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宣传教育 | 武汉大学: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式

武汉大学: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式

来源:武汉大学 作者:简繁 发布时间:2023-04-04 12:57:08

近年来,武汉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学科评估A+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平台优势,以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为目标追求,以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要素有效汇集、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探索形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式。

一是推进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深研党的创新理论,丰富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学理性。以1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为牵引,展开深入研究,形成《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系列论文等高水平成果。发挥多位思政课教学名师善于把学科科研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能力优势,将学术研究成果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努力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理认知。

武汉大学组织实施、44家单位近百位专家历时5年编纂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是推进思政课“教”与“学”深度融合,以持续大规模学情调研,切准大学生心理脉动、思想需求,增强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连续八年对全国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年度大数据大调查,参与高校从30所扩展至70余所,积累30余万份学生样本数据,出版逾百万字的系列“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研发中国大学生研究数据平台“思享珞珈”,可根据各高校大学生原始大数据,智能分析生成标准化学情报告。由此,找准大学生思想关注点、情感激发点和教学切入点,实现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的精准衔接融合。

武汉大学“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系列等,为思政课把握学情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三是推进思政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以多元优质的新媒体资源供给,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强了课程教学的亲和力。自主研发、整体推出、及时优化四门本科生思政慕课,累计选课超160万人次,为全国高校提供优质网络思政课教学公共产品;连续五年承办“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并整合五届共1339部作品建立资源库;与光明网联合推出50集“光明理论慕课”,在全国高校属于首家和独家;精心制作推出10余期网络思政类对话节目“马上见”,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总浏览量超520万人次;打造思政课虚拟仿真产品;推动移动端优质教学互动产品进课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空间和方式。


武汉大学四门本科生思政慕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思政类对话节目等一系列品牌产品,促进思政课线上线下一体交融

四是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以多样立体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知信行合一,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现实感。以学校5个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和14个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引,推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全面创新。学校四门本科生思政课分别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微视频大赛、“观世界·论中国”大学生论坛、红色资源寻访大赛、“奋斗新时代”主题微视频大赛等全校性专题实践活动。与有关单位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协同开展好实践教学。由此,实现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贯通融合,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的祖国大地上真切感悟真理力量、不断厚植家国情怀。

武汉大学通过与有关单位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举办“奋斗新时代”主题微视频大赛等举措,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

五是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结贯通、相互促进,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协同性。学校在党委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举全校之力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组织六大学部12个学院120余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备课、合作授课。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团队负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法学院教师团队负责“全面依法治国”专题,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师团队负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专题,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团队负责“习近平关于科技强国战略重要论述”专题……在备课会现场,各团队在精心打磨一个专题的基础上登台说课,与思政课教师“华山论剑”、充分“磨课”;在课堂上,教师们发挥用学术讲政治的优势,努力把一个专题讲深讲透讲活,打造出名师领衔、高度专业、堂堂精彩的思政第一课。各学科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共构思政课教学合力的同时,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课程思政要求的体悟践行在多学科融入贯穿。学校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推动思政课教师引领专业课教师科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开门引智,设立思政课特聘教师岗位,邀请校外机关领导、军队专家、劳动模范等到课堂畅谈;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合办共建面向全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课程;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选修课。

武汉大学通过举全校之力共上思政第一课、设立思政课特聘教师岗位等举措,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协同并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育人成效显著,影响持续扩大。一是赢得学生喜爱。思政课教学好评度大幅跃升,学生申请入党人数、选择跨专业考研至马院人数和自愿到基层、西部、边远艰苦地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二是应用辐射广泛。教育部、湖北省介绍、推广相关经验做法,60余所高校同行前来调研学习,一系列品牌活动吸引各地师生,一系列优质产品服务全国高校。三是获得多方肯定。四门本科思政慕课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等;党中央、教育部、湖北省领导来校调研时,均充分肯定武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举措,认为“切准了当前‘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等多次报道、高度评价武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相关成果经专家鉴定、会议展示,受到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专家和全国重点马院同行普遍赞誉。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式以融促合,以合提质,以质增效,形成了共同办好思政课的合力效应,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等重要论述精神,彰显了“大思政课”理念,具有显著的示范引领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任重道远。武汉大学将为此不懈奋斗,努力将思政课办成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责任编辑:王浩洋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近年来,武汉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部学科评估A+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平台优势,以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为目标追求,以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要素有效汇集、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探索形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五融合”教学模式。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