局。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激发科研育人内生动力。一是聚焦重点任务突破,明确方案路径。制定《武汉大学“明诚崇学科研育人计划”暨科研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武汉大学科研育人改革重点任务分解表》,以推动珞珈学术创新精神传承与发扬为总体目标,统筹推进科研育人重点任务。二是聚焦管理制度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围绕落实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优化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先后制定完善《武汉大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武汉大学教学科研高水平业绩绩效实施办法》《武汉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办法》《武汉大学创新学分认定办法》,建立了以质量为导向、鼓励多元化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2019年以来,创建原创学分研究生课程26门,为2372名大学生办理8734.5分的学术成果创新选修学分认定,共评出“学术创新奖”特等奖19名、一等奖176名、二等奖1185名,研究生原创研究集体5个。三是聚焦科研育人目标,强化多元聚力。学校注重导师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发挥,连续12年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实施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创新项目,依托青年学者和青年团队引领大学生适应科学发展和方法变革需求,加强“研途有我”“导学相长”等工作室建设。
打造科研育人平台,涵育师生科研报国情怀。一是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发挥科研育人作用。办好国家高端智库,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团队倡导“读书、思维、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到学科交叉前沿刻苦攻关,师生接力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推动了我国卫星遥感测图从有控制到无控制的行业智能化变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蓝柯教授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引领博士研究生参加应急科技攻关,所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在疫情早期快速锁定病原体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关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团队刘欣瑾博士入选2021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以硕博士研究生为重要参与群体产出的一批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二是发挥科研团队作用,建设科研育人高地。以尖端科研平台为依托,鼓励并吸引研究生参与在研重大科研项目,建设科研育人高地。动力与机械学院定明月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为依托,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项目研究,团队博士研究生徐艳飞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生命科学学院孙蒙祥教授指导研究生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团队博士研究生张雪成以共同一作的身份在《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付磊团队带领研究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双向可逆调控二维材料层间距》等最新研究成果,引领研究生围绕“卡脖子”工程开展科学研究;李兵教授“‘双螺旋式’科研团队”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研究生发挥专业所长,开发了一款针对新型肺炎防治的智能语音医疗认知服务应用,为疫情防控和防疫知识普及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三是搭建学术活动平台,激发科研育人活力。搭建丰富的日常学术活动平台,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激发科研育人活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持续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节、创客咖啡、青创训练营等群众性学术科技活动,将科研能力训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以创新意识、前沿意识培育为目标,建设“马克思与当代世界”论坛、珞珈方法训练营等平台,全年共组织250余场专题讲座。各学院通过长年探索,构筑了“一院一品”“一院数品”的科研育人新格局。借势高端竞赛平台,提升科研育人质量。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互联网+”、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借势高端竞赛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增加学生学术创新动力。2019年以来,在上述赛事中,我校共计获得特等奖46项、一等奖352项、二等奖577项、三等奖409项、金奖6项、银奖19项、铜奖22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深化科研育人内涵。一是突出规范教育,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学校深入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持续面向广大本科生开设《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方法》《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慕课,全覆盖开展学术诚信教育。每年组织师生收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印制发放《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宣传册,将学术诚信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求是学术文化繁荣计划”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学校不断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坚持预防和惩治并举、自律与监督并重,加大了学术诚信前置审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和学风违纪行为,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科研氛围。二是丰富仪式教育,树立学术诚信意识。学校每年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专设学术诚信誓词,在学位论文中设置学术诚信声明,强化学术诚信意识。通过评选“十大励志之星”“十大学术之星”“自强之星”等发掘大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先进典型,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深入推进砥志研思、奋发进取的学风建设。三是打造特色载体,创建诚信校园文化。学校精心组织学术诚信专题活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科学精神,弘扬诚信校园文化。每年开展“学术诚信月”,各学院依托学科特色探索形成了“学术诚信训练营”“学术诚信知识竞赛”“学术诚信分享会”“学术诚信风采展”等品牌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