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红色实践 育好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和用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的主摇篮,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主题,以“红心向党”为品牌引领,不断擦亮红色调,唱响主旋律,用好红资源,通过开展“红心向党”系列红色实践,引领青年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红色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开展红色宣讲,让学思政的人讲思政,把思政课讲在祖国大地上。学院立足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鲜明导向,不仅致力于在校内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也注重让“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走出校门,积极宣传讲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宣传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检验课堂理论学习效果,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知识风采,学院组建“博闻求是红色宣讲团”,让学思政的人背上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行囊,走进恩施来凤县绿水镇老寨村,以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向村民朋友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以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在田间地头、飞荡在寻常百姓家,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思想动力。
开展红色追梦,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把追梦脚步走在祖国大地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学院立足于“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讲信仰的人培养更多有信仰的人”,组建“厚德砥行红色追梦团”,着力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追溯红色信仰,带领青年大学生走进恩施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桥、来凤民族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开展“红色史料我来读、红色故事我来听、红色足迹我来走、红色人物我来学”等系列红色追梦活动。通过实地聆听学习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行走的党史教育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后继有人。
开展红色调研,让学专业的人用专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必须掌握并善于运用的思想武器。学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组建“青春向党红色调研团”,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专业研究与红色实践相结合,让学专业的人,背着专业工具箱,走进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寺坪镇和过渡湾镇部分社区和乡村,以“访、听、探、看、问”等方式,全面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研究性社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一线访谈,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用身心体验基层民情,用眼睛发现现实问题,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乡村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在田间地头撰写调研论文。充分发挥专业所学,运用专业所长,为基层党建把脉问诊,用心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同时,还注重将德育融入红色实践,利用红色调研之机,用心用情开展“爱心向童、情暖乡间”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爱心播撒在乡间地头,把温暖传递在儿童心窝,在爱心之光与童心之梦的五彩交织中涵育仁爱之心、彰显青年之责。
立德树人,初心如磐;红色实践,常为常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高擎红色思想火炬,播撒红色种子,持续开展“红色宣讲”、“红色追梦”、“红色调研”等系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持之以恒启润爱国心,砥砺爱国志,厚植爱国情,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