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宣传教育 | 锦州医科大学:遵循345原则,构建“1256+N”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锦州医科大学:遵循345原则,构建“1256+N”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来源: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姜健 杨贺 孟令弟 杨芳馨 发布时间:2024-07-15 11:18:52

锦州医科大学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家访工作作为育人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系统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逐步探索构建形成“1256+N”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以“精准家访”架起家校社共育“连心桥”。


一、工作思路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家访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工作要求,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宗旨,不断创新形式,优化内容,凸显成效,建立全员覆盖、全过程参与、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细化分类,坚持对普通学生的“普访”与对特殊群体的“必访”,遵循345原则,逐步探索构建形成“1256+N”(即1个中心、2种途径、5个模式、6类群体、N个学生及家庭)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科学谋划,统筹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优化工作内容,凸显工作成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遵循345原则,坚持做到“三必讲”:讲清楚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蓝图和学校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讲清楚锦州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具体举措,讲清楚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细化家访前工作准备,坚持做到“四必知”:知晓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学生综合表现、学院发展概况和育人目标。坚持做到“五必做”:建立“一人一册”家访档案;围绕安全教育、家校协同育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共性问题开设“家长教育课堂”;深入交流沟通与家长商讨学生个体教育方案;协同推动社会实践与访企拓岗工作;注重意见收集和总结反馈,完善家访工作机制。逐步探索构建形成“1256+N”(即1个中心、2种途径、5个模式、6类群体、N个学生及家庭)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两条途径、依托“慰问访、帮扶访、关怀访、激励访、指导访”五大家访模式、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心理问题学生、优秀学生、家庭教育困惑家长6类群体、全面覆盖N个学生及家庭,全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二)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印发《锦州医科大学家访工作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和方式、参与人员、工作对象、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统筹部署。校领导班子成员聚焦联系学院全员参与家访工作,各学院建立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学院其他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参与的家访团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依照在校生总数,设立家访工作专项经费,从制度、队伍和经费等层面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24.png


(三)落实责任,强化闭环管理,推动全员参与

学校统筹指导各学院强化主体意识,扛起责任,出台《锦州医科大学学院联系服务学生工作制度》,推动学院领导班子、学生管理干部、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多支力量深入一线开展家访工作。强化全程指导和督导,将家访工作纳入学校对学院学生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家访前工作准备,坚持做到“四必知”,注重群体分类体现工作侧重点。工作过程中,明确工作重点难点,明确班子成员靠前指挥直接参与,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明确工作方式方法,聚焦学生困难和合理诉求,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建立《锦州医科大学家访学生信息登记表》,形成“一生一档”工作台账,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暖心帮扶,为针对性开展教育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注重创新,细化工作举措,体现锦医特色

学校精心组织,通过云端家长会、区域家长会、实地走访、书信传情、视频互动、电话连线等多种方式融合开展家校社合作育人;联合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协同推动社会实践与访企拓岗工作融合开展;围绕安全教育、家校协同育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共性问题开设“家长教育课堂”;精心设计“家访专属喜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切实发挥学生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三、工作成效及创新做法

近五年来,学校累计参与家访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召开线上家长会百余场,针对性开设家长教育课堂场覆盖学生及家长1万余人次;深入实地走访学生家庭1000余个,足迹覆盖辽宁省全域等省内外多个地区;召开线下区域家长会20余场次,发放家访专属喜报千余份,鸿雁信访千余份。家访工作先后被“辽宁日报”“辽宁高校思政”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获评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先进个人2人次;育人实效凸显,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省大学生年度影响力人物、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学生先进典型。

(一)精准做好特殊群体“一对一”家访

结合学生分布情况,建立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为主,学院其他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参与的家访工作团队,明确参与人员、时间安排、区域划分及家访对象,完成特殊群体学生的“一对一”家访全覆盖。并且就学校发展历史、未来发展规划、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总体部署等内容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同时,针对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把学校对学生的关爱送到了学生家门口和心坎上。


图片27.png


(二)协同教育,共话成长,统筹做好分类集中家访

学校统筹指导,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受访对象特点,对全口径学生进行细化分类,寻找共性问题,开展区域性家长会。结合实际,搭建线上云平台,重点围绕网络素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共性问题开设云端“家长教育课堂”,按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开展线上家访活动,确保覆盖全体学生,不落一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截止目前,累计召开线上线下集中普访500余场,形成家访纪实300余篇,调研报告500余篇,精准化对接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家庭困难、就业困难和优秀学生等超万人。通过家访,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学生和家长撰写感悟百余篇。锦医师生家长通过云端促膝长谈,拉近了彼此距离,促进了学生、家庭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家校育人合力。

(三)整合资源,跨院联动,探索建立联合家访工作模式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建立校院两级联合家访工作模式,实施项目化管理,对联合家访工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保障。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指导多院联动,组织药学院、口腔医学院与健康管理现代产业学院等7人,组建专项团队,深入新疆地区开展集中家访活动;各级党组织针对家访对象分布情况协同会商,整合学院资源,联合组队,配齐配强工作队伍,建立跨学院联合家访工作模式,深入辽宁省朝阳市开展线下联合家访;学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优势特长,组建民族学生专项家访工作团队,深入新疆地区开展联合家访,为民族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把家访工作扩宽到祖国大地的每一处。

家校合力,共育有声,常态化家访是我校“两季三节一访”为主线的全链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学校以假期集中家访和日常家访为主要模式,实施“谈心、走访、交流、互动”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了学校统筹、校院两级联动、全员参与、分类实施、精准施策的特色家访工作模式。


责任编辑:马静怡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家访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工作要求,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宗旨,不断创新形式,优化内容,凸显成效,建立全员覆盖、全过程参与、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细化分类,坚持对普通学生的“普访”与对特殊群体的“必访”,遵循345原则,逐步探索构建形成“1256+N”(即1个中心、2种途径、5个模式、6类群体、N个学生及家庭)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