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经验 | 宣传教育 | 固本铸魂 守正创新——甘肃农业大学五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固本铸魂 守正创新——甘肃农业大学五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作者:郭静静 发布时间:2021-12-22 16:49:02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国高校的特色,也是办好高校的优势。

过去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导航图”和行动“指南针”。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着力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园焕发新活力,广大青年学子进一步激发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正能量。

立心铸魂: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不可摧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把常态化、制度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把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师生工作体系作为总抓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时,向全党发出的号令。学校党委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新思想新理论,掀起一波又一波“大学习”。

——以学习加强政治建设。学校党委坚决落实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要求,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开展“追寻先烈足迹,弘扬革命精神”“践行‘两学一做’,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主题学习活动,先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0余次;党支部“三会一课”、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以学习强化初心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基础,把教育报国作为最鲜明的特色、最明确的指向,围绕“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争先锋”“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等,坚定干部师生教育强国、教育报国的信念。突出“关键少数”,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印发,强化了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头雁”作用,持续“领读、领学、领悟”。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从2016年每年开展7次到2021年每月至少1次,强化了学习的硬要求。建立了中层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巡学旁听和通报制度,积极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动绝大多数,学校党委先后举办了校领导专题读书班、“两委委员”研习班和5期“学习新思想”专题读书班和各类网络培训等,分层分类对干部进行轮训,参加人1000余人次,达到了锤炼政治品格、提升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2019年正式上线后,学校积极推广,现已成为广大干部师生理论学习的“资源库”“掌中宝”。2021年正式开通了“甘肃农业大学”学习强国号。抓好理论武装,既要不断加强学习,也要持续提升研究阐释能力。2018年1月,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正式成立;2020年5月,学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揭牌,通过持续深入的思想理论研究阐释,在真理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

——以学习建设“奋进文化”。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通过“四坛一夜”、师生宣讲团等,开展多层次、广覆盖、分众化、立体式的辅导宣讲1000余场次,把师生眼中“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能听得懂的语言,看的见的例子,推动广大干部师生“不待扬鞭自奋蹄”,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当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当广大教师感慨“这个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当青春年华的莘莘学子热议“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这么‘潮’”,当《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中央权威媒体聚焦我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工作……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凝聚起广大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学校挂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学校都要派出1万多人次在校学生提供10余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这是当代大学生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缩影,也是五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展显著的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每逢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同年轻人对话。每逢教师节,纵然日理万机,习近平总书记总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全国教师的关心关怀、对教育改革和教师工作的殷切期望。

“广大青年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执政党坚定的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总书记的话语,语重心长;党中央的期望,殷切厚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部署下,结合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6年,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党委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思政工作50条”)及时印发,充分落实新时代中央、省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为我校科学有效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条件支撑。

之后学校又先后制定《甘肃农业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甘肃农业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甘肃农业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甘肃农业大学关于建立一线规则的实施意见》《甘肃农业大学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工作台账》《甘肃农业大学家校联系制度》等,并将思政工作纳入“双一流”建设、政治巡视、领导班子考核、干部述职评议,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理想信念坚定有力。《甘肃农业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等,统筹“中国梦•我的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青春告白祖国”“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学习青年习近平,扎根陇原黄土地,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致敬信仰,青春甘农”“弘扬传统文化,筑梦红色青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有条不紊开展,不断强化四史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都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故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学校领导积极践行“一线规则”,主动“结对子”联系学生班级、宿舍,为师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重任。“李保国先进事迹”“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先进群体、援鄂医疗队成员王娟霞、王昱、郭菲等英雄人物、“中国糖丸之父”顾方舟之女等行业先进模范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工作基础持续夯实。2016年4月,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揭牌成立,为省内高校首家,五年来,以“思创融合、赛教联合和产学研用协同”的“三全育人”新理念,构建了“3+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三融一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共组织2968支团队参加了中国“互联网+”“创青春”“三创赛”“中国创翼”等40余项双创赛事,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00余项,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强化实践育人成效,五年来,学校组织80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省内外开展“科技助力学子行”“宣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筑梦乡村扶智行”等主题实践,以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五年间,学校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每年开展学风建设创建月活动,举办学风专题调研、研讨交流、宣讲报告会、寻找“甘农榜样”等,从加强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入手,科学统筹、严格管理,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从必须走向自然;坚持学业为主、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切实发挥综合素质测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共开展各类表彰1.5万余人次。

学校不断加强“资助”和“育人”相结合,五年间逐步构建起“奖学金+榜样”“助学金+感恩”“助学贷款+诚信”“社会捐助+责任”“勤工助学+能力提升”的资助育人模式,共资助4.3万余人次,切实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2018年,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成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成立了大学生心理联合会,逐步完善了“一体两翼四主线”、“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和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运行体系。

《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社团考核办法》《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相继出台,明确了社团成立、注销、评星、年检等程序,社团数量从95个精简至60个;“一社团一品牌”、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使社团活动成为衔接第一、第二课堂的润滑剂;2018年,青年习近平发展研习社成立,“青年大学习”已成为甘农学子学习、生活中的“日常”。

2016年,学校开始推免辅导员工作,并进住公寓,促进公寓文明行为和文明素养逐步提升;辅导员人数也从2016年的60人增加至目前的103人,按1:200配齐配够;2018年率先在省内高校试点,打通了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通道,让辅导员有了“奔头”,截至目前共评选副教授级辅导员5名。

2016年,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业务培训;2017年,成立党委教工工作部,使教工思政工作有了主管部门,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积极开展“双培养”机制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019年,学校下大力气实施了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校园园林景观、校园道路、校园导视系统、校园亮化、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等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活化了校园文化“育人”载体,使校园成为“流动的思政课堂”。2020年,学校着眼健全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了思政工作台账,细化为247项具体工作举措,让思政育人工作有了更为具体的抓手。

——校史育人成果丰硕。2016年,学校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史育人实践探索。新建学校认知馆已成为学生懂农知农爱农教育新平台;《图说甘肃农业大学70年》《羲园纪事》、学校形象宣传片、校史话剧《盛彤笙》、广播剧《羲园往事》等,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首任院长盛彤笙先生“臻进人类健康,裨益国民生计”的理念;历代先贤不畏艰辛,扎根西北,强农报国的感人故事;学校“三易其址,四更其名”的艰难办学历程,不断传承“甘农精神”。

学校申报的《“一史三书”“一事三讲”——以校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提名奖,《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获全省教育系统思政工作典型案例。与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录制广播剧《羲园往事》,传承“甘农精神”;以盛彤笙先生校歌歌词手稿为主创元素,新建《初心》雕塑,让师生勿忘创校艰难,牢记办学初心;校史话剧《盛彤笙》已累计上演100余场次,惠及师生5万余人次,并成为新生开展入学教育的“必选菜单”,让知农爱农情怀在大一新生心中萌芽成长。“羲园读书会”等一批诵读校史读物的学生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

——网络思政“走心走实”。根据青年大学生在哪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里的要求,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甘肃农业大学网络媒体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完善网上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规程;立项建设“青年传媒中心”和数字广播系统,拓展学校网络媒体发展空间,为实现网络育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保障。完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E海领航—刘博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成立,开辟了网络思政教育新渠道。

学校在建设羲园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多个专题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基础上,积极向以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农大青年”等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聚合”发力,持续开设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篇”“身边的感动”“敦品励学的表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们”在践行,“抗疫进行时”等系列专栏,汇聚了网络正能量、唱响育人主旋律,甘农故事响彻校园内外。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高校,我校被全国普法常识办授予了第十二届全国百家网站与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思政工作彰显魅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人文学院刘敏副教授当选“中国好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尚明瑞教授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植保学院徐秉良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农学院柴守玺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林学院孙学刚教授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管理学院辅导员刘博老师入围“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


草业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国42个试点院(系)之一,也是甘肃省唯一入选高校。策划指导的思政微电影《心花》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高校大学生微电影特等奖,《青春为祖国歌唱》入围团中央主办的第五届“青春影响”全国大中学生原创影视作品大赛,四部作品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学校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方法、战时机制全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立德树人不停摆、服务关爱不缺席、阵地管理不放松,有效凝聚2万余名师生同心战“疫”,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疫情防控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机会,“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制度自信教育。潘婷同学获全省“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和“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郭发旭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璀璨星辰,甘农人榜样的光辉洒满校园,学校建校以来颁发的最高奖——“校长奖”表彰了11名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甘农精神的内涵寓于教书育人、服务师生和求真力行中,激发了广大师生爱校、荣校、兴校热情……

多维出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越办越好

2019年3月18日,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位来自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他们的心得体会。近3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赞许,对思政课教师和课程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言语谆谆,浸润人心,昭示着思政课建设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条件保障持续改善。2016年1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人文学院分离,掀开了自己独立建院教学的历史,也使新时代深化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有了重要抓手。2016年2月,学校党委出台《甘肃农业大学关于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了思政课的组织、教学、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之后,学校相继成立了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教学科研用房从2016年的360㎡增加至目前的近800㎡,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思政工作生均经费从30元增加至40元,全面落实到位;专职思政教师从2016年的17人增加至目前的61人,增长了近3倍,现师生比为1:300。教师学缘结构合理,异缘率达98.27%。

——学科建设持续发力。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学院的首批10名硕士研究生,这也是马院2019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后进行的首次招生,更是印证了五年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飞速发展。

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甘肃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实现以高水平学科基础支撑思政课和马院建设奠定了基础;同年,与兰大马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共建,为马院向国家重点马院学习借鉴搭建了平台;2020年,与陇桥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工作,促进思政课教学互学互鉴。充分发挥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和孵化作用,通过集中研讨提能力、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等,积极推进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五年间,学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项目10余项,省级项目3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实践教学整体推进。“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总书记语重心长。从悠悠南梁地到巍巍会师塔,从肃穆哈达铺到英勇西路军,学校在这些革命旧址均建立了教育基地,师生追寻红色记忆的足迹遍布延安、梁家河、井冈山、遵义等红色圣地,形成了以红色文化“双进”为主、其他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为辅的红色文化育人传统,将“听”“说”“读”“写”“讲”“演”“践”“行”融入思政课教学,让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道德小品,从200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16届,实现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契合,取得良好口碑和育人效果。学校持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形成了以马列经典选读、道德小品、红色故事进课堂等为单元、特色鲜明的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被《中国青年报》《甘肃电视台》等典型宣传。

——教学能力全面提升。2019年聘请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等13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聘教授,4名红色场馆负责人为特聘专家,有力提高了马院的教学能力。2020年,学校5名教师入选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新阶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通过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培训、“周末理论大讲堂”、甘肃省思政骨干教师培训、党支部书记培训、网络工作骨干培训、教学工作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等多项培训,确保专题理论培训覆盖到每一位教师。五年间,通过教育部、地方和学校三级培训,共培训教师300余人次,先后获批1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主编全国农业院校规划教材10余部。

进一步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广大思政课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彩一课”奖、甘肃省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课N+1”优秀教师称号、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奖、甘肃农业大学讲课竞赛“十佳”优胜奖、微课大赛二等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是对思政课老师辛勤付出的最佳褒奖。

——“课程思政”有机浸润。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及推广。现已立项建设12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中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7门,协同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人的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向乡村振兴大踏步前进的征程上,让我们农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时代育新人、为教育谱新篇,在学校振兴、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我要评论 已有 条评论
    全部评论
过去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导航图”和行动“指南针”。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着力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农科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园焕发新活力,广大青年学子进一步激发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正能量。
育人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