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在高校一百年 | 红色校史 | 北地先贤的红色光荣史(三)北地的创立者何长工

北地先贤的红色光荣史(三)北地的创立者何长工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微信公众号 作者:校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9-22 15:08:41

何长工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何长工同志在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中国人民和无产阶级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何长工同志还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领导者,是北京地质学院的初创者。何长工同志功勋卓著,德高望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为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扛一辈子长工”的夙愿,他的奋斗历史是北地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的最重要组成之一,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已经融入了北地的血液和基因当中。


614591.jpg


(一)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何长工

何长工,1900年1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南山乡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代,他发奋读书,岳阳第三联合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系学习,1918年夏毕业。就学期间,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影响下,他积极从事学生爱国运动,对旧的教育制度和陈腐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勇敢的斗争。同年秋,他来到北京参加蔡元培倡导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在长辛店铁路工厂的留法高等法文专修馆学习。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革命思想熏陶下,特别是在同毛泽东同志的接触中,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逐步树立了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而献身的革命思想。1919年底,何长工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初,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614590.jpg

何长工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法国圣·雪尔旺公学(工业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合影。前排左三为何长工


1924年,何长工回国后,在家乡华容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创建了华容区党团组织。北伐战争开始时,他奉党的指示,组建农民自卫军,担任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

土地革命初期,何长工同志积极投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7年,经组织安排,到了当时的党中央所在地武汉。为了隐蔽身份,毛泽东同志亲自将他的名字何坤改为何长工,把他派到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工作。


614592.jpg

何长工与毛泽东、朱德在一起 


不久,他参加了秋收起义,并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向井冈山转战中,他奉命到长沙同湖南省委取得联系,报告了秋收起义情况。他又历尽艰险,到广东韶关犁铺头找到朱德、陈毅同志,使朱德、毛泽东两支部队取得了联系。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1929年,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他腿部负伤致残,仍不屈不挠,继续发动群众,坚持斗争。


614593.jpg

油画《井冈山会师》。何长工是两支红军会师的联络人


614594.jpg

毛泽东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干部在延安合影(前排右3为何长工)


614595.jpg

1927年,何长工设计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614596.jpg

1930年7月,在长沙战役中,何长工指挥红八军攻克朗黎古镇,直逼长沙。图为朗黎古镇


614597.jpg

1933年秋,军委整编扩大红军学校,何长工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图为由他亲自设计的红军大学校址


614598.jpg

1934年1月,何长工(前排左七)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


长征开始时,他担任新组建的中央军委教导师政委,继任军委纵队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遵义会议后,他任第一方面军红九军团政委、党委书记,同罗炳辉同志一起率领部队执行策应、掩护党中央及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使命,胜利完成了“战略奇兵”的任务。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红九军团改称三十二军,他任政委。

抗日战争开始后,何长工同志于1937年10月,任两延(延川、延长)河防(黄河)司令员,担负保卫党中央的任务。此间,他创建了我军第一所“荣军教导院”。从1938年初到抗战胜利后,他一直致力于我军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苦心办学。他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大队大队长,第一分校校长,总校教育长、副校长;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代校长,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长工同志于1949年10月调北京组建重工业部,任副部长、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为我国重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14599.jpg

1938年,毛泽东、朱德等在延安与红军大学部分同志合影(前排左起聂鹤亭、毛泽东、朱德、林彪、何长工、周子昆、赖毅;后排左起杨得志、梁军、杨梅生、陈庚、贺子珍、姚喆、胡荣奎、肖新槐、江华、谭家述、谭冠三、刘型、张际春)


614600.jpg

1939年,八路军野战卫生部领导、抗大一分校校部领导与战友的一次合影(中排左起第五人为抗大一分校校长何长工)


614601.jpg

1943年,何长工率抗大总校返回绥德后,仍被委任为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


(二)地质事业的领导者、北地的创立者何长工

1952年8月,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何长工同志调任副部长,后任党组书记,同李四光部长一起开创和长期领导了我国地质事业。他狠抓地质院校建设及勘探装备的自制,奠定了我国地质事业人力、物力的发展基础,同时强调提高地质科技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使新中国地质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他不顾行动不便,坚持深入野外队指导工作,并鼓励年轻人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献身于地质事业。他爱惜人才,尊重知识分子,至今深受广大地质职工的怀念。


614602.jpg

1952年8月,何长工调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同李四光部长一起开创和长期领导了我国地质事业


614603.jpg

何长工与地质部领导李四光等合影(右2为何长工)


614604.jpg

何长工与李四光在为北京地质学院选址


614605.jpg

1952年11月1日,北京地质学院开学典礼在端王府夹道校部(原北京大学工学院)举行。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教育部副部长曾兆伦等出席


北京地质学院组建不久,尚无新校舍,当年招收的学生只能借地上课。为此,何长工与李四光一起,亲自抓校址选择、师资调配、重要基建物资供应等。他奔走往返,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争取学校所在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建校进程。短短一年时间,新中国地质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地质学院教学楼竣工,学生们进入新校舍上课。


614606.jpg

1954年,建设中的北京地质学院教学楼


何长工常常鼓励北地师生要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排除万难,建功立业。他鼓励同学们要牢记刘少奇主席的嘱托,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


614607.jpg

1957年5月17日,何长工陪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接见地质学院毕业生代表


614608.jpg

何长工常常鼓励北京地质学院师生要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而且要求同学们要练就强健体魄,更好为地质事业服务。图为1964年9月6日,北京高校游泳比赛在我校举行,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中排右6)、高元贵院长等与校游泳队运动员、教练员合影


何长工不仅是北京地质学院的初创功勋,而且长期关心和挂念北京地质学院的发展。


614609.jpg

1959年,地质部何长工副部长(前排右3)和高元贵院长(前排左3)等陪同苏联专家来我校参观访问


614610.jpg

地质部何长工副部长和高元贵院长参观我校物探系科研成果展台


614611.jpg

1980年代,何长工与北地池际尚先生、袁见齐先生在一起畅谈地质工作


614612.jpg

何长工直到生命最后时期仍然牵挂他一手创建的北地质学院。图为何长工老部长来校座谈


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南迁。1979年,何长工等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呼吁恢复北京地质学院,将地质学院迁回北京,在原址恢复办学。后因种种原因,整体回迁未能实现,这也是何长工的一个遗憾。但是从这个提案中,我们看到了何长工对北地的深厚感情和牵挂。


614613.jpg

614614.jpg

1979年,何长工发起提案,呼吁恢复地质部,恢复北京地质学院


1982年4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同志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应届毕业生座谈。透过座谈记录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他对创立北地的感念和对北地的深厚感情。袁见齐在会上说到,原北京地质学院从建院起,就是何部长领着我们干,学院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何部长的关心下建立起来的,何部长不仅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创立人,也是地质学院的创立人……何长工动情地说到:

看到地质战线上接班人的成长,我是很高兴的。历史的曲折就不说了,它使我们分离开,难得见面,现在又有了机会……


614615.jpg

1982年4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同志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应届毕业生座谈记录的一页


最后,让我们一起阅读池际尚先生于1988年1月10日所写的一篇饱含深情、感人至深的怀念文章《怀念何长工同志》。


614616.jpg

池际尚先生所写《怀念何长工》手稿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何长工同志把他的毕生心血贡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回想在我国地质教育事业上,他以远见卓识和钢铁意志领导创建了三个地质学院和第一届地质专修科以及若干中等地质学校,他们的第一届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成为各个地质岗位的骨干。

52年,高等院校调整,创立北京地质学院时,校址是一片遍布坟头瓦砾的荒地。他身负地质部的副部长和党组书记,领导我国地质和矿产资源开拓前进的重任又加身残之累,但他还十分重视地质教育事业,为在这片荒地上盖起一栋栋教学楼和宿舍,他亲自奔跑地皮、建筑材料等,使学校很快招了生。

他非常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北京地质学院成立后,差不多每年他总要到校给师生讲话,鼓励和叮嘱学生要为中国地质事业学好本领,并奋斗终生,还要能吃苦耐劳,以苦为乐为荣。他说怕苦而不想学地质是“王八蛋”思想,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他很重视和学生打成一片。当学生和年青教员举行晚间舞会时,他常来参加,借以联络感情,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和教学情况。

“文化革命”中他受尽了折磨和摧残,在北京地质学院也受了苦,但他对学生的过火行为和无礼行动,事后从未提过,他的坦荡胸怀使我们深受感动。

后来我校迁往武汉,他也离开了地矿部,每当我们老教师到他家中拜访时,他总是带病热情接待,每当我们谈到迁校造成的损失和我们的忧虑时,他总是报以深情,并积极向上反应。后来我们得知他说他有两件心事未了,一是恢复地矿部,二是解决好北京地质学院的问题。他对国家的地质事业,虽已不在其位,但耿耿于怀,耿耿不寐,对我国的地质事业何其忠心耿耿!六届政协会议期间,他在政协的老干部组,那时地矿部已经恢复,他侃侃而谈他的第二件心事,全组鼓掌并写了提案,最后大家起立,齐声高唱国际歌。现在在地矿部的领导下,在教委的支持和批准下,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正加速深化,何长工同志的英灵在井冈山上安然长眠吧!我们永远怀念你,永远向你学习!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组建重工业部,任副部长、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为我国重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地质事业的领导者、北地的创立者何长工1952年8月,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何长工同志调任副部长,后任党组书记,同李四光部长一起开创和长期领导了我国地质事业。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