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覆盖三打通十融入” 模式下“三全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五覆盖三打通十融入”模式下“三全育人”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高校实施“三全育人”,要切实把握好四个着力点,即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资源、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多年来,长春光华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发挥优势、突破瓶颈、凝练品牌”的建设思路,做到“五个覆盖”,打通“三个环节”,做好“十个融入”,学校坚持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到办学治校各领域,围绕“全”字、做足文章,围绕“育”字、下足功夫,坚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良好局面。
(一)做到“五个覆盖”,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学校深入实施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实施方案,将“三全育人”的理念、依据、目标、任务、责任、元素、方法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建立了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过程可控、成效直观的“三全育人”的流程体系,完善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两级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覆盖学校领导、机关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后勤保障“五大参与主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二)打通“三个环节”,形成全过程育人特色
学校党委深入实施“引领”“强基”“先锋”“协同”“正风”五项工程,多维发力,多措并举,坚持打通入学、学习、毕业“三大关键环节”。认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扣好入学第一粒“扣子”;扎实推进养成教育,精心构建“知、情、意、行”的养成教育体系,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袋”以记录、评价和激励其在校四年的好习惯养成;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成立大学生双创科技园,建设英伦小镇,为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指导。加强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形成全过程育人要素的协同效应。
(三)做好“十个融入”,形成全方位育人举措
1.融入思政元素,建好课程育人体系
坚持教师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两手抓,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组织形式、表现方式和教学方法,强化价值引领;开发、开设若干门具有时代特征、传承优秀文化、代表地方特色的思政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形成覆盖全体学生的专业课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职业追求和素养。开展“一师一课”课堂教学改革,遴选出17门校级课程思政试点课程,2门课程确定为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
2.融入素质养成,建好科研育人体系
不断促进科学研究活动与教书育人相辅相成,达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育人的良性循环;在建设科研平台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稳扎稳打,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科研素质。如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月活动”等各类竞赛为同学们搭建科技创新实践的有效平台。
3.融入校企合作,建好实践育人体系
创新“课上+课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形成课上“动起来”,课外“活起来”的育人格局。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积极选派青年学生参加“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积极参加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长春国际马拉松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学校多次收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表扬信,荣获“第七届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称号等。
4.融入人文素养,建好文化育人体系
实施“一院一品”工程,开设“董事长书法讲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一封家书”活动,培养家庭美德;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承办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与长春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寻脉》、拍摄电影《讷殷之恋》,展示吉林省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编排展演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记住老黑河》等舞台剧、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创作、网络作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拍摄原创话剧《失落的天堂》,拍摄校园电影,其中《我的大学老师》通过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资格审核。大型话剧《耀眼的弧光》荣获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电影短片《苍夏》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
5.融入新兴媒体,建好网络育人体系
不断加强对网络中各种文化思潮的引导,建立媒体矩阵,打造集校园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校报等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社会宣传资源融为一体的矩阵化媒体平台;不断探索“宣传+”与“互联网+”带来的契合点,编创图文、音频、视频、动漫、歌曲等产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形成信息交流顺畅、师生互动较强的高等院校网络文化,实现网络育人。
6.融入网格管理,建好心理育人体系
实施心理育人领航项目,形成“校—院—班—公寓”心理健康工作网格管理模式。一是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易班平台、钉钉APP等多媒体立体化的信息收集渠道,构建校外心理专家顾问、学生家长和校内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同学等九类心理育人的实施者队伍。二是通过教育教学、预防干预等“五位一体”心理工作方法,覆盖宿舍、班级、年级、专业、系部、社团等领域。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渠道发布录制推送心理健康视频、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起到有效宣传和引导激励作用。
7.融入岗位职能,建好管理育人体系
切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程,对全校制度体系进行废改建,提升管理育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抓管理促育人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学校各单位管理职能,推动各单位在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善于管理中提升育人水平。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师养德修为工程”,建设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
8.融入人本理念,建好服务育人体系
寓教育于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之中和勤勤恳恳、甘当老黄牛的模范行动之中,做好“不上讲台的老师”。不断加大对校园景观、图书馆、教室、运动场、游泳馆、体育馆进行维修改造,为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环境;加大对艺术剧场、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开放力度,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学校保卫、学生、后勤等职能单位服务育人水平,确保大学生在校园内生命财产安全、防火防盗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通过改善水质、改造管网供暖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9.融入分级管理,建好资助育人体系
建立资助工作分级负责机制,分级分层深入学生、宣传政策、了解动态、反馈效果。完善资助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升级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动态追踪学生家庭情况和在校信息。健全一人一策工作机制,拓展精准资助帮扶渠道,坚持分类施策,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能顺利入学又能安心上学。制定实施《长春光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管理办法》,持续增加资源投入,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10.融入对标争先,建好组织育人体系
持续推进“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带动全校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创优。发挥好各基层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建设一批院级党建育人优秀工作案例、风采项目。发挥好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以党建带团建,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专业协会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