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宣传教育 | 天津城建大学:高质量构建具有城建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天津城建大学:高质量构建具有城建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来源: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史庆伟 发布时间:2023-01-11 10:47: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重要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表达了新期待、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高质量构建具有城建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天津城建大学着力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性上下功夫,明确思政工作一体化统筹、一条线指挥、一盘棋协同的“3个一”工作思路,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工作体系”为核心,坚持一体化统筹

(一)加强党委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把准方向

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引领机制,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思政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制定“十四五”思政工作专项规划,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具体落实任务分解及完成时间进度,责任到人,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这7个子体系。

(二)建立完善思政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创新发展

以学校党的领导制度和党的建设体系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保障和基本依托,不断健全完善学校思政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以高质量的思政工作体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有效协同、多方面力量参与的体制机制体系。

(三)强化“战斗堡垒”政治定位,充分发挥党建育人作用

选优配强二级党组织书记和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培育。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进一步优化“两级七层次”党员发展全程递进式培养体系,扎实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强力抓好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师生党支部建设,让广大师生党员亮党员身份、立先进标尺、树先锋形象。持续开展高校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三级联创等新时代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促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条线指挥

(一)突出思想引领,建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

学校按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标准,依托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平台、天津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契机,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体校领导带头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效。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协同课内外、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大中小思政课等,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学校革命丰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科普基地等建设具有城建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持续推出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二)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

发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及各分中心作用,通过培训、工作坊、示范公开课、集体备课会等多种形式积累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积极打造具有城建特色、典型示范效应和较好推广价值的多层级、多类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课程思政教研团队,打造城建特色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项目和活动,选树一批具有城建特色的高质量示范项目、示范课,推动省部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例如建筑学院通过“识红色建筑、画红色建筑、读红色建筑、测红色建筑、讲红色建筑”使学生全方位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三)立足学校特色,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引,以城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以高质量的思政工作体系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构建了“三平台、十四模块、四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创新创业“三大实践平台”,通过以专业特色社团为基础的“学科竞赛+科研活动+专业实践”模式、实践教学周“创新实践项目”和“专业集群实训工作坊”项目等举措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并逐步形成以智育为重加强“新工科”建设,以体育节、艺术节等形式拓展第二课堂,发展体育、美育教育。围绕劳动教育工坊,建设具有城建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完善“点线面网”立体式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育人模式。

三、强化三全育人格局,坚持全校一盘棋协同

(一)以“队伍建设”为支撑,激发全员育人主体自觉

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强化先进典型引领,培养各方面素质较高、人格魅力较强、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选优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聘请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馆长姚旸,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天津市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双拥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王贵武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导师,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实现职级、职称“双线”晋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育人作用,加快推进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试点建设,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努力打造党建引领、队伍进驻、学生参与、文化浸润、安全保障的城建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格局。

(二)以“课程协同育人”为攻坚点,增强“大思政课”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坚持课程协同育人,突出实践育人和开放共享,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双向循环,深度融通。依托校内外资源建立数字思政实践育人平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立足城建特色,挖掘与利用红色资源,依托学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天津市教育系统巡察教育培训基地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训基地等天津市高校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提供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研学平台。在学校遭遇疫情后,化被动为主动,组织教师讲授抗疫思政课,将城大人担当作为、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抗疫实践转化为育人素材,阐释制度优势,助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以“五育并举”为着力点,打造城建特色的全方位育人

持续推进“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德育为先,制定《"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崇德明理的时代新人。坚持智育为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城建特色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教育教学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体育为基,探索以体育人新模式,形成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导,以体育协会、学生体育社团为保障,以课余体育级炼和各类体育竞赛为依托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坚持美育为要,制定了《天津城建大学关于切实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营造向美而行新氛围,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劳育为本,制定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案》等文件,建设多元形式新平台,推进“劳动+党建引领”“劳动+品牌活动”“劳动+志愿服务”三大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乐劳爱劳”新风尚。

(作者:史庆伟,天津城建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重要观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表达了新期待、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高质量构建具有城建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天津城建大学着力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性上下功夫,明确思政工作一体化统筹、一条线指挥、一盘棋协同的“3个一”工作思路,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