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语言充电赋能 奏响思政工作最强音
醉在诗意的秋,正是一年好时节。在渤海之畔的津城,由天津市教委牵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承办的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成立了。
“大师讲演,让学员潸然泪下,深刻感受入脑入心的生动思政课。名师传道,让学员醍醐灌顶,细细体会思政语言的表达魅力。导师指导,让学员茅塞顿开,勇于上台突破自身的思政表达能力短板。分组讨论,让学员交流分享,互促互进携手打造思政语言共同体……”一场作为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首秀的首期特训营正在进行,这是天津市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实践,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内容上开创先河,打造思想政治工作闪亮品牌。
化短为长,让思政工作者站稳育人第一线
“我还记得自己初上讲台时,心中的那份忐忑与羞涩,表达间不由自主频频冒出的语气口头禅,夹杂在话语的片段停顿中,心跳加速、面部紧绷、想大口呼吸又怕露出破绽。那种感觉用现在的描述方式来看就是‘连尴尬症都犯了’。我更记得第一次和学生谈心谈话时,面对针锋相对的质疑与发问,我在回答时的那种单薄和无奈。”这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辅导员谢舒在特训营开营仪式上给大家分享的切身经历。台下来自天津市各高校的46名坚守在思政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们听后都不约而同地微微点头,仿佛描述的就是本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场景。“如何巧妙运用思政语言,让思政工作从‘干巴巴的说教’变成‘热乎乎的认同?’”这是思政工作者普遍的痛点和难点。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沟通、解释、说服、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形象地说,思政教育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曲高和寡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入耳入脑,才能入脑入心。这就对思政工作者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提高思政教育的话语表达能力,不仅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还需要加强思政语言能力的训练。
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正是针对当前思政工作者存在的思政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难以有效驾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现实问题,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语言艺术魅力的契合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而设立的。中心每年将利用假期组织2期不少于3天的表达能力训练营、1期不少于5天的表达能力高级研修营,邀请思想政治领域和语言表达领域的专家主讲,定期举办天津市思政工作人员语言表达能力论坛和主题活动。
首期特训营以“魅力表达 鲜活课堂”为主题,以培养培训、宣传宣讲、教研实践、展示展演4项基本职能为立足点,在教学方式上创新采用“大师传道+名师授业+导师解惑”三位一体训练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开设了演讲基础、自我介绍、态势语言、有声语言、演讲鉴赏、稿件撰写等理论课及演讲赛事解析、趣味奇葩说、即兴演讲、导师一对一答疑、成果展示等实践课,给参加特训的全市46名思想政治工作者搭建了化语言劣势为教育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良好平台。天津商业大学思政课教师吕秀彬在结营上感叹道,“训练营给我带来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我从没想过五天的培训能让我从一个沉默寡言的‘真社恐’转变为一个鼓起勇气站上讲台展现自己的从容讲演者。专家们的授课内容真的给我带来了诸多裨益,从如何正确发音到如何高情商的沟通,从如何撰写演讲稿到如何正确展现态势语,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系统科学的方法,更增加了勇气,增强了信心,这为我今后的思政课讲授带来了巨大的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天津市每年都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招法,特别是今年牢牢抓住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落地天津的重要契机,全力推进我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我校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成功申请设立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努力将中心的思政语言训练的品牌擦亮,努力为推动天津市思政教育再上新水平贡献天职师大力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副主任李靖说道。
春风化雨,把思政工作做进人的心灵里
“一个个年轻的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中倒下,而活着的战士却仍然抱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冲向敌阵。一幕幕感人瞬间,一次次生离死别……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一点,站在特训营的讲台上,71岁的蔡朝东老师始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老山战役那段感人肺腑、热血沸腾的历史,让聆听的学员老师们几度潸然泪下,忍不住赞叹:“原来思政课是这样讲到大家心中的,受益匪浅!”
增强思政语言温度,找准思想的“共鸣点”。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如果教育语言冷巴巴,没有温度,那么是无法做到与学生价值观的契合、思想的共鸣,“摇动”“推动”“唤醒”显然也无从实现。从共和国著名演讲家、“理解万岁”首倡者、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蔡朝东的精彩思政课讲授到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名誉院长贾宁的感染性语言示范再到清华大学教师、全国十佳青年演讲家、CCTV栏目频道宣讲发言人王晨琛的语言艺术演绎……特训营的“名师”授课,有着鲜明的主题,有着生动的讲述,更有着人生智慧,这样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的思政语言训练,让学员们听后大呼过瘾,也让人“心服”,很好地展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炉火纯青的“语言修为”和有情有义的“语言温度”。
增强思政语言力度,找准求知的“困惑点”。思政课的理论色彩较浓、思想性较强,容易出现课堂生机不足、活力不够的情况。如何强化思想教育的语言表达,打破思想政治工作居高临下的生硬说教,这是每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感染力的有声语言和合时宜的姿势语言对于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感召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你不应急忙开口,而应用亲切的目光注视或扫视课堂几秒钟,使学生的大脑做好接收信息的准备,得到无声的感染,你的挑战失败”“日常长时间用嗓,总感觉嗓子很累,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正确发声”……在特训营的讲台上,正连番进行着一场场“沉浸式”的思政有声语言练习和姿势语言挑战。
为期五天的培训课程共邀请《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原副社长、原北京演讲与口才学会副会长袁先捷,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部全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余海龙,全国演讲大赛专家评委、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刚等3名专家大咖们作为学员导师进行倾情指导,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思政语言提升理论课程,又有鲜活生动的教学态势语言实践展示。
一堂堂绘声绘色的思政语言理论课,一个个上台展演的态势语言挑战,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支思政工作者队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必能将广大学生牢牢吸引在思政教育课堂,始终掌握上好思政课的主动权话语权。
“思政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核心就是从‘有’迈向‘优’的过程。思政工作就是解决入脑入心的问题,要让每一个思政工作者成为演讲家,成为解说家,成为坚定的信仰传播者。参加特训营的老师们要在学上下功夫,在特训营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不能变得浅薄,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语言的深度。”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杨明处长说道。
语语相连,构筑思政育人“同心圆”
在特训营工作者寻找的现场访谈地点,来自天津市各高校的46名参训学员,逐一用镜头记录下本次参加特训营的感受和体会。镜头前,他们笑意盈盈诉说着自己的真实体悟,访谈视频中,“凝聚”“提升”“感谢”等词汇是学员们话语中频频出现的热词。
“鲲鹏展翅迎风起,为国育才齐献礼。妙语连珠哪家猛,特训营里属鲲鹏。”“鲸落如歌,超越自我。鹰击长空,只有精英。”“未语先夺声,不动致千里”。……口号呐喊配合海报展示,让特训营团队展示格外精彩。特训营伊始,为了更快地让来自46所学校的思政工作者熟悉起来,特将46名老师分为三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破冰”活动。上课前进行团队口号和海报展示,课间共同完成舒缓运动。在讨论室,学员们会进行“头脑风暴”,相互分享经验。在语言表达嘉年华上,学员们纷纷踊跃参加绕口令比赛、选题配音、你说我猜即兴演讲、辩论比赛等游戏,进行精彩对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王婷婷说,“在精彩纷呈的思政语言团建活动中培育了我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特训营整体凝聚力。”
“思政语言能力提升特训营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第一天来的时候我们还是来自46所学校的陌生人,在老师们带领下不到一天的时间大家就彼此熟悉了起来。经过5天的相处,我们之间的‘冰’已完全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凝聚在大家心中的一团‘火’。从素不相识到依依不舍,为期5天的培训让我收获了对于演讲的认知,对于精彩课堂的认知,对于科学发声的认知,更让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们。”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芬在现场访谈中动人地说道。
更阑人静,学兴正浓。在特训营会议室,参训学员还在围绕结营仪式上的思政演讲展示进行着热烈讨论。为了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特训营特意策划了一场以“不忘初心”为线索,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思政演讲比赛展示。天津城建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周淮娇以题为《一把红伞》的精彩讲授和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辅导员陈忱以题为《愿为星火,与你同行》的真挚分享,获得本期特训营展示特等奖。周淮娇在展示中动情地谈道,“为期五天的训练营,在一次又一次的探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之中,我看到有一把又一把思政育人的红伞在撑起,未来我们走出这里,走向一万一千平方公里的津沽大地,我想我会非常安心,非常踏实,因为无论是路过天大、南开、天津师大、还是路过天职师大、天津仁爱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路过每一所校园的时候,我都知道那里有你有你们,有46个红伞撑起,有46把红伞撑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下,“联通”“凝聚”“分享”是特训营的关键词。在过去,由于物理空间的阻隔,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基本都是只与本学校的同事进行深入交流,即便是有机会见到别的学校同仁,也是止步于浅尝辄止的寒暄,各学校之间衔接性不高。现在特训营为每位学员搭建了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良好平台。为期5天的训练,813张活动照片,750多段视频实录,10余家中央和天津重要媒体报道见证了46名学员互学互鉴共成长,互琢互磨研思政的精彩历程。特训营的思政语言理论课程和“沉浸式”语言训练体验对于打破天津市各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在思政语言训练中破解‘各自为政’的困境大有裨益,有利于构建同向同行又融会贯通的思政语言“同心圆”,积极营造多圈层、立体式铸魂育人思政语言新生态。
立德树人,久久为功,思政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升的脚步深深印在育人的沃土上。在天津市学校思政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中心的特训营里,一支支“开口敢讲”“日常会讲”“难题巧讲”的新时代优秀思政工作者正昂首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