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四提四聚四结合”探索三全育人“新场域”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坚持“立足校内、服务社会,党建引领、把握关键”的原则,以志愿服务为把手,通过“知情意行”的有效运用,全面推行“四结合”工作法,即“课上+课下、学校+社区、1+N服务、队伍+达人”。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整合各方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实施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精准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深化育人成效。
“课上+课下”提神聚能,促进思想融合
课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以“明德、立信”校训为指导,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过程践行“立德树人、学生中心”理念,将“思政为魂、知识为本”作为教学的理念追求、行动标准。通过对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使课程思政教育外化于物、内化于心、润化于生、实化于行、固化于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润物无声”式育人。
课下进一步创新思想教育形式。建筑工程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发动党员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以学生会部门为把手、以班级为主体,坚持“一月一主题,一班一特色”,特别是在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网络思政阵地,利用新媒体矩阵,建立“智慧党建”“大雅之堂”“追风者”等思政专栏,日常做好推文宣传,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到政治理论学习之中,着力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学校+社区”提效聚智,实现教育联动
健全志愿服务队伍联建体系,设专职辅导员作为指导教师,落实志愿者日常培训、活动策划、记录复盘等各项工作。根据专业侧重方向,编制志愿服务项目清单,以党建为引领,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各认领1-2个服务项目,坚持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服务。
与航天小区等社区建立长期“结对服务”,设置“固定日”开展政策宣传、环境保洁、生活帮扶等活动。与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莱山区第三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以校为中心,实现“校社”全方位联合育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疾控专家进校园,围绕结核病等传染病知识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克服“能力恐慌”,坚定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的信念。
“1+N服务” 提质聚力,助推资源汇集
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项目,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近年来,依托“扬帆起航”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耀青春”志愿服务队,将学生专业特色、兴趣爱好与社区需求相结合,开展了“爱老敬老”项目、学雷锋项目、结核病知识传播项目等,为烟台芝罘区前进路社区的失独老人送温暖,为四川大凉山的小学生捐衣物、文具,为患病同学筹款治病,为“双报到”社区义务环保、劝解文明出行,为烟台汇绿植树,送文化艺术下乡等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各类特色项目共吸引了近万名学生的参与。
用在志愿服务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感化学生、优秀项目吸引学生、先进集体个人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爱国爱社会、爱校爱家、爱人自爱的情感。特别是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在用脚步丈量祖国的热土中,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亲密接触”,如孤寡老人、困难群体、留守儿童、非遗文化传承的老艺人等,形成了情感“粘合剂”,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队伍+达人”提标聚心,增强育人成效
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组织日益壮大,志愿活动质态不断提升,先后荣获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志愿团队称号”、山东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优秀志愿者团队”“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烟台市委宣传部等13个部门颁发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奖等荣誉。毕业生房立盛两次见义勇为下水救人,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多名学生成长为“服务达人”,荣获“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宣传行动优秀志愿者”“创建文明城市优秀志愿者”“防艾宣传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及奖励。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精神,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志愿红”成为温暖社区和校园的鲜明底色。建筑工程学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志愿服务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志愿活动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了正确的认知,在成长成才中有了充足的动力,真正实现了志愿服务育人有成效,反哺社会有贡献。广大志愿者勇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通过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方式,建筑工程学院将志愿服务的大选题做成小而精的项目,以“点”带“面”,在精准服务、精准育人的同时,为广大师生和群众带去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探索三全育人的“新场域”,构筑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