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党建水平,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力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实施政治引领工程,把准办学方向。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三张清单”,明确党委、党委书记、班子成员责任64项。坚持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第一议题”制度,推行党建、思政工作专项考核和“一票否决”制。二是实施思想铸魂工程,筑牢育人根基。不断优化完善“四位一体”理论学习制度,丰富“五个读”联动学习模式,确保学习实效;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 “书院制”下“三全育人”模式。三是实施组织强基工程,建强战斗堡垒。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基层组织设置和“双带头人”全覆盖;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建有全国首批样板支部、省级“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选树校级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5个,校内外公开展示校级党建特色品牌 21个。四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当好表率作用。健全“双培养”机制,着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教师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创建学生公寓党团工作站;持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做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各1名分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党委有位有为
一是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正确处理学校党委与理事会、行政的关系,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内部治理体系,明确党委决策权、重大事项把关权等权力事项18项,并将党的建设写入学校章程。二是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进入理事会,纪委书记进入监事会,党委班子和决策层、管理层全部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了党组织在民办高校有位有力有为。三是党政同心抓发展。党委书记和校长在工作中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大事要事共同协商,坚持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机制,重大事项协商一致后再提交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决策。加大党建经费、人员支持力度,为党委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党建“双融合”,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一是与重大战略“双融合”。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5+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重大战略,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智慧健康养老职教集团并实质运行,引进重庆“猪八戒”网络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入驻学校双创中心,牵头成立的眉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开园。二是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围绕“提质培优”和“双高”建设等中心工作,明确党建与业务融合事项16项,并不断完善融合机制,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三是与思政育人“双融合”。入选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双院融合、三师协同、三制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