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深化党建强基赋能,引领保障教育教学
集美大学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建强基赋能专项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教育教学,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十四五”以来,学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7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9个。
一、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聚力赋能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修订学校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优化校院两级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强党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是深化以评促建。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等,研究部署推动教育教学和审核评估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和加强党对审核评估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党员、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集美大学建设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及时传达部署,全面动员推进。主动对照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深入开展自评自查,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整改措施,推动整改提升。制作《热爱,每一天》《集大迎评争优总动员》等特色视频,加强宣传展示,营造迎评争优良好氛围。
三是推动引领示范。各基层党组织重视发挥党建引领,紧扣学科专业,立足育人实践,围绕推进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学业指导等,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创建与本科教育教学相关的党建工作品牌。如水产学院党委《“三个坚持”引领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理学院党委《创建卓越教学平台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构建“大思政”格局 凝心聚力育新人》等特色案例先后被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宣传报道。
二、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中聚力赋能
一是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学校党委坚持“以海强校、‘工海’融合”的办学发展思路,全面整合学校涉海学科资源,高起点谋划推进海洋学科建设,整合组建涉海学科群,成立涉海学科单位党委、学科团队党支部等。推进涉海学科党组织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围绕“闽、海、台、侨”,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一批党建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的优秀成果。如航海学院党委以校船“育德”轮为阵地,深入开展“海上党建思政特色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构建“1234”海上思政育人模式,使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实习全过程。
二是紧扣教学科研需求。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学校教育改革,落实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积极调整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推进教师党支部建在重大项目组、学术团队、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上,切实把“党建引领力”转化推动事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如轮机工程学院船舶综合电力推进与智能控制团队党支部通过完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积极开展船舶装备技术攻关,实现近海新能源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智能全电船的集成研发,相关成果已在中国船舶704所、福船集团等多家企业得到实际应用,为企业创造超过4亿元的经济价值。
三是立足学生工作实际。落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组织育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工作向学生最活跃地方拓展。在传统按年级、班级、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在学生社区、学生组织(社团)等建立党组织,全面提升学生党支部育人育才成效。如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红芯社区党支部结合支部立项活动,创新构建辅导员+专任教师+职业导师的“三师协同”机制,实施“学业培优计划”和“学业助困计划”,成立学业帮扶小组,以党建引领优良学风。
三、在强化党员作用发挥中聚力赋能
一是抓好“双带头”。深化推进“头雁领航”工程,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双带头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8个,3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如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许志龙教授,立足本科教学实践,探索构建机械类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其牵头完成的成果《构建“一主线三融通”递进式专题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获2024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二是抓实“双主体”。立足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这两个主体,深化推进“先锋领行”工程。建立师生党支部共建共创机制、党员教师和学生“1+X”结对帮扶机制等,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学业辅导、过失帮扶、困难扶助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党员教师在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争当先锋。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党员先行”“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党员先行”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在服务审核评估工作中争当先锋、争作表率。
三是推进“双融合”。实施党建“强基赋能”专项行动,推进基层党建“一融双高”,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保障审核评估的强劲动能。如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建立支部集体备课机制与“本科生导师制”,组织支部全体党员担任本科生导师,围绕推进课程思政、线上教学、科创指导等创设工作载体,把爱国情怀、专业思想、创新精神、行业前沿等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