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刘长春:中国奥运第一人
漫步东大校园,最具活力和动感气息的地方,当属刘长春体育馆。刘长春体育馆集乒乓球场、健身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于一体,是东大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东北大学以刘长春之名命名体育馆,自然是为了纪念这位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划时代意义壮举的杰出学子: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中国人的奥运情结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04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美国体育干事饶伯森滔滔不绝地向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介绍了正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第三届奥运会的盛况。不久,张伯苓建议中国政府筹建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1908年,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以《竞技体育》为题发表文章。就是这篇文章,向国人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三问:
中国何时才能派出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派出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这牵连历史又深入骨髓的奥运情结一直萦绕在当时的仁人志士心间。张伯苓是其中一员,张学良也是其中的一员。
张学良一向与张伯苓交好,并从心底认同他“强国必强种,强种必强身”的体育思想。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后,张学良以“健身强国、抵御外侮”为办学理念,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体育专修科。当时,“东大有教授三百”,在体育专修科任教的不乏国内外体育名教,包括留美体育专家吴蕴瑞、宋君复,篮球国手孟玉昆、武术高手李剑华等。
刘长春就是东北大学体育专科的首届学生。刘长春1928年进入东北大学学习,在此之前,他仅有初中一年级文化水平,是一名玻璃制品厂的学徒工。不过,这位当学徒工的刘长春,在短跑方面确有天赋。14岁时,在“关东洲”主办的洲内外中、日中小学田径对抗赛上,刘长春的百米成绩已达到11秒8;400米成绩是59秒,超过了当时中学生的水平。升入中学后,刘长春由于家境贫寒而辍学,进入大连玻璃制品厂当学徒工。
1928年12月,东北大学足、篮球队由张学良校长的胞弟张学铭率领,到刘长春的家乡大连进行比赛。其间,东大学生自治会体育部部长、足球队成员孙庆博发现了刘长春的短跑潜质。此后东北大学“破格”录取刘长春,并让他进入文科预科第一班学习。1929年1月,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成立后,张学良校长又以“特事特办”的方式,将刘长春由文预科转入体育专修科。
为培养刘长春,张学良校长以500银元/月的优厚待遇聘请第九届奥运会5000米金牌获得者步起(Becher)为东北大学田径教练兼体育教师。在精心培养之下,刘长春取得了骄人的战绩。1929年5月刘长春代表东北大学参加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取得了百米、二百米、四百米三项第一,并创下了三项全国的新纪录。张校长得知喜讯后,勉励他说:“不仅要与国人抗衡,还要敢和外国人争雄”。1929年10月,刘长春参加中、日、德三国运动员田径邀请赛,虽然在百米、二百米比赛中仅得第二,但他的一百米成绩是10秒8,与第一的德国运动员相差仅半步;他的二百米成绩是21秒7,是当时远东地区的最好成绩。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远东短跑王的宝座。1930年,刘长春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再创百米10秒7的全国最高纪录,并将这个纪录保持了25年之久。刘长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育新闻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侵占了东北全境,并于1932年3月成立了所谓“满洲国”。为提高“满洲国”的知名度、取得世界舆论的认同、达到分化中国的目的,日本打起了刘长春的主意,导演了一场所谓的“刘长春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的闹剧。
1932年2、3月间,日寇两次到刘家,要刘家人写信给刘长春,以高官厚禄相引诱,“只要刘长春回大连,‘满洲国’给他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最大的官做”,甚至明确提出要刘长春代表“满洲国”参加同年7月将在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泰东日报》等“满洲国”的报纸秉承主子的旨意,纷纷刊登刘长春等将代表“满洲国”出席奥运会的“消息”,说什么“世界运动会,新国家派选手参加,刘长春、于希渭赴美”,“奥林匹克大会复电承认‘满洲国’的建议,且要求‘满洲国’速交国旗与国歌”等,妄想以此逼刘长春就范。
流亡在北平的刘长春得知上述消息后,立即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声明: “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与此同时,刘长春与张学良校长联系,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得到了张学良的坚决支持。
1932年7月1日,张学良校长在东北大学第四届毕业典礼暨体育专修科第一届毕业典礼会上宣布:“……粉碎日、伪阴谋,扬我民族之精神,本司令决定捐赠八千银元特派应届毕业生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教授为教练,代表中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加世界运动会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后来,于希渭在东北被日军扣押未能成行。
奥运会赛场第一次出现了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刘长春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东北大学成为中国奥运第一校。
2008年,北京终于实现了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当奥运火炬在辽沈大地传递时,新落成的刘长春体育馆在东大学子的欢呼声中落成剪彩。
东大体育历史上的辉煌,曾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国人的自立自强精神;而今天,蕴含着这种精神的体育运动在东大校园内已得到广泛普及。“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东大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这种行动已不局限于场馆一隅,而是弥漫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东大的校园里,任何一个体育爱好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