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五个一”着力走好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
在迈向教育强国,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宏伟目标下,高校面临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任务与新要求。
近年来,佛山大学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提出战略思考并推动破题实践,深入实施以夯实基层、基础、基本为重点的“五个一”战略:“一盘棋”推动政治建设,“一体化”推进强基固本,“一条链”推进选贤任能,“一组拳”推进引育并举,“一张网”推进双融双促。学校通过“五个一”积力攒力、汇聚合力,系统谋划并整体推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优化顶层设计与底层承接的对接、细化二者的衔接,不断把党的政治、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制胜优势,导向鲜明、特色突显,持续丰富供给,一以贯之。在此过程中,“党建力量”可感、可见,尽显“双融双强”共建共生价值,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2019年,学校被授予“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称号;2023年,被推荐参评“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4年,在大学更名、博士单位授权、人才培养、三甲专科医院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2024年9月佛山大学揭牌仪式
2024年7月佛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晋升三甲专科医院
一、“一盘棋”推动政治建设,着力强化凝心铸魂
学校党委坚定不移地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深化党的理论武装,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和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解锁”契合时代需求与学校特色的理论宣讲新模式,建强多元师生政治理论学习阵地,充分利用“头雁领航工程”“组织员成长训练营”、师德建设“浸润工程”等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与提升空间。
持续优化“六学联动”机制,构建“学习+认识+部署+行动+结果+反馈”的贯彻落实闭环,教育引导师生党员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严格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将对党忠诚体现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之中,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之上。
举行“青春筑梦 奋进新征程”师生校园马拉松健跑活动
二、“一体化”推进强基固本,着力强化组织力提升
学校党委深入开展“党建基础全域夯实”行动,大力推进“对标争先”计划,以“双创”和“四强”党支部作为关键着力点,以线下组织体系和线上易班为“中轴线”,以拓宽组织服务为“覆盖面”,“点线面”结合有力推动整体党建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学校5个支部被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学院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5个支部被确立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支部被确立为“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4个党支部被命名为省“三型党支部”,获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国家级团队1个、省级团队2个。2017—2024年连续8年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和佛山市直机关工委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学校均获评“好”的等次。学校作为省“双中心”,先后荣获“易班全国十佳工作站”“易班全国十佳特色应用”等十余项国家级荣誉,以及“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等二十余项省级荣誉。
每年全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
三、“一条链”推进选贤任能,着力强化担当作为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力健全和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系统优化选、育、管、用“一条链”制度。
突出政治标准,进一步探索干部分析研判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现象。引导干部树立并践行正确政绩观,大力选拔重用讲政治、敢担当、能破难、善成事的干部,牢固树立“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的鲜明导向。坚持用好、用严“指挥棒”,健全正向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三项机制,切实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让“躺平者无处可躺”。
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坚持有目的、分阶段做好干部“蓄水池”工程,持续做大做优“基本盘”,科学优化干部队伍年龄、专业和经历结构。在2024年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集中调整后,干部平均年龄大幅降低6岁,45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较调整前显著增加了30%,4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较调整前增加了20.6%。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0.7%;高级职称占比达60.1%。深化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健全“全方位、常态化、全覆盖”干部培训体系,定期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墩苗成长。近三年来,选派68名年轻干部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省专项工作组以及佛山市直单位等跟班挂职锻炼。
四、“一组拳”推进引育并举,着力强化人才竞争力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持人才强校战略,分类制定并实施具有竞争力且差异化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通过“一组拳”式的举措,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工作格局。围绕“精准引才”,开展人才引进“提质行动”,大力推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集聚工程,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的引进力度,凝练出诸如“以才引才、精准对接、主动出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精准引才策略案例,精心打造出“国际青年学者会议”这一极具影响力的引才窗口平台以及“人才复用”共享共用引才机制等精准引才范式品牌。聚焦“有组织育才”,完善人才培育“托举攀峰”支持体系建设。按照“分类发展、多元评价、专项托举”的原则,培育扶持人才梯队,有计划地结合重大人才项目申报,开展全过程、高质量的打磨指导,“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通过“包干制”“多赛道”助力人才成长发展。
得益于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学校教师(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近几年来,学校年均高层次人才(含优秀青年博士)引进数量超100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从八年前的不足30%提升至如今的68%,在2024年更是取得了1名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8名省级人才的历史性突破。
佛山大学承办佛山市第二届国际青年人才交流大会暨佛山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会议
五、“一张网”推进双融双促,着力强化提质赋能
学校党委实施“党建领航,全域过硬”行动,完善“党建+”工作格局,拓展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深度广度。
在纵向方面,构建三级党建业务联动机制,健全学校党委、二级单位党委和教师党支部的联动体系,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大力选树榜样群,推进“先锋工程”。党组织主动参与构建科学研究新范式,有组织地引导先进党组织、骨干党员、各类人才带头开展“大研究”;有计划地借助党支部联合共建,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作用;有设计地在重大项目攻关组创新设立党组织,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学校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当前共有6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其中兽医学进入全球前150名。
在横向方面,建立党建业务互联互动机制,推进教师党支部、政府党支部、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常态化。成立“校地合作党建联盟”,携手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推行“一学院对接一街镇”“一学科对接一行业”“一博士对接一企业”的主动服务地方举措,打造践行社会服务宗旨、履行服务社会责任的“高校样板”,构建政产学研合一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创建包括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60余个,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佛山大学与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工作推进会
佛山大学党委以“五个一”战略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且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树牢,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勃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凝聚广大师生共同致力于大抓发展的效能进一步彰显。与此同时,作为案例和样本,它为观察、评估系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双融双强”,以及更多改革创新成果在大学落地生根、转化生效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有效路径,使得党的建设水平与效益切实成为重估、评价高等学校办学育人业绩成效的关键窗口与重要依据,共同助力实现党建引领与创新通过强化“力度”提升“质量”,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充分展现其价值与功效的美好愿景,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党建引领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与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